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新闻,看到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在家中上吊自杀的消息。
虽然我并不是林肯公园的粉丝,但至少曾经从不同的渠道也听过他们的作品,例如“In the end”,“Numb”等歌曲,我有段时间就反复地听。所以主唱突然上吊自杀,着实也让我感到十分惊讶。
翻看主唱查斯特·贝宁顿的经历,得知从7岁开始,他遭到一名成年男子性侵。然而他并没有去寻求帮助,因为他不想让别人以为他是同性恋。这段长达6年的性虐待,让他染上了酒精和毒品,也使他多年以来一直有想要轻生的念头。
从这个经历来看,“性侵”已经成为贝宁顿的心魔,从童年时期就一直扎根在他体内。不管过了多长时间,这个心魔都对他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后来的成长历程,父母离异,同学的排挤,更让贝宁顿对这个世界建立起悲观的信念。正是这个信念,指导着他今后的处事方式。
为什么今天文章的开头,会以查斯特·贝宁顿的自杀作为切入点呢?因为我想跟大家说说,你今天遇到的所有障碍,其实都能够找到源头。包括大家不善于沟通,情绪容易波动,甚至畏惧社交等等。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TA理论,全称就是Transactional Analysis,这是一种人格的分析理论,是一种帮助个体成长与改变心理治疗方法。
这个理论将我们的人格分为三种状态,这个就是PAC模型。P是指Parent,A指Adult,而C就是指Children。
这三种状态就交织成为我们一个完整健康平衡的人格。举个例子通俗地跟大家说说这三种状态怎么运作。
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好比你害怕老鼠。当你突然看到一只老鼠在你面前出现,作为小孩自我状态,你会吓得大声尖叫,甚至又可能被吓哭,躲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不敢出来。这种反应,跟你在小孩的时候遇到的反应是不是一样?
而成人自我状态的反应,就是冷静下来,然后运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好比你用扫把把老鼠赶走,这就是一种根据当下事情反应的行为状态。
至于父母自我状态的反应,就是你会以一个长辈的方式去鼓励自己,或者以一种长辈式的行为去做出反应。有时你回想起父母或者其他长辈教下的道理,然后以这种一种形态来给自己打气,就好像父母们在给你打气那样,指导你行事。
这三种状态的行为反应并非固定不变的。例如你看到老鼠后害怕大叫后,接着回想起用父母的方式教导自己行动,最后冷静下来运用身边的资源去解决问题。
而就算是成人自我状态,你面对问题时的反应,也有可能根据学习或者自我调整而有所改变。今天面对老鼠用扫把将其赶走,明天可能会用捕鼠器来捉住它。无论是哪一种,你都是根据当下问题,而采取一切资源去解决问题的成年思维的反应。
所以,当我们意识不到在面对事情时,正处于哪一种自我状态,但意识不到当中的行为倾向,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就无法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我们小时候,这三种状态都会慢慢成型,构建出我们独特的“人生脚本”,整体人格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接下来的生活,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依照这个脚本去行事。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是听从父母的意愿来行动,我们没有反抗,以期适应父母的思想。这样一种儿童状态,直到我们长大之后,这依然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例如你喜欢了一个对象,而这个对象父母不喜欢,你为了适应他们的思想,最终你就会压抑自己的心情,其结果你不是跟对象分手,就是一直偷偷摸摸跟对象谈恋爱,不敢明示。
这时的你,就是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行事方式当中。就算你渴望以成人自我状态来处理这件事,说不定你的父母自我状态,也会说服你自己,应该听从父母的话,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按照你的人生脚本去反应的。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状态,都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有时候你适应他人的意愿,你可以获得和谐的关系,避免冲突;有时候你可能就会压抑自己,无法做到真正的自我。
至于你怎么抉择,取决于你到底是漠视自己这个人生脚本,还是以一种成年人的思维去行动。然而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是按照这个小时候就已经形成的人生脚本去行动。
小时候觉得跟陌生人说话会害怕,长大后面对社交,依然感到恐惧。正如查斯特·贝宁顿那样,小时候的脚本被写成了那样子,一旦他面对类似的境况时,最终依然都选择那时已经形成的轻生念头,以儿童自我状态来面对问题,而不是以一种成人的思维去解决。
也就是,同时拥有三种人格特质,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因为他们彼此制约,相互补充。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我们的行事方式就会凸显出某种问题。好比你缺失父母自我状态,你就无法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失去了指导生存的法则。
你跟一些人谈恋爱,对方永远表现出一个小孩的样子,很可能这个人缺失了成人自我状态这个人格特质,从而做事充满孩子气、喜欢逃避责任。
这个理论,还有很多可以讲述的东西,不过我想集中去讲述一下,当我们按照自己孩提时形成的人生脚本去反应时,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例如你小时候遇到挫折,父母不但没有安慰你,反而还责骂你,从而形成了一种内疚自责悲痛的心理情绪。于是长大后,一旦你遇到挫折,不管是工作上还是恋爱上,于是你就会进入到这个人生脚本去反应,不是认为对方会批判你而产生担心,就是陷入恐惧的情绪之中。
这时你感到自己无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来。但这只是儿童自我状态下的想法,而不是成年自我状态下的思维。小孩与成年人思维的差别,就是前者只看到一种可能性,按照一种方式去反应,而后者则可以看到多种可能性,可以用多种方式去回应。
小孩子你不给他玩具,他的反应只有一种,就是哭闹;但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不给他玩具,哭闹伤心,只是其中一种反应方式,他还有其他的反应方式,好比说服父母买,哄父母买,甚至是自己挣钱去买。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偏偏要固定在伤心的情绪上面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人生脚本里面所秉持的信念。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件事。就是他作为励志演讲家,获邀到纽约911的事发地进行一场演讲,而听众都是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不是幸存者,就是曾参与到搜救服务的公职人员。
在作者开始演讲之前,一位消防员站起来对他说:“经过了这些事,我们对什么都已经不在乎了,你还要告诉我们早上应该如何起床这些所谓积极行动吗?”
沉默了许久,作者才开口说:“伤痛不可避免。这个世界上,好人总会遇到坏事,战争总会发生。我们不可能毫发无损地多过这次悲剧。但我们如何应对伤痛,才能够反映出我们是什么人,也是我们能否成功跨越障碍的关键。”
然后作者说到自己面对人生第一次深切几乎无法接受的悲痛,就是失去了她女儿和外孙女。她们两人因为一次车祸而让作者白发人送黑发人。在她们的葬礼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直到有次他看到办公室里的一幅画。画中是美国西部草原,一对西部拓荒者的夫妇站在家人的新坟前。而在他们的远处,还有其他坐着马车上的拓荒者,在等待着这对夫妇埋葬好他们的亲人。而这个细节,作者之前从未注意过。
他开始明白到这幅画的寓意。为什么其他拓荒者会等到着这对夫妇呢?而这对夫妇又会怎么想呢?那就是,他们必须继续生活下去,否则就无法生存。要不是他们有了这种决定,后世的生活就不会被改变。
作者说,尽管现在还会为失去女儿和外孙女悲痛不已,但他必须生活下去。如果他一直陷入悲痛无法自拔,这不仅仅会毁掉其他人的生活,也会毁掉他自己的生活。
作者这个故事,很好的说明我们选择用什么信念去面对生活,我们就会如何去应对生活。很明显,作者并没有以儿童自我状态去面对失去女儿和外孙女的悲痛,而是以一个成人自我状态去处理这件事。
我们小时候形成的信念,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这些信念,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而信念却可以分为“事实性”和“价值性”之分。
“吃蔬菜对人体有好处”是事实性的信念,这种信念经过科学验证,无可辩驳。我们接受它,那么每次吃饭,我们都会吃很多菜,也很乐意去做。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价值性信念,这种信念从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形成,每个人不同。我们接受它,那么跟别人谈恋爱,我们就会由此恐惧结婚,而迟迟不肯进入婚姻的殿堂。
那怎么才能识别我们所持有的信念是否正确呢?这就要看,我们那个信念,有没有满足到我们最基本的需求。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的需求分为五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吃蔬菜对人体有好处,会满足到我们的生理需要,这是正确的;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如果无法满足到你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秉持着这样一种信念,让你过得很不开心,甚至导致你的行动产生负面的效果,这个信念就是不正确的。
想要改变自己,你首先要承认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透过自省,找出导致自己当前这样子的核心原因,接着引入新的信念,以此代替那个错误的信念,最后利用新的信念重复行动,让大脑形成新的神经通路。
一旦你的信念改变了,你就建立一个新的行事原则。我相信,当你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你的反应就不会按照既定的“人生脚本”行动,而是会以更为成熟的成人自我状态去处理这件事。
同时,如果有一个好的榜样引领你,成为你改变信念后的父母自我状态,那么你的坚持,就会更加持久而有动力了。
问一问自己,你是不是经常以人生脚本中那个设定好的模式去行动呢?是一直悲观逃避,还是从来都是害怕退缩?
其实,你还有很多其他可能性的选择。从这一刻起,你的人生可以由你自己去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