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朋友圈,晒的是幸福还是孤独?

七夕朋友圈,晒的是幸福还是孤独?_第1张图片

明天是七夕,一大早朋友圈就会有各种晒花、晒礼物、晒转账记录的照片,大街小巷也会为这个被商业化了的节日大张旗鼓,我因着这几天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共读,仿佛看到了一点以前没有认知到的东西,甚而有了些许“早慧”的“狡黠”之感。

事实如此,之前身边很多想当然、甚至让人艳羡的事情,因干老师的解读,突然在我的世界里展开了它的本质。我想大部分的当事人都是悲欢着别人的悲欢,稀里糊涂地浑然不觉。七夕之前我写这个,肯定会得到很多人的白眼,或是得到一句“吃不上葡萄,嫌葡萄酸”的酸话,但一想到朦朦胧胧的本质,和那貌似有一点意识的方向感,心中不觉强大到不在乎起来。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就像干老师说的那样,你也许并没觉得这几天你收获了什么实质性的知识,但是现在的你一定不是前几天的那个你。

是的,就拿“七夕晒礼物”这件事来说,我以前可能真的有一种羡慕或“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心理,但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穿越了以后,就不再会把情感的褒贬放在评论这件事上,而是抛开了表面的光鲜,攫取到了一颗颗孤独的灵魂。难道不是么?因为内心不够丰盈,才会寻求欲望来填满,又因为欲望的“无底洞”性,让人们时刻处于害怕被别人超越的恐惧之中,这样循环往复,这个人就真正地被关在了牢笼里。没了自由,多了孤独;孤独逆流成河,虚荣越陷越深……

此在托付着的这副躯壳很容易迷路,因为因缘世界之外有很多诱惑,若有一天躯壳沉沦于虚幻的泡沫世界,灵魂该到何处得以安放?海德格尔认为迷失和沉沦也是因缘世界的常态,我们总是要去经历、要去碰壁。“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找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四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当我们开始呼唤此在,良知就在不远处召唤。

在读《存在与时间》的前几天,我曾一度陷入痛苦之中,我无数次叩问自己: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前的我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些标签化的生活状态:花园、诗意、闲散、自由……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生活。可是这么多年我早就可以如此去生活,为什么一直在路上不愿意停歇呢?说来有点让人嗤笑,这是我这几天才幡然想到的问题。我总是怀着斗志昂扬之情怀,兴致盎然地加入一次又一次挑战,我一直以为我努力的目标是在某一天里,可以心安理得地过着梦想中的生活,可是海德格尔把我复杂的构画全部打回原形了,我努力上进的一切突然变得虚无了……于是,我渺茫了……

渺茫着,渺茫着。干老师的解读让我醍醐灌顶:此在这一存在者的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否定着的“不之状态”。“不之状态”是一种宿命,是此在的欠缺状态。此在一定会遭遇沉沦,但并不甘于沉沦,在沉沦之际才会发出良知的呼声。

我认真地问过了良知,良知告诉我:你是要进取的,美好的幻想都是沉沦。你必须要否定沉沦着的状态,看到本真的样子。

当良知把我眼前遮蔽着的浮云吹散后,我终于清楚地看到,我要的其实就是进取着的生命,而且这一切与金钱、利益都没有关系,只是纯粹的愿景与奔赴。看到了实质,反而轻装上路。

这样的景况,也能折射到我们孩子的身上。我们喜欢给孩子创设愿景,希望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均优的优质人才,这个愿景特别美好,但是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最初孩子们也以为这就是他们自己的愿景(家长和老师的评价),走着走着他们落后了、无力了、破罐子破摔了,甚至在毕业后以把书烧点、撕掉来泄愤。看来这个美丽的愿景,并不能让孩子们变得努力上进,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激发起他们内部的力量,他们才会惶惶不得终日,做出有些出格的事情。孩子们作为此在的存在者,他们美好的因缘设想被因缘世界所异化,孩子们就忘了自己要做什么了。

所以,良知被唤醒是极其重要的。孩子们要知道“为何而学”,我们每个人更应该知道“为何而活”,当然良知的觉醒是和我们坦然接受“必死性”同时出现的:既然一定会死,那我们何不好好活着呢?既然打算好好活着,就让觉醒的灵魂赶紧上路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夕朋友圈,晒的是幸福还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