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戈光: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社会中,大学教育应该怎么做?

“当人工智能成为必然的时候,我们每个个人应该做什么?我们教育应该让每个个人成为怎样的人而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是放在我们教育面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尹后庆。

智能观整理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部分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今天刊出的是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蒲戈光的精彩演讲。

教育的银弹

蒲戈光: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社会中,大学教育应该怎么做?_第1张图片
蒲戈光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

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我今天要分享的是从我本身的专业来看教育,题目是“教育的银弹”。

这个银弹不是糖衣炮弹,也不是核弹,它出自一个西方传说。传说如果要杀死人狼 ,必须用银弹。后来延伸出来,银弹就是指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技术手段。

因此,我想探讨一下解决未来教育的有效手段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人类简史》作者对人类历史的几个总结。

七万年前,因为语言的产生,引发了一场革命,叫认知革命。因为有了语言之后,就会产生一些虚拟的概念,如社群、宗教。有了这些概念后,整个人类才能互相交流,才能产生文学、产生艺术。

一万年前,出现了农业革命。这是因为在之前,人们过的是游牧生活。当人类进化到能种植水稻、能驯养动物时,人类就定居下来,不需要再过游牧生活。

五百年之前,人们开始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时就有了所谓的科学革命。人们开始用科学来探讨整个世界。

在《未来简史》中,作者又探讨了所谓智能革命。这个时间点是我们公认的:就是60年前,在美国一个叫达特茅斯的小镇上,一群计算机科学家(当时还没有这种说法,当时叫数学家)开了一个会,在会上,他们创造了一个概念,叫人工智能。

我想说的这是一场革命,革命要有对象,这个革命对象是谁呢?是我们自己。

人工智能最大的革命,是把知识工作者约等于体力工作者。比如现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都是机器人,这代替的是体力工作者。我们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受大学教育,我们想成为大律师、想成为交易员、想成为理财师。但最后,我们发现这些事情机器人都能做了。也就是它把我们知识工作者做的工作都做了。这就是革命的一个最有冲击力的地方。

我们来看看这个革命的本质是什么。

我一直在想,如何向大众来说明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因为我们知道人工智能有很多概念,像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等。实际上,我理解的人工智能革命的本质,就是机器对知识的处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那我给出的未来教育的银弹,是我们要培养创造知识和破坏知识的能力。

为了论证这个命题,我们先看一下进化。

行业的进化

知识的执行者将由智能机器替代人类。

比如我们在高速公路上会看到“假”警察,未来这个警察会变成一个真的机器人警察。因为警察是知识的执行者,他懂你是否违规;只要把这些违规的知识让机器人知道,它就能自动判定是否有人违规;

交易员。未来交易的执行,一定是机器人在做的。

自动撰写。现在《时代杂志》的很多文章都是机器人写的。因为新闻报道有一定模版,只要把这些新闻素材的模版组合起来,给出一个新的事件,它就会写出一篇新的报道。

驾驶员。司机本身就是知识的执行者。如果机器人能比司机看得更清楚、反应更快,那么司机这个行业也是要消亡的。

医生。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微创手术都是靠智能机械在做了。医生是知识的储备者,他看了很多案例,学了很多知识,然后去做手术。那么如果一个机器同样学了很多案例,学了很多知识,拿刀做手术又比医生稳,速度还要快,为什么不让机器人去做呢?

最后就是智能的翻译。这已经成为现实。

社会关系的进化

智能机器将成为社会关系的界面。所谓界面,就是以它为中心,去区分人类的阶层。

蒲戈光: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社会中,大学教育应该怎么做?_第2张图片

制造智能机器者未来将成为整个社会关系中最高的阶层;一部分人是受智能机器服务的大众,智能机器会服务很多人,如餐厅机器人服务员等;还有一部分是维修智能机器的人,我称其服务智能机器的人;还有一部分对科技产生担忧的人,他们会远离智能机器,去农村过田园生活。那么我们想成为哪类人呢?

知识工作者的进化

未来,研究型人才是行业进化的核心推动力,并在社会关系进化中处于优势地位。

包括医生、律师、翻译员、程序员等这些职业并不会消失,而是这些医生等去做研究了。如律师去做研究,制定、完善法律法规了,但最终打官司,就让机器人做判定吧。程序员也一样,他们去做编程机器人的程序员,而不是像看在编一些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应该由机器人来完成的。


那么,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社会中,大学教育应该怎么做?

我主要想谈一下大学教育的有效性:

1. 培养什么样的人?(不确定性)

从知识的创造和破坏而言,我们需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设计型人才。人文科学会强势回归,是因为在一个智能机器社会,其生产效率会极度发达,不需要很多人去工作,所以美学、艺术、人文、社会、哲学都会强势回归。

信息科学(计算)这么重要,它是否可能与表达科学(文学)、沟通科学(语言)、逻辑科学(数学)地位等同呢?

2. 教育与就业?(毕业即失业)

教育要回归本源。如果教育为行业培养人才,那么最后教育就失业了。所以教育要回归本源:培养思考者。思考者具有批判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批判思维能力就是不断质疑原来的知识可能是错误的;表达能力就是要说出来。

在人类历史上很多人很有名,如老子、孔子。为什么他们这么有名?因为他们有著作流传下来。我相信,在那个年代还会有比他们更厉害的人,但为什么最后销声匿迹了呢?因为他们没有表达出来并存储下来留给后世。

传统商业的持续:零售业、餐饮业、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公共交通等。

服务业的进化:服务业将成为机器为主导的行业。所以大力发展服务业,我们可能要重新思考一下。

3. 教育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成为何类人)

大学教育将成为社会关系重塑的关键。有个问题,未来,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年轻人该怎么办?有两种方法:

一是终身学习,会在未来的各种学习中心学习。

二是成为诗人,就是远离智能机器,过一种田园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蒲戈光: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社会中,大学教育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