今天周天,我休息,天气很好,至少在屋里看,外面晴空万里。早上八点多醒来,躺在床上玩手机,卖出了一盒hellokitty棒棒糖挣了几十块,这种还没起床就成交一单的感觉真爽!我收拾了一下屋子,把每样东西放到适合它们待的地方去、扫地、整理床铺,屋子一下子整洁明亮起来,心情也变得更好了,我享受着这种放假闲在家里收拾收拾屋子看看书和电影,没什么要紧事必须去做的感觉,轻松自在。但这种感觉好久没有了,以前一放假我就去找小哥哥,因为知道他要走了,不想错过每一次能和他在一起的时光。
我躺回床上,准备看书,最近迷上了《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越往后看越精彩,这两天刚好看到了情节引人入胜的地方,每次都不舍得把书放下,有种一口气全看完的冲动。
看一会累了,合上书躺下,不知不觉地就想到了奶奶,而书里并没有什么能够让我联想到奶奶的,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她,并且像龙应台说的: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我记得上大学以前总是时不时听到大人们聊天时谈起奶奶,说奶奶70多岁了身体还这么好,我当时并不以为然,因为对门裹着小脚的李奶——我小时候常去她家和她聊天,她比奶奶年纪大好多,身体倍棒,80多岁了还在自家院子里做农活,所以我觉得奶奶身体好很正常。直到后来有段时间,比奶奶一岁的姥姥行动不像以前那样麻利,身体素质慢慢下降,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那时奶奶依然和以前一样硬朗,我才知道大人们的感叹是对的。至于我的李奶,她年轻时即使不是大家闺秀,也是小家碧玉,这是我后来才听说的,而我的奶奶姥姥,都是吃苦长大的,吃的这些苦,在身体了埋下了伏笔。
几年后的一天,奶奶的身体也不行了,那时我刚上完大一。我的印象是突然之间,奶奶就不能说话了右边的胳膊和腿不好使走路变得吃力了,当时对于在外上学不在奶奶身边的我来说,确实是太突然了。我回到家,小时候的家,奶奶躺在炕上,看着我,不能言语,笑容也不像以前那样灿烂。我哭了,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坐在屋外的台阶上哭得泪如雨下,大伯蹲在旁边安慰我,说年纪大了不就这样么.......我也知道年老多得病,可还是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因为她不是别人家的老太太,她是我奶奶,把我带大的奶奶啊!我怀念奶奶吃完饭就带我去邻居家串门的日子,怀念奶奶笑着给我讲她小时候去别人家园子里偷桃被大人发现的日子,怀念奶奶每次讲完她儿时故事后都接着唱一首歌颂毛主席歌的日子。奶奶说她上过夜校,奶奶说家家户户都挂着毛主席画像......每当奶奶讲起她的儿时往事,都神采飞扬,仿佛人在我旁边,而心已经飞回了她的童年。那时我会想,奶奶的童年时什么样子,是不是很淘气,是不是很清瘦,是不是是有好多兄弟姐妹一起玩,是不是很清贫但是很快乐,总之我能确定的是,有好多桃子吃。我曾惊讶的问奶奶“桃子那么贵卖的还少,你小时候竟然自家园子里就结桃?!”我问的时候,语气里就充满了羡慕,我曾因为这个,发誓长大了要去山东。我还问过奶奶“为什么李奶裹小脚,而你的脚没裹?”奶奶说她没赶上那时候。
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已经哭累了,没有止不住的眼泪,只有抽泣和汹涌的悲伤。最令我接受不了的,是奶奶今后不能说话了,一想到这我就替她感到憋屈,奶奶不会写字,如果会,她勉强可以用左手写。如今这样,她如何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我不知道奶奶当时有没有听见我哭,不管听没听见,我都确定奶奶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我诉说,但她除了沉默别无选择。
我记得上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奶奶一个人稳健的站着,是在姑家的大门口目送我离开。放假了我从学校回到家,那段时间奶奶住在姑家,我回家自然也就去那——没错,奶奶在哪,哪就是家。开学了我要回学校,奶奶就站在大门口,目送我远去,我几步一回头几步一回头,直到我快走到一个转弯,奶奶将要看不到我的时候,我最后一次回头,和奶奶挥了挥手,奶奶挥手回应,然后转弯。我相信奶奶一定回屋了,因为有一次也是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情形下,我挥手之后转弯,然后又倒回去看一眼,果然大门口没有人了——她真的只是一心一意的目送我,连顺便在外边散散心透透风的心思都没有。
奶奶每次都会目送我转弯才肯离开,从初中到大学一直如此。小学时学校离家很近,一路走走跳跳就到了,我每天都和后来考上厦大的那个男孩或者我家斜对门的那个女孩一起去上学,所以奶奶不送我。上中学我住校,两周才能回家一次,甚至更久,我和奶奶见面的机会显然少了许多。也正是从那时起,我独立了、懂事了,我开始自己洗衣服自己买生活用品,每次回家,都会给奶奶买些她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有时会给奶奶洗衣服,邻居都夸赞说奶奶没白疼我。奶奶总是以我为荣,因为她没白疼我,因为我得了奖状......而每次我在学校一有什么好消息,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奶奶,比如英语考试我听力满分,全学年只有我一个,比如班任特别喜欢我很照顾我。每当那时,我喜欢看奶奶脸上满足的笑容,她又有了在人前炫耀她孙女的新话题。
从初中开始,奶奶就不断地目送我,一直到她有一天卧床不起。我每次从家回学校都坐早七点的客车,奶奶每次都会站在道口目送着那辆客车离开,虽然她看不到我,但是因为我在车里,她就会一直盯着那辆车直到转弯。有时候我会特意坐在后排,因为这样我可以从后边的玻璃看到奶奶,车正在转弯的时候,我刚好能看见奶奶转过身面向回家的路,然后就看不见了。有时候我希望奶奶不目送我,那让我心情很沉重、更加思念奶奶。大学时候,奶奶多数时间住在姑家,我放假了就去姑家,走的时候,奶奶有时陪我走上一段路,然后自己回去,后来腿脚不快了,就站在大门口一直目送到我转弯,转弯之前,互相挥手。后来,奶奶不能走路不能说话了,目送就变得简单多了,每次我离开,都会站在姑家屋门,关门之前最后看一眼奶奶,说一声“奶,我走了”,奶奶“啊”一声,奶奶只会说这个字,然后关门离开。我突然发现不被目送的心情其实更加沉重,因为我知道奶奶想出门送我但是她做不到了,他会在心里暗自难过。
我喜欢龙应台的《目送》,读之后喜欢,读之前也喜欢,因为我对标题这两个大字深有感悟。我是在目送与被目送中长大的,小学时,我眼泪汪汪站在高速公路目送爸妈离开,车来了我抓住妈妈的手,妈妈一边掉眼泪一边挣脱开我的手,我哭天抢地的看着客车驶离;初一,我从教学楼三楼跑到一楼大厅为了再看爸妈一眼,然后哭嚎着看他们离开......我那时不懂事,只管哭,不管爸妈心里啥感受;高一,我站在校门口目送着马路对面站牌下的爸妈,车来了,停下,开走——站牌下空了,我暗自掉着眼泪,不知再见面是哪一年。高三,我站在寝室楼下阳台上,看着爸妈越走越远的背影,慢慢变成两个小点,最终在某处转弯,而我就那么流着泪默默望着,陪在旁边的闺蜜都不忍心看下去。我偶尔也会在寒暑假去爸妈生活的城市,从中国大陆最北端坐几天车到中国大陆最南端,一路上满怀期待,那时候我想,要是奶奶能一起跟来就好了。假期结束我回家上学,爸爸送我去火车站,妈妈则站在家的楼下目送我和爸爸离开,我回头看妈妈一眼,微笑挥手,转过身眼泪立即夺眶而出——长大之后我开始在妈妈面前逞强。上大学后,有次妈妈送我去火车站,我进入检票口之后,回头看看妈妈,妈妈不舍得望着我,妈老了,即使现在好多和妈妈同龄的阿姨都说她长得年轻,但她终究没有我小时候看上去那样年轻漂亮了,我笑了一下,转过身,拉着皮箱眼含泪珠去赶火车。活了这20年,我和爸妈在一起的时间都没有分开的时间长。
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次目送,是去年冬天,我站在奶奶以前站着目送我的客车转弯的地方,目送拉着奶奶棺材的灵车转弯——奶奶去世了,享年77岁,当年我22岁,上大四。那是一个三九天,很冷,送奶奶的除了她的满堂儿孙,还有左邻右舍。大家准备回去的时候,我就站在那盯着灵车一动不动。大姑拉我回去,我告诉她我上学的时候奶奶每次都站在这等我坐的车转弯了她才回去,我今天也要站在这里目送我奶奶到转弯。大姑陪着我,我使劲地哭,反正奶奶听不见,我不用逞强……奶奶去世前我都没见到最后一眼,等我连夜赶到家的时候,奶奶已经躺在了冷冰冰的棺材里,于我而言,是不是太过残忍!奶奶走的时候,所有儿孙都在场,除了我。奶奶走之前,爸还告诉奶奶我正往家赶呢,快到了……往家赶的那天晚上,我打车去火车站,下车之后双腿发软。要不是着急去赶火车,我想我一定走不动了。我终于理解电视剧里好多人一听自己的亲人出事了就扑通跪倒在地的那种感觉。
爸爸说“你奶等不到你回来了,挺不住了,就先走了”语气极为平淡,像是在讲着别人的故事。爸爸永远是爸爸,在自己女儿面前永远是一个英雄形象,他如此这般轻描淡写,而将所有的悲痛都藏在心里自己承受。可我还是哭了,我宁愿相信奶奶没有等我,宁愿相信她把我忘了,而不是带着任何遗憾和牵挂。后来让我欣慰的是,他们都说奶奶走的时候表情很安详,就像睡着了。我也会自我安慰:奶奶不是等不到我回来了,她只是不希望我看到她奄奄一息的样子,不希望我亲眼看着她离开,知道我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就放心的先走了。
奶奶去世之后没几天,我在梦里梦见了她,那是一个听起来很可怕的梦,但是我一点也没怕:可能是守灵那几天我经常趴在棺材旁透过狭窄的棺材缝隙端详奶奶的缘故,梦里我梦见我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不同的是,奶奶这次醒来了,她要坐起来,我喜出望外,赶紧喊爸爸把棺材盖掀开,我兴奋地说奶奶没死她只是睡着了,爸爸刚往这边走的时候我就醒了,清醒之后,我突然感到好空虚,心情糟透了。
一想到我这一生和奶奶的缘分就这样尽了,我就心有不甘,我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她却止步在我22岁的时候。可又一想,她都不可能陪爸爸走完这一生,更不可能和我有太多交集了。她把我带大成人,虽然只陪我走过22年,但却温暖了我整个的一生,每当我回忆起这些年月,我都会骄傲地说我有一个疼我爱我的奶奶,我是奶奶带大的,这就够了。
奶奶去世才不过三十天,姥姥也去世了。姥姥生命中的最后两个小时,我一直陪在身边,我亲眼看着姥姥的呼吸越来越薄弱,后来靠氧气罐供氧,也是勉强维持,就为了等她几个在路上的儿子。姥姥很坚强,挺了那么久,但最后呼吸越来越无力,直至失去了生命迹象。那时,我的舅舅们依然在路上。我替姥姥感到惋惜,姥姥刚强了一辈子,生命的最后一秒还在硬撑,终究也没能实现最后的心愿。我想起姥姥给我做的酱猪蹄;想起姥姥在我告诉她我得了奖状之后脸上呈现出的抑制不住的喜悦;想起姥姥跪着向耶稣祈祷患心脏病的大姨身体健康,祈祷在外打拼的儿女们平安顺利,祈祷我学业有成……我不信奉基督教,但我对耶稣有感情,因为那是姥姥毕生的信仰。
姥姥的去世令我很难过,但终究没有奶奶带给我的伤痛大,并且在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会偶尔想起奶奶,但几乎没有想起过姥姥。姥姥其实一样疼我,只是我不是在姥姥身边长大的,而且姥姥去世前我一直在身边没什么可遗憾的,还有一个的原因就是,我对奶奶,心存太多的遗憾和愧疚,这说来话长:
听起来我是一个很乖很孝顺的孩子,的确这样,但这并不是全部,我曾经叛逆、脾气暴躁,甚至有时会对奶奶发脾气,最严重的一次,我把奶奶气哭了,我当时心里很后悔,但是嘴硬不肯去哄她,不肯认错,我记不清是什么事了,只记得奶奶哭的很伤心。大伯听见了,问奶奶怎么了,奶奶说完之后大伯很淡定,并没有说我半句不是,反倒说奶奶“你和她一样的干啥啊,她还是一个小孩”。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希望大伯给我一顿臭骂,或者踢我两脚也行,让我心里好受些。我想到了《追风筝的人》中年少时期的阿米尔,因为做了对不起哈桑的事,所以激怒哈桑期望哈桑能够还手打他一顿,好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读到那的时候,我很理解阿米尔当时的心情。
虽然那次气哭奶奶我很自责,很后悔,但那并不是我最后一次对奶奶发脾气,之后的好多年我都有那毛病,只是随着我逐渐长大,慢慢懂事之后,才渐渐改掉。
上大学之后,我几个月回家一次,和奶奶见面的机会更少了,所以我会每周六拨通姑姑的电话和奶奶聊一会,聊我最近的学习,聊室友,聊我在学校的饮食,聊奶奶身体怎么样,姑姑最近在忙什么……但这样的日子上完大一就结束了,奶奶不能说话之后,打电话聊天都变得奢侈了。放假回家之后,我会给奶奶剪指甲,洗洗脚,擦擦脸,有一次赶上奶奶拉在了裤子里,我把裤子洗了出来。那是我第一次双手去触碰那么脏的东西,很臭,我有些作呕,但我坚持着洗完了。我正洗着的时候,奶奶叫爸爸看我,咦咦啊啊的不知在说什么。爸说让她洗吧,那不应该的么。也许奶奶要和爸爸说的是,她没白疼我。现在想想我为奶奶做的这些事,我真心觉得那是我的荣幸!可是在奶奶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我为她做的几乎也只有这些。
从奶奶不能说话开始,一直到她去世我们都很少沟通,其实我应该多陪奶奶说说话的,她虽然不能回话,但她听得懂。我应该和她聊一聊我的大学,我过的如何,我和室友们的搞笑故事。也许这些我说过,也许我告诉过奶奶我有个室友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我们特别要好,但那好像是奶奶能说话时候的事。我应该问问奶奶最近身体如何,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她可以比划给我看。但是我没有这么做过,我总觉得就像自言自语一样太奇怪了。
我记得那些年我说过的话一般都是“奶泡脚啊,我给你端水”,奶奶点头,我将她扶坐起来,然后去端水;“奶我给你剪指甲啊”,奶奶把手或者脚缓慢的伸过来,我去拿指甲刀;“奶我给你擦擦脸吧”,然后去拿用温水沾湿的毛巾。奶奶有时候咦咦啊啊的叫我,等我朝她看去,她就把摆在某个地方的好吃的比划给我,示意我去吃。姑父会笑着说“你看老太太都不能说话了也不忘惦记她”,奶奶也跟着笑起来。有时候奶奶叫我扶她去上厕所,我蹲下去给奶奶提上鞋子,将奶奶扶到卫生间的马桶边,再扶回床上。我们就像这样,只有简单的沟通,很少闲聊。但我拿了一等奖学金,我还是像以前一样迫不及待地告诉奶奶,奶奶不能说话,但是我能看到那熟悉的笑容。
有那么一次,我决定和奶奶聊天,因为我要告诉奶奶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处对象了。当时和小哥哥已经相处有段时间了,我决定告诉奶奶。不管最后能否走到一起,我都要说。如果最后分手了,那么至少在当时他是我真心喜欢的男生,如果最终我们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那他就是我将来的爱人,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告诉奶奶。那天正好赶上奶奶刚泡完脚还在床边坐着,我给奶奶看了小哥哥的照片和我们的合影,我告诉奶奶我们是一个学校的他比我小一届家是河南的……我问奶奶“行吗”,奶奶只是盯着照片看,不点头也不摇头,然后笑了。我也琢磨不透奶奶的心思,她会不会不太同意因为离家太远,或者在想“我和你爷爷从关里闯到东北,你找个对象又找了个关里的”或者在感叹孩子长大了都有对象了……奶奶到底在想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无论将来我和谁结婚,奶奶都赶不到那时候了。所以如果和我结婚的人果然是小哥哥,那么我庆幸,奶奶见过自己的孙女婿。
每当想起奶奶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我都没有和她好好聊过天,我就很遗憾,甚至后悔、自责。最后一次回家见奶奶的时候,我就有种不祥的预感。奶奶躺在床上面向墙壁,都没有转过来看我一眼,我和奶奶可是几个月没见了。我坐在床边伸头去看奶奶,我看到了奶奶空洞的眼神,本来就不是很黑的瞳孔颜色更浅了,表情特别呆板。后来我又去了几次姑家,奶奶和那天没什么区别。几天的假期结束我要回学校了,最后去了趟姑家,临走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最后看一眼奶奶,然后关门离开。没想到那竟成了最后一面。
三个月后奶奶去世了。去世那一刻,我还在赶回去的火车上,不知情的我,以为自己还来得及……
回忆又一次像洪水一般奔涌而来,好多记忆碎片在脑海中交替浮现:
大雨天奶奶撑着伞去学校接我放学,那天同学们都站在教学楼里等家长来接,大家用渴望的眼神向校门口望去,奶奶是第一个出现的,她撑着一把伞步履蹒跚走来的样子,我仍记得;庄稼开始用机器收割了,机器收割的好处是省时省力,但是收的不干净,所以每到秋收时节,奶奶就会拿着麻绳带我去庄稼地里捡黄豆,麻绳的用处是将黄豆绑好然后扛在肩上。我们今天捡这片地明天捡那片地,经常会大有收获。当然收获越多,意味着奶奶肩上承担的越多,几天下来,我看见奶奶的肩上被深深地印上了两条红印,我很心疼,我说我帮奶奶分担点,奶奶不肯,当时真恨自己不是男孩。到家之后我和奶奶打黄豆,就是把黄豆从豆壳里敲打出来,晒干装进麻袋,留着换豆腐吃。我小时候吃的豆腐不是用钱买的,大多是用奶奶辛辛苦苦扛回来的黄豆换的,这就是奶奶捡黄豆的原因——为了省钱;每到蕨菜生长的季节会有好多人去山里采蕨菜,我和奶奶也去,蕨菜可以卖钱,每年那时候会有外地人专门来收这个;我还和奶奶去山里采过榛子,现在榛子很贵几十块钱一斤,而我小时候不花钱就能吃得到,新鲜的刚摘下来的榛子最好吃;有时候奶奶心血来潮会带我去那座山上采花,山里有各种颜色的花,黄的蓝的粉的白的,我最喜欢的是那种宝蓝色的,我很想念那座山,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去过无数次;我家园子里有棵大杏树,每到夏天,满树粉红色的杏花开的那个漂亮,有一次奶奶摘下一个小枝丫送给我,我特别开心,把它插进装上水的瓶子里摆放在桌子旁;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吃过晚饭后我都和奶奶去邻居家串门,奶奶从不打麻将,但她爱看热闹,没有麻将局我们也去,看看电视聊聊天。去邻居家串门,似乎是那时候我和奶奶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吃饭一样;每月10、20、30号镇上都有集市,家里要是缺东西了我就跟着奶奶去赶集,有时候我不愿意去便到邻居家玩,等奶奶回来了我忙跑回家看奶奶买了什么好吃的;小的时候大人们总逗我“和奶奶亲还是和姥姥亲”、“长大了孝敬奶奶还是孝敬姥姥”,每次我都会说“都亲”、“都孝敬”,然后大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春天的时候,奶奶把满园子都种上农作物,黄瓜柿子茄子豆角等等,奶奶挖坑,我跟在后边往里洒种子,刚干的时候觉得挺好玩,累了我就开始偷懒;每天早上吃过饭我就去找邻居家的小孩玩,直到奶奶叫我回家吃午饭才回去,所以每天中午都能在邻居家听见奶奶在自家院子里操着一口山东口音扯开嗓子喊我的名字,我就知道该回去吃饭了……关于奶奶,我想起来的大多是我上小学时候的事,因为那时候我天天都和奶奶在一起,那时候的奶奶身体最硬朗。
……
直到有一天,我双膝跪在棺材旁透过缝隙看到奶奶那张面色苍白但很安详的脸,我知道我以后没有奶奶了……
但是奶奶温暖了我整个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