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15年12月30日,《用脑做管理》栏目第一期视频播出以来,大家反响热烈,好评不断,同时有些观众反映有时候不方便观看,所以小编特意整理了图文详版,方便大家随时查阅。
以下是2016-02-17期主要内容
用脑做管理 领导心思维,大家好,我是张红川,咱们又见面了。
在过去的两期节目中我们一直在讨论思维模式的问题。在这一集希望再接着之前的探讨,进一步把它引入到要跟大家真正探讨的问题上。之前跟大家提到过大脑的两种基本思维模式:分析式思维和人际式思维。在之前两期节目中我们只分析了分析式思维以及用来补充分析式思维的直觉思维。
那么如何来理解人际思维呢?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思维呢?在我们进一步介绍之前先来假想一个游戏。
一般很多企业都会去做所谓的拓展游戏或者拓展训练什么的。不知道大家在拓展训练中有没有做过一个游戏叫做孤岛求生。一般会把前来参加训练的人分成三部分。告诉他们大家是一艘轮船上的水手,轮船在海洋上失事了,所以水手分别漂流到了三个岛上。其中一部分人漂流到了一个岛,在这个岛上他们耳聪目明,完完全全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另外一个岛叫做哑人岛,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他们不能够说话。还有一部分人到另外一个岛,在这个岛上他们必须要戴上眼罩,完完全全看不清楚周围的情况,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到底要做什么。之后我们分别会给这三个岛上的水手发一个表单。
耳聪目明的那个岛称之为太平岛,这个岛上的水手得到的表单上有各种各样的任务。比如说要求他们去为一些求生用的物品排序,或者说要求他们去计算一些计算题,类似于ABCDE乘以3等于EDCBA,问大家ABCDE各是数字几。或者还有一些别的问题等等等等。在这些题中隐藏了一道题,就是告诉大家要把三个岛上的水手集合起来一起逃生。
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个场面:在太平岛上的人,不管哑人岛上的人如何焦急地为他们做手势,也不管盲人岛上的盲人带着眼罩在那里非常地焦虑,非常地无所适从。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限制在了这个表单上。他们对要求去集合大家一起逃生的那个任务视而不见。
只有当太平岛上的水手发现其他岛上的水手很焦虑,非常非常需要他们们,开始决定要到那边去帮助他们的时候,这个游戏才能够真正的完成。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无视自己表单上别的任务,唯一想的就是去拯救别的岛上的人。
大家可能已经想到了,这样一个拓展训练所对应的正是在企业中的一个情况。太平岛上的水手相当于企业的高层,哑人岛上没有办法说话的是企业的中层,真正在盲人岛上戴着眼罩的是企业基层的员工。
你会发现,在太平岛上的居民似乎自始至终都没有办法意识到,他们真正要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之前所说的,领导者缺乏一种人际思维,而这种人际思维,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别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才能够完成,才能够发挥出来。如果我们想要发挥出这种能力,其实并不需要去进行细致地,周到地思考,只需要心里面萌生出那样一个念头,一种直觉式的下意识的念头。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经常会说人际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直觉式的适应式的思维。那么这种适应式的思维到底是为了适应什么呢?首先它是为了适应人类生存的环境。
我们把人类发展往前推,推到几十万年以前。今天的研究证据告诉我们,尽管在地球上生活着60亿人,但是所有这60亿人都来自于同一个祖先。
大约70万年以前,在现在的东非地区一个部落中,生活着一个男人,我们把他称之为Y染色体亚当。我们都是这位亚当的传人。但是,事实上在同一时刻,在整个地球上生活着并不仅仅只有我们祖先这一个部落,还有很多很多别的人。比如说在欧洲生活着另外一种人,名字叫做尼安德特人。那为什么我们不是尼安德特人的后代,而是现代智人的后代呢?
最新的考古学研究发现,他们之间一个很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尼安德特人和我们今天的祖先智人,选择了完全不一样的适应策略来适应环境。考古学家通过对他们的化石考察发现,尼安德特人往往有比较大的眼眶,他们脑部用于视觉加工以及运动方面的控制脑区也相应比较大。换言之来讲,尼安德特人的视觉比我们今天人类的祖先还要敏锐,他们的动作比我们今天人类的祖先还要敏捷。
但是为什么尼安德特人仍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呢?一个归根结底的问题在于,我们祖先选择了用另外一种适应环境的策略。我们的祖先决定要在一起形成一个部落,形成一个集体,这样一种集体生活和工作的策略,保证了我们的祖先在冰川期到来的时候,在自然环境发生突变的时候,仍然能够持续下去。
而尼安德特人尽管每一个个体都很强,但他们彼此之间缺乏一种社交的互动,没有办法形成一个大规模的群体,在遇到一些自然灾害的时候,尼安德特人就慢慢慢慢地从历史长河中消亡了。
实际上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祖先走到一个地方就会把当地原本的人类驱逐,甚至于消灭。最终的事实就是,今天在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来自于这一个部落,来自于这样的一个人种。因此我们说这是人类进化中的选择。
人际思维是人类进化策略的结果。事实上我们今天再来看一些组织也有着类似的现象。比如我们来说一说军队,这可能是现在人类组织中最有战斗力的一个。那么为什么军队具有战斗力呢?我想先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军队中的案例。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是一个城邦式的国家,拥有两个典型的城邦:一个叫做雅典,一个叫做斯巴达。斯巴达人历来以骁勇善战著称,在他们的军规中规定:如果你在战斗中丢弃了自己头盔,丢弃了自己的铠甲,丢弃了自己的长矛,都不会受到惩罚。除非一种情况就是:你丢弃了自己的盾牌。因为头盔和铠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长矛是用来进攻敌人的,而你在左手拿着的这个盾牌,是用来保护同伴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军队中想要保持战斗力,就需要大家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
而这样的集体,一些研究者把它称之为安全圈。换言之来讲,我们为什么需要人际思维?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安全圈的存在。
事实上在我们国家同样有类似的例子。
比如说战国时候有一位名将叫做吴起。史记上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吴起的军队中有一位士兵生了毒疮,然后吴起就去为他吸吮这个脓液。士兵的母亲听说之后嚎啕大哭。别人问她:你为什么哭呢?这个士兵的母亲就告诉他说:往年他父亲也在吴起的军队中当兵,生了毒疮之后,吴起去给他吸吮脓液,之后他的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最后死在了敌人的手里。今天他又来给我儿子吸吮毒疮,不知道我儿子会死在什么地方。
这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证明:为什么一个组织,一个军队,具有这么大的战斗力。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他们维持了一个安全圈,维持了我们中间的一个安全感。是如何维持的呢?是靠我们的分析思维,还是靠我们下意识的直觉式的人际思维呢?
我想在座的各位领导者听到这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想告诉大家,人际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现。可能在前几期介绍到人际思维的时候,已经给大家看过一张图片,中间有一张人脸,把他的额头以及鼻子以下的部分遮住,只露出他的眼睛。用这样一个办法来考察我们的人际思维。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人际思维就是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绝非如此。
我们为什么需要具备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呢?其实这与我们人类要维持安全圈有关。
大家知不知道,曾经拿过诺贝尔奖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巴黎担任一家报纸的外派记者。由于哥伦比亚国内发生了动乱,他的经济来源被切断了。因为没有当地的身份所以也找不着工作。之后他就去给旅馆的老板求情,问能不能够继续住下去,尽管已经没钱了。这位旅馆的老板看了他一眼,告诉他说你可以继续住下去。
然后马尔克斯就一直在这家旅馆的阁楼上住了很长时间,直到他最后实在是迫不得已,说我一定要去找工作了,之后他又去给老板求情,这位老板依然答应了他。20多年之后马尔克斯拿到了诺贝尔奖,重新来到这家旅馆,他向老板还上了之前所欠下的租金之后问他:你为什么当初会答应我这么一直不停地住下去呢?老板告诉他因为我当时看见你有一双清澈的眼睛。
大家能不能够明白,【人际思维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察言观色的同时,还对别人有着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发动就是我们人际思维最直接地一个体现。】
【我们之所以要具备这样的人际思维,目的在于我们想要维持安全圈,而要维持我们的安全圈,就必须对别人具有恻隐之心。我们对别人具有恻隐之心的同时,就能够更好的去实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那么话说回来了,大家会开始感到一个疑问:既然人际思维这么重要,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为什么领导者在担任领导的过程中却会一步一步地把人际思维淡忘,导致这种能力一步一步地下降呢?这里面或许与我们文明的发展有关。
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的文明为什么会兴盛起来?实际上它与我们分析思维的强大有关。现在的人类可以上天入地,在微观层面又已经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我们自身的构造。换言之来讲我们的分析思维已经强大到非常非常厉害的地步。但是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彼此之间的安全圈如何维持。我们彼此之间的安全感从何而来?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从何而来?
我很想问在座的领导者一个问题:在您的心目中一家企业最主要的目标是什么?大家可能会想到盈利,也或许是要实现企业最初的理想等等等等。但是有多少领导者下意识地反应是要营造一个安全圈。我想很少会有领导者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认知文明的强大影响到了我们对于企业本质的理解。我们已经忘了,人类是如何在当初艰难困苦的地步,做出了这样的进化策略。
所以我们经常讲的一个问题叫做“回归初心”,什么叫做回归初心?就是回归我们大脑本质的工作方式。而大脑最本质,最本能的工作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际思维。它是直觉的,下意识的。甚至不需要我们去做出任何的努力就会在那里起作用,就会在那里工作。但是我们却不知不觉地设置了很多很多的阻碍,很多很多的阻拦,让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人际思维充分发挥出来。
幸好今天我们的世界已经在发生改变了。我们已经看到人类正在逐渐改变原来对认知文明的依赖,更多的去依赖彼此之间的人际思维。换言之来讲,有一位未来学家把它称之为“共情文明”。
什么叫做共情文明?大家可以想一想,比如说我们出门的时候,您是更愿意选择打出租车,还是更愿意选择使用那些专车,或者快车?像刚才那种我们把它称作“共享经济”。实际上我们到外面去旅行很多时候也会选择去使用类似于Airbnb这样一种网站。我们去分享别人的家庭,去分享别人为我们提供的服务。而这样的共享经济的基础是来源于我们彼此之间共情。我们彼此之间能够享有一个共同的安全圈为我们带来的信任感。
所以说我在想,也许我们的领导者可能在未来5到10年中,进一步经历共享经济对于传统经济的冲击。而在这个过程中间,领导者是否能够改变固有的思维,从传统的依赖于分析思维的领导模式,改变为更加依赖人际思维的领导模式,可能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在这里谈的:用脑做管理,领导心思维。大家记住这个“心”是我们内心的心。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是张红川,我们下期再见。
扫描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等着你
一档免费的视频栏目「用脑做管理」,由天天心理网和张红川老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心理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博士)联袂打造。
这是中国首档基于组织神经科学(organizational neuroscience)和神经领导学(neuroleadership)面向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谈话类科学节目。
通过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向企业家传递心理学、管理学与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
「用脑做管理」张红川博士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与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博士后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社会发展学院心理系副系主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心理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
主要研究兴趣为社会神经科学(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与基于脑的领导力)、儿童数学与语言发展及其脑机制、神经网络分析、人脸识别及其神经机制等。
点击「用脑做管理」可以直接进入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