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之死

尼尔之死

苏柏闻  八10班


秋天,威尔顿预备学校的隆重的开学典礼。家长和学生坐在礼堂中,所有学生都穿着庄严的长袍。有的学生是新生,有的即将毕业。年幼的新生脸上写着惶恐和不安,嘴巴微微张开,眼睛和嘴唇都不住地抖动着。而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却都显得胸有成竹,他们不久之后就会毕业,他们前程似锦,迎接他们的将是来自美国常青藤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未来受人敬仰的职业。无论怎样,他们的家长将他们送到这里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为了他们能够出人头地。


尼尔之死_第1张图片

不苟言笑的校长骄傲的宣布了他们全美最优秀的大学预备学校高达75%的常青藤录取率和学校的四大信念:传统,荣誉,纪律,卓越。接下来他向所有人介绍了该校新来的英语老师:约翰·基廷先生。

这是一所古典甚至刻板的学校,转学来的托德与尼尔成为了室友。与老友闲聊了不一会,尼尔的父亲便进来通知他去辞去助理编辑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反驳,尼尔妥协了。他不能反抗他的父亲,这是全美升学率最高的大学预备学校,而尼尔的家境并不富裕,他的家人花了不少心思才把尼尔送了进来。他身上背负的的是全家的期望。他深知这一点,在父亲走后,他背靠着墙,心情复杂的看着天花板。朋友出来让尼尔不要去理他父亲,尼尔也只得无奈地面对室友的不理解。

一开学,扑面而来的便是来自各个学科如山般的巨大压力。所有的授课老师清一色都是不苟言笑的老头子。在尼尔与托德这个班的第一节英语课上,大家互相打闹着。当基廷老师突然打开前门,所有人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但基廷老师哼着歌进来,只是瞄了所有人一眼,并没有半点责怪。便一脸轻松愉悦地穿过教室的过道,从后门走了出去。几秒后基廷老师又从后门探出头来说道:“来啊。”

同学们十分不解,但都跟了上去。基廷老师并不着急上课,他把同学们带离了教室,带到了荣誉墙边。在一百多年前的毕业生的照片前,基廷给同学们上了第一堂课:我们都是凡人,终有一天会死去。及时行乐。


尼尔之死_第2张图片

在基廷的第二节课上,他让尼尔朗读了英语课本的序言并表示这全是鬼话。“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他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教材的序言介绍了一种使用数学来评判诗的伟大程度的方法,但是诗歌是人类各种感情的宣泄,这无情的数字会掩盖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强烈的或是平静的感情。所以基廷老师让所有人把它撕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基廷这个非一般的老师,旨在唤起同学们对文学和诗歌真正的热爱,而不是仅仅为了考一个好看的分数。他讲了许多浪漫主义的诗歌。在尼尔等人追问下,基廷道出了死亡诗社这个组织的秘密。

大胆开朗的尼尔随即决定复活死亡诗社,他邀请所有朋友加入了进去。但生性内向的托德迟疑了,他的眼中并没有其他同学那样的兴奋,他的表情看起来十分抵触。他并不想加入,准确的说他并不喜欢在公众面前朗读任何东西。他再三推脱,不住地说不。在尼尔允许他只听不读后,他勉强加入了进去。

至此我想到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缺乏自信,遇事总爱说不。他们成长的环境决定了这一点,在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中,做一些正常的事情是愚蠢的。但实际上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尼尔和朋友们抓紧时间在自习课上商量好了行动计划,到了晚上,他们带上了手电、诗集和食物。穿上了开学典礼上穿的长袍,一路小跑穿过森林的迷雾。同样是穿着长袍,这次的已经不再是开学典礼上只想着升学的书呆子了。“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基廷老师启蒙了他们,他们真正热爱上了生活,热爱上了语言和文字,在他们依旧乏味的学习生活中,多了一丝来自诗歌的色彩。


尼尔之死_第3张图片

第三节英语课上,基廷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了莎士比亚。他的讲课方法更加生动、有趣,全班同学都参与了进来。随后,他站到了讲桌上,告诉了大家,要不断地以不同的眼光审视同样的事物,要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当你阅读时,别只想着作者的想法,想想你自己的见解。孩子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梭罗说:许多人都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独立思维能力应该是当今最为珍贵的能力了,很多人都拥有较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却缺失独立思维能力。在当今现在社会,“媒体正在代替我们思考”,慢慢的,很多人都开始被媒体牵着走。他们习惯于相信媒体所报道的一切时事的评论,而懒得自己去得出自己的分析。人们被大量的娱乐项目所淹没,而忽略了真正积极向上的娱乐:阅读和户外活动。基廷老师唤醒了这群年轻人。

在基廷老师的引导下,尼尔想成为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他想要追寻自己内心的愿望,他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他悄咪咪地应聘到了《仲夏夜之梦》的主要角色,又悄咪咪的排练。可在演出的头一天晚上,尼尔的父亲找到了尼尔,不允许他去参加最后的表演,又是容不得半点解释。尼尔万般无奈,但他说服不了十分现实的父亲。极度委屈的尼尔找到了基廷老师诉说,基廷老师认为尼尔应该和他父亲好好沟通一下尼尔自己的想法。“你必须让他知道你是谁,你的心在想些什么。演戏不是你的突发奇想,你要用你的行动和热爱向他们证明。”尼尔与他的父亲通过电话后,告诉基廷老师:父亲应该同意他继续演出,但父亲在电话里显得并不开心。且父亲在芝加哥,无法赶来看演出。当晚,基廷老师和所有同学都去看了尼尔的表演。

悠扬的音乐响起,背景是一片森林,《仲夏夜之梦》开始了,尼尔头戴花环,穿着简单而又朴素的戏服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一脸兴奋和雀跃,他非常的投入,动作、表情、语言十分夸张。展现出了他十足的天赋和激情。到他下场了,他躲在幕后,眼睛不住地在看台上搜索着什么,观察着他朋友看戏时的神态,他十分满足,一丝笑容始终挂在嘴角。可突然,他愣住了,他的微笑消失了,他看见了他的父亲神情严肃地推开门,走进了剧院。到他上场了,他重回舞台,在最后尼尔独自的结束语那里,他显得不太自在,最后的结束语仿佛就是他与父亲的对话,浪漫与现实的对抗。


尼尔之死_第4张图片

尼尔的演出很成功,演出团队的其他成员和朋友老师都围上来恭喜他,但他父亲一声不响的走过去,带走了尼尔。在尼尔家中,他的母亲焦急的等待着,烟灰缸中有好几只熄灭的烟。尼尔和他父亲回到家中,父亲与尼尔面对面的对峙开始了,父亲用颤抖的声音问尼尔为什么要反抗他们。“不管如何,我不能让你毁掉你自己的生活。你不理解,你有着我们不敢想象的机会而你却去演戏。”他已经帮尼尔安排好了,明天就从威尔顿退学,接下来花十年时间去布瑞顿军事学校读书,念哈佛,当医生。尼尔十分震惊,他激动地站起身来想要告诉父亲他自己的想法,但话到嘴边,却又被咽了下去。他委屈地坐回了座位上,手里紧紧篡着他演出时戴的花环。

又是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似乎是为了父母而活着的,他们成为了实现父母的不甘的机器,他们身上寄托了不仅仅是整个家庭的希望,还有他们父母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以至于他们的父母根本不在乎他们自己的看法,却都美其名曰为你们好。父母替他们规划好了他们的一生,而他们从出生所需要做的便是照着计划走,他们是他们自己人生计划的执行者,但不能成为规划者。果真如此的话,他们的人生将不算人生,正所谓“从没活过”。

尼尔明白他拗不过他的父亲,但他不想就如此浪费十年在他父亲的梦想上。他回到房间,脱掉了上衣,拿着那有着小红果点缀的花环走到窗前。外面下着雪,他打开窗子,最后一次戴上花环,闭上了眼睛,慢慢低下头,任由冰冷刺骨的寒风吹过他裸露的上身,肆意感受着这个世界。然后他摘下花环,偷了一把钥匙,蹑手蹑脚的来到他父亲的房间,用钥匙打开抽屉,拿出手枪,自杀了。


尼尔之死_第5张图片

家人发现后十分悲痛,他们愤怒的找到学校,要求校方调查。经过学校的调查,他们发现尼尔成立了死亡诗社,在一名成员的背叛后,学校找来了所有成员的家长,并让他们把责任推卸到基廷老师头上,如果不服从,那么你退学。这就是这所学校教给学生的。

正如那位背叛者所说:我们拯救不了任何人,我们只能救我们自己。所有人在家长的面前都没了脾气,乖乖签了字。于是基廷老师被开除了,他成为了替罪羊,替这个该死的教育方式背了锅。

在同学们正在上课时,基廷老师回来拿东西,托德站起来大声告诉基廷是学校逼他们这么做的。同学们陆陆续续站到了桌子上道:“Oh captain, my captain!”以此来挽留基廷老师,基廷老师走到门口时转过身来,看着桌子上的同学们,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基廷老师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点燃了一个个灵魂!”

故事结束了,这是两种人的对抗:浪漫主义的人和现实主义的人、自由思维者和传统古板的人。也不能说谁对谁错,但就尼尔的死来说,尼尔向往着前者,但他的父亲却是后者,父亲的强压和二人沟通的不充足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两种人都能有一个不错的人生,但是很明显,只有前者是真正快乐的,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后者在思维固化时就已经“死了”。他们的心是麻木的,不悲伤也不快乐,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甚至不想知道。可我们不妨成为前者,不要害怕失败,内心充满希望,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尼尔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