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以决策函数释游说——读《资治通鉴》笔记之十二张仪之楚

试以决策函数释游说——读《资治通鉴》笔记之十二张仪之楚_第1张图片

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

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常常幻想自己也能有三寸不烂之舌,不仅能舌战群儒,还具有精神攻击力,利用特殊文字的声波波频扰乱对方脑电波,直至对方死亡。然而三国中并未说诸葛亮是怎么习得这项技能的。后来知有纵横游说之苏秦,佩六国相印,学的是《太公阴符》,与张仪同是鬼谷子的学生,然而,虽有《太公阴符》和《鬼谷子》,但却苦于没有名师,也没有刺骨之魄力,终未能练成三寸不烂之舌。

某日,偶与一友聊天,聊天内容已然忘记,突然有若一闪电击中脑海,泰西之经济学有“效用”者,差可解游说之术,未及深思,随记之于手边,欲徐徐细思之,然而后来工作繁忙,此事也就放下,圣诞日读书,恰恰续读通鉴,乃重拾此想法,是有此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此特别致谢好友。

游说,也就是为了说服某一方按照自己的期望来行动或停止某种行动。从经济学角度讲,其实就是对被游说一方的决策过程施加影响,通过改变不同行为的预期效用值来影响决策。

一般来说,在决策者决策前,首先会收集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和信息,其次,根据经验和预期,建立效用函数和权重函数,分析不同方案的不同预期效用及其在决策中所占的不同权重(即决策者的偏好),同时还应考虑其发生的不同概率。由此得出不同方案的优劣,并加以选择形成决策。这其中,涉及到的参数有3个,备选方案集合,方案的预期效用及其权重,预期发生概率。而游说,就是去改变决策者决策函数中对这3个方面的赋值。

一、备选方案集合

改变备选方案集合,比较好理解,因为经验或其他原因,决策者可能只有备选方案A和B,如果你能提供一个更优的方案C,在其他条件如发生概率等均相同的前提下,方案C较A和B对决策者而言在预期效用上有明显的帕累托优势,即改变了决策者的备选方案集合,并因此改变了整个决策函数。

《战国策》卷一东周中,有《东周欲为稻》一策,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西周君的备选方案集合中,只有“下水”和“不下水”两种方案,而苏秦却提供了让西周君觉得更优的方案C,先下水,复夺之,以此成功的说服了西周君。

二、方案的预期效用及权重

决策者有不同的利益,比如国家利益,组织(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因此某一方案的实施可能会对决策者产生不同方面的效用,而不同方面的效用在决策者心中又会有不同的权重,游说者则通过减少或增加某一方面的权重来影响决策。

在通鉴第三卷中,

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

张仪来到楚国,被楚王囚禁,因此他借助靳尚之口,首先说服了楚王的宠妃郑袖,在郑小姐眼中,什么国家利益,都跟她没有关系,只有自己的地位重要,为了自身地位不受秦女的侵害,她被说服。郑袖日夜哭泣,又严重影响了楚王的夜那个生活,以及楚国宫廷正常的运转,楚王不得不把张仪放了,为了弥补损失,反而还厚待张仪。

对于方案的权重,在极端情况下,决策者可能对方案的不同预期效用有所忽略,即此时某一效用的权重值为零,而游说者则通过强调这一方面的效用来影响决策者。

《战国策》卷四秦二中,有《宜阳未得》一策,

宜阳末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侈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公不如进兵攻宜阳,宜阳拔,则公之功多矣。是樗里疾、公孙衍无事也,秦众尽怨之深矣。”

甘茂作为决策者,从国家角度,准备退兵,而左成则从甘茂个人利益角度加以游说,使其放弃退兵。

三、预期发生概率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又给人带来不安和焦虑,为了减轻焦虑,就有了对未来的占卜,现在科学的叫法是预测,预测即带有主观性,对同一事件来说,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预期发生概率,游说者通过改变决策者对某一事件的预期发生概率来影响决策,人通常对损失更敏感,因此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危言耸听,人为夸大某一可导致巨大损失事件的发生概率。这也是游说之人常用的手段之一。

在本卷中,

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余里,不至十日而拒关,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

张仪夸大了秦国对楚国的威胁性,又因其对秦王的影响力,使楚王觉得这份威胁有了更高的发生概率,以此影响了楚王的决策,使其表态原因与秦结为兄弟之国。

张仪又通过几乎同样的方式分别说服了韩齐赵燕,加上之前的魏楚,张仪以一简单的效用之术让六国均臣服于秦。虽然这种臣服是有代价的,但是同被灭国相比,割让城池的代价反而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对于决策函数中的上述3个方面,游说者在游说时很少孤立的去单独改变具体某一方面,而是2个方面或3个方面综合的运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战国策》卷五秦三《蔡泽见逐于赵》一策中,蔡泽即对范雎决策函数的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影响,原文较长,不再引述,感兴趣者可照此尝试下。

介绍完了决策函数,再继续说张仪,虽然张仪同志是鬼谷的好学生,决策函数用也的很溜,但造化弄人,

张仪归报,未至咸阳,秦惠王薨,子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毁短之。诸侯闻仪与秦王有隙,皆畔衡,复合从。

就在张仪的这次环华夏游说几乎接近成功的时候,赏识他的秦惠王去世了。诸侯见新的秦王并不待见张仪,“灭国威胁”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了,割让城池的效用损失又远远的大于了“被灭国”,诸国于是又背叛了秦国。

在关于风险决策的理论中,有“前景理论”,其中之一是说,在损失状态下,人们通常是风险偏好者,即相比于确定的小损失和小概率的大损失,即使其预期损失相同,人们更倾向于冒险。

对诸国来说,由于概率的改变,相比于确定的损失几座城池,他们更愿意去选择冒险。而随着这次连横的失败,张仪传奇的一生也走向了尾声。

张仪相魏一岁,卒。

秦武王登基后,张仪离开秦国回到了其家乡魏国,在担任魏相1年后,一代伟男子张仪,卒。鬼谷子所传之决策函数理论也随之失传,在二千余年后,才被西哲再次发掘,成为了后人……经济学考题之一,死鬼谷气哭活学生,鬼谷子、苏子、张子可以含笑九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以决策函数释游说——读《资治通鉴》笔记之十二张仪之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