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国人诗兴未死”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剽窃”?

前几天看到一条最近很火的微博:“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百里,不问归期。”

然后……然后我就被评论美哭了。

“叹国人诗兴未死”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剽窃”?_第1张图片
原博


“叹国人诗兴未死”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剽窃”?_第2张图片
评论

“叹国人诗兴未死”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剽窃”?_第3张图片
评论

类似的评论不在少数,并且都美到大众了。就这样,这些评论在微博上火了一把。

之后,一大批吃瓜群众纷纷表示自己想到了之前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并感慨到“叹国人诗兴未死”。

但是,在我被评论美翻的同时,也能明显感觉到这两者之间的不同。

首先,“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是原博发出来希望能有网友接下句的,形式类似于古时的对联。而“我还是很喜欢你”的评论则是网友对于原博的模仿,进行二次加工创作。虽然其中不乏好的作品,但实则创意欠佳。

我关注了很多文章写的很棒的博主,他们的微博下不乏跟风的创作,每每被我略过,总觉牵强,有“剽窃”他人灵感之嫌。而这样火起来的大规模的评论,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剽窃”吗?

这样的文字传播在形成了趋势之后,往往会使人绞尽脑汁地去想韵脚,作平仄,反而失去了文字本来的思想和韵味。“跟风”创作终将得不偿失。

这样说可能有些“玻璃心”,也会有人说“这样的小事讨论起来很矫情啊”,但是我很喜欢《奇葩说》里少爷黄执中说过的一段话(这段话我根据今天说的这个话题做了修改):“一个社会的道德标准一定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也是在这时我们才会谈到“剽窃”这么纤细的字眼,大家要搞清一件事,所有关注这个问题的人都是玻璃心,一颗粗糙如水泥的心不会想到这里。一个社会纤细了,才会在意会不会被剽窃,有没有剽窃别人。那是因为今天的我们变得更透明,更纤细,衣食足知荣辱。所以,我们讨论在是不是剽窃时,本身就是一种取法乎上,就是挑剔,社会慢慢往上,我们也越来越细腻,我们今天谈论这个题目,就是因为我们觉得社会道德已经到达了这个地方。社会在进步,心灵需求就会升级。”(略作调整,大体没差)

最后,我以为的“叹国人诗兴未死”并不是能够人们能够模仿出一篇佳作,而是人们可以创作出佳作。

虽然评论里文笔很美,但还是希望大家写出来的文字能多些原创,少些套作。毕竟造句人人都会,灵感来之不易。

声明:本文不持抨击评论者的观点,只希望能够看到更多阐述自己的想法的文字。不喜勿喷。

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谢谢,然后,抱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叹国人诗兴未死”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