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怀的归情怀,工作制的归工作制

让情怀的归情怀,工作制的归工作制_第1张图片

昨天看到一篇讨论“996”的文章,正儿八经地说很有王原气质。

乐不可支后马上想了想,持续讨论996是不是很“灵魂拷问”?

这两天流行 “灵魂拷问”句法,不由自主用用。

1.

996,即早上9点到岗,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相当于一种工作制度。

源起是2016年10月,58同城CEO被员工声讨实行全员996工作制,没有加班费,不允许随便请假。

被曝光后,公司回应:这不是强制性要求,只是为了应对9-10月业务量较大的时期。

2019年1月,杭州某公司宣布实行996工作制。并说处理不好家庭问题,可以离婚。此事被杭州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若查到有违反《劳动法》行为,将严厉查处。

2019年3月,有一个叫996ICU的发起人,列出了996工作制公司名单。上榜的都是知名互联网企业。

引发议论后,一些企业大佬提出要理性看待这一问题。

2019年4月,马云老师发表意见,要奋斗就会有付出,不付出怎么会有成功。能够996,是一种福报。

隔壁的Python程序设计语言之父吉多.范罗苏姆站队发声,说他无法容忍把剥削描绘成福报。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观点是“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应该遵守《劳动法》,关注员工健康。

云云。都很有道理。

2.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其它企业草创时期,企业生存占第一位,环境竞争激烈,压力大,若不加快追赶,很容易被淘汰。所以,老板加班,员工加班,全员加班。

有人对笔者讲过,他们领导是很拼的富二代,一般员工不加班说不过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感召下,人人快马加班。

所以,普遍的996,不足为奇。

即使取得阶段性成功,也不敢松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现在动不动就提不要停在舒适区,要自找苦吃。所以,超时工作,仍然是一些公司的常态。

“西二旗生活指北” 同学的漫画文章,谈80、90后互联网人现状。既不激进也不颓,只是幽默吐槽,笑着笑着有点酸涩就溢出来。

指北同学在聚会餐桌上说,我们公司996,好想辞了。几个人同学马上握住他的手,我们现在是007,求内推。

办了张健身卡,指北同学坚持锻炼两个月,因为连续加班,不知过了多久,再去的时候,健身房改火锅店了。

朋友来找指北同学玩,晚上离开不到5分钟就坐上了出租,说西二旗后厂村并没有传说中的打车难嘛。

指北同学告知朋友此地打车规律,晚上10点后试试看,滴滴动辄排号100人以上,分分钟教你重新做人。

他抱怨,互联网人没有生活。半年进一次城,挤上13号线需要付出半条命。

互联网人也没有饭点。

午饭均匀分布在上午11点半到下午6点间。晚饭均匀离散在下午6点到凌晨1点中。

解决bug的,还要写两行代码的。等做完,午饭晚饭一块儿吃。还好没有晚饭和早饭一起吃的。

指北同学说程序员标配是双肩包。无论何时何地,春夏秋冬,半夜还是白天。逛街、度假、进餐馆,想起什么了,扯出电脑赶紧做。

那幅名扬天下,在垃圾桶上打开电脑看垃圾分类的漫画,不知是不是出自指北同学之手。

超长时间加班。不光互联网企业,其他行业也被传染效仿,一发不可收拾。

郑州有个烧烤摊,生意红火,连锁4家,每天卖上吨小龙虾,一千多桌。员工只有100多人。

老板很自豪的说,夜里从来没在2点前睡过觉,早上6点起床。30年如一日,才有了今天的景象。

记者见井然有序的流水席很感慨,问,那你是怎么管理的?一位店长想都没想就说:简单。听话,照着做。

这话不好分析。

老板每天半夜2点睡觉,6点起床,那员工要“听话,照着做”,一天工作几小时?20小时。堪比周扒皮还周扒皮,难怪吉多.范罗苏姆用剥削这个概念。

这就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包括烧烤摊摊老板。

马云老师说他是从12*12开始的,即每年工作12个月,每天工作12小时。

到现在,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商务网站,脚脚爪爪已经伸到各种领域。

再一次说明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是这样的。

当目标很明确的时候,工作是兴趣,是爱好,无比美妙的心流来临。没日没夜,废寝忘食。没有辛苦和累,只有兴奋。

有过“这种状态”的人已经跃迁临界点,行走在另一个宇宙。那是没有过“这种状态跃迁”的人很难理解的。

看过报道马老师的一篇文章,(不是马云老师,纳闷儿很多成功人士都姓马?)她说起她为什么1990年要辞职到联想。

因为在1986年联想起步时,在香港一间小破屋里,她见到了柳传志老师。面对公司前途叵测,一帮人正指点远方,憧憬公司的未来,很是慷慨激昂。

这群理想主义者感动了她。

“得到”产品技术负责人,刚去公司时,拢共7个人,落脚一间十几平米的旧办公室,极不生态。

门把手一摸,掉了。没有空调。夏天热,冬天冷。

产品技术负责人,首先的工作是负责修理饮水机、电脑、电风扇。他还装过路由器。等等等等。

你说,这种激情燃烧的岁月,可不可能去跟老板讨论上下班时间。接孩子咋办?

所以,马云老师听到996,就想起了他创业之初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996,甚至007。

那时两手空空, 996就是向顶峰攀爬时,在峭壁上设置的立足点。

无论现在的人对996是福报的说法多么不理解,也不得不承认,马云老师等一帮大佬就是凭借996换取的辉煌。

理解指北同学的漫画,虽然苦哈哈地吐槽,私底下却是在庆幸他生命中没有错过那段难以忘怀的时光。

所有的努力,暗中标不标价都无所谓。因为它带来的美好,恰恰是不功利的付出。

也许开始是为了挣钱,但干着干着,收入逐步提高,更懂得了成长比什么都要紧。

当然,挣钱仍然是目标的一部分,加班费一个也不能少。但最快乐的是在精神上找到了自我,知道了自己到底要什么。

引入时间的维度,就知道今天说的996,跟马云老师说的996是有区别的。

两个次元的人各说各话。尽管好像在讨论同一个问题:996。可无论怎样自圆其说,也不能让对方信服。

一种特殊年代的特殊现象隔着中间距离,要对接现在的一般普遍现象,难度有点大。

3.

《劳动法》第四章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如果生产经营需要,要和工会、劳动者协商后才能延长。规定,一般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超过要付出加班费等报酬。

所以,从公司的管理制度来讲,应该遵守《劳动法》。吉多.范罗苏姆的发声,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现在的员工更年轻,文化素质更高,接受的思想、信息更多元。

他们懂生活,重视个人健康。把家庭、生活摆在和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对生活和工作的期望值更高。

何况,住房、下一代教育、医疗的压力和重负,大大超过当年。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更希望有一个合理的工作制。

企业发展,是跟员工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连在一起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又该是怎样的呢?

8小时工作制来之不易。

从1889年7月4日,确定5月1日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劳动节(其中就有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内容),到现在整整130年了。

130年后,又回过去讨论996工作制是否合理。答案不说也知道。

2019年全国两会有政协提案,把五天工作日改为四天半。还有的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实行每周两天半小长假。

所以,啥也别说,企业的正常运营,来自对外遵守法律法规,接受监督。对内加强管理,实行8小时工作制。

4.

任何时代任何地点,仍然有众多自愿996的人。

一类人有了奋斗目标,他来不及地要做他的事情,没空关注996、007这类问题。他相信自己遇到了好老板,会把一切细节问题解决妥当,他只需要好好工作。

一类人循规蹈矩,喜欢循规蹈矩的公司,在愉快度过若干年后,发觉自己就是一只温水里的青蛙。他突然想奋力跳出舒适,自然改变了到点来、到点走的常态。

在数字经济的今天,处处都是自相矛盾不能自洽,你不明白的悖论。

深究背后的原因,是来自时代的快速发展。来自企业的快速发展。来自人的思想认识在快速发展面前的各种不适应和不兼容。

996的争论,各方都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事实。

就像观察距离地球100亿光年的某个星球,看到的其实是100亿年前的那个星球的样子。

现在么子情况,天知道。

其实也是,说情怀的容易有否定8小时工作制的嫌疑,而呼吁8小时工作制的,又有否定情怀的嫌疑。

也许,工作制属于微观世界,讲的是眼前。那么请人加班的请给足加班费。情怀属于宏观世界涵盖未来,现在的996,为的是今后不用996。

微观和宏观,视角不同,维度不同,搅在一起讨论,讨论不出个所以然。也因此,996的讨论还会继续。

那么就借“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的句子用一下,让情怀的归情怀,工作制的归工作制。

行吗。

The  end

图片来自王原老师公号,鸣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情怀的归情怀,工作制的归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