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探微

十块钱,70页的小册子,作者是清末徐谦。

笔法探微_第1张图片

徐谦做过民国的官,书的第二篇序(“沈序”)应该是他太太写的,提到他很是博学,并非书道专研,这本书可能也就是兴之所至,信手著成。

从去年开始学人写大字,很偶然网上看到黄简先生讲书法(最初级的那部分)。黄老师博古通今,讲的很精彩,是地地道道的正统书法课。讲王羲之系统,讲笔法渊源,讲张旭“始弘八法”,传五势九用。其中讲的最多的内容就是九用,教材基于《玉堂禁经》(张怀瑾)。援引的古人古籍数不胜数,也提到了两位今人,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沈伊默(《谈书法》),所以就去京东找潘先生的简论,顺便看到的这本《笔法探微》,很精雅,买它纯为以貌取书,事前一无所知。

徐谦该是个恃才放旷的人,对他觉得不对的做法想法,统统斥之为“不成书”,内容上也大大方方就把自古就有的“九势”(后汉蔡邕)加加减减,变成了十九势。

学而不思则罔,就思一下。

玉堂禁经观点:

书法三要素,“用笔”,“识势”,“裹束”;黄简先生把写字称之为画小圈、画大圈。“画小圈”就是用笔,写笔画、调峰,共九种笔法;画大圈是“笔势”,就是常用的线条组合(勾努势,烈火势),听起来像围棋定式,精通的“势”多了,自然字就写的会好些(不过围棋有名人无定式之说,这是戏言)。

九用是书道核心。笔法是王羲之系统的要诀,智永和尚之前属家族代代秘传,智永无嗣,不得已传弟子,随后才流传民间。绝对的书道精华,是人人必修的。

徐谦观点:

书法四要素:“用笔”,“结体”,“分布”,“用意”。用笔和张怀瑾之用笔应该是一回事,识势可以对应于画大圈,分布难道就是裹束?至于用意徐谦也认为是不可言传的,是教不会的,只能靠各自的天分和悟性了。

“十九势”为书道核心。笔法虽重要但只懂笔法,“不成书”,要写字,写好这十九势,就够了。

说法很不同,可意思还是差不多。尤其是“永字八法”部分的讲授,二者不差分毫,也可见永字八法的权威性。

思则思了,罔还是罔。

入手学写大字,最先想知道的是“到底咋写”。黄简讲座的启蒙演示很好,横竖撇捺都有,永字八法的每一法也都有。网上看到过很多视频,甚至包括中央台的书法讲座,很多最初就教如何勾勒成漂亮的形状,包括田氏兄弟的演示里,也很强调勾边。这些写法很像徐谦所谓“七病”(匠字,做字等),知其形不知其所以形,所以就做形。初学应该还是先学九用,再练八法。怎么写横竖撇捺,怎么写点,怎么连接横竖,怎么连接竖提,然后才能写字吧。至于横的收笔是不是和字帖上的棱角个数形状都分毫不差,那是很遥远的事吧,至少不应放在最初修习,即便很见功。

说来也不算太罔。

书里说的十九势,觉得没有细致到教科书的程度,徐谦很鄙夷科学,认为建筑一类均属匠人所为,所以文字读起来还是像心法,想学也学不了。

因此,已阅。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法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