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关于阅读

写在前面——

阅读的事我不懂,没多少发言权,因为看的书实在不多,也不成系统,不过,阅读过程中的一己思考是可以和亲们分享的。

书分好多种,我又常以文学类书籍为主。这之中,文学小说占据我很大一部分的阅读时光,在写这篇文字以前。

【读书】关于阅读_第1张图片
“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人”

文/漂洋过海的鱼


01    “心灵鸡汤”


有一类书,俗称“心灵鸡汤”,在特定情境下,可以起到温情温伤的作用,比如说《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作者:刘同)。通常情况下,我不想让这类文艺到不行的书再来松动我已斑迹驳驳的价值观,无奈,前日于课堂上无意中瞥到,这么感性的名字瞬间击中了我。翻开,心仪,借来,答应五天之后归还。

“生命常有缺憾,幸好音乐能续久续长;成长常有遗憾,幸好文字能温情温伤”“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世间最大的遗憾是我们能好好地开始,却没能好好地告别”“那些年博客上的自己,那些年不隐藏的自己,晒出各种伤疤,留下各种走进内心的隐秘线索,等人按图索骥抵达———因为我已读完你所有的日志,所以我知道我爱你”像这样的句子,在这本书里随时能拎出好多,说实在的,当时当景,极具治愈性。这类“心灵鸡汤”,若是恰逢其境,的确可发挥“鸡汤”的疗养作用,只是不可过多,若换来一股子鸡精味,是个人都受不了。


02    “启迪智慧”


有些书呢,是启迪你的智慧,开拓你的思想的,比如《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曾经我不明白为何孙少平最后选择走向他师傅的遗孀,走向粗犷而艰辛的煤矿,如今我回过头想想,好似明白了一点点,那是心安的归处和信仰的落脚啊!我深深感动于田晓霞纯真的、愿意为国家危难而去牺牲奉献的精神高度,我更扼腕叹息于孙少平与田晓霞永世不能再见的别离和志同道合爱情的不能眷属。这类书是带来心灵提升的书,多读无害,有兴趣还可重读。


03    “慕名而寥”


又有这样一类书,慕名而去,最终收获寥寥,比如《基督山伯爵》(作者:大仲马),比如《围城》(作者:钱钟书)、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等等。这类书,我不敢否认不好,多少年了是不是?铁定不会差。可为什么当时收获寥寥呢?这恐怕和个人爱好、彼时心性、生活阅历、外在气氛等脱不开关系吧!总之是没能实现与作者、与文中人物琴瑟和谐的共鸣了,你没能完全走进他们的世界,至少,审美快感是不够充分的,这种情况在文学原理中通常被称为“期待视野受挫”。不过,这类书都是经过时间淘洗的,个人觉得待时机成熟,可重读,且不止一遍重读,所谓“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呀”,呵呵…


04    “文学启蒙”


还有一类书,是你文学的启蒙,是你阅读习惯养成的第一步,就我来说,那就是通俗小说无疑了,这里面往往贯穿着“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其中也有公认的世界名著,比如说《茶花女》(作者:小仲马),这本书我在《拔节》之前的《写作背后》一文中提到过,这里就不再多说。还有《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呼啸山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海岩系列小说(这些之前也提到过,后多被改编为影视剧,一度引发热议),王海鸰系列小说(也有相当一部分改编为影视剧,如《大校的女儿》《新结婚时代》《新恋爱时代》等,收视反馈也相当不错)等等,它们是我文学的启蒙,是我阅读生涯中不可取代的一环,没有它们,就没有今天对文学有那么点热爱的我。

但是,看多了,容易滑入层次较低的品位中,尤其是极年轻的时候,青涩的少女大多关注于故事情节和情爱之类的东西,这自然无可厚非。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磨练,竟不知不觉中自动“抛弃”它们了,就说“海岩系列”吧,如今的我已没有多少阅读欲望,它们能陪伴的时光终究只有一段。

海岩的系列小说(尤其是被改编为影视剧的那部分),模式大都雷同。警匪、毒品、酒店,权钱交易、斗争、虐恋诸如此类元素几乎屡试不爽,此处我无意贬低海岩作品,它能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捧红一大批影视新人(陆毅、徐静蕾、刘烨、孙俪、张峻宁、曹曦文等均属此类),毋庸置疑,有它的价值。对于海岩的小说类作品,确实不能否认它的长处,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戏剧张力(也就是故事情节)非常强,一读便欲罢不能。因此,对于海岩作品,我内心是很感激的,没有它们,我的“文学启蒙”也难说。这一类书,可能是培养你阅读兴趣的第一步,毕竟读得下去才有爱上的可能,当然,只是可能,不可强求。


05    “中途夭折”


最后说一类书吧,这些书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声名在外,一直想看,却一直没能完全落实,它不同于上面提到的第三类书,不是不喜欢,至少是能看得下去,但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借口,最终束之高阁。就我来说,《红楼梦》就很遗憾地被划为此列。这本书我在考研期间开始看,因为名声实在太大,而且屡屡成为各种权威或民间的必读书目之一,作家严歌苓在一档电视节目里诚恳推荐过(当然不只她一个作家说过了),除此之外我很多的任课老师也提到,可惜直至目前我也只看到第五十二回(全著共一百二十回),当时的确是因为考研时间太紧,没敢看下去,怕收不住,现在想想,是多虑了,这哪里又算得上理由呢?一个声称热爱文学的人,连《红楼梦》都没完整看过一遍,我感到非常汗颜。我曾决心大学本科的最后一个学期把它看完,最终也没能如愿,也不知道自己都忙啥天大的事去了,现在又只好推到研究生阶段了,希望研究生毕业那会儿,提到《红楼梦》,我不再流汗。


06    “ 共勉”


书分好多种,上面不过依据我个人的阅读体验,作点感想。课余、业余时间爱看点书是好事,而且在兴趣范围内,应力求种类丰富,这样可适当改善知识结构(这是我从一位不错的中国当代作家口中亲耳听来的,觉得在理,就拿过来了)。书籍是大部分人都能接触到的资源,而且这一资源并不差。阅读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人”,拿来共勉是很好的。

               

               ———二零一五年三月十三日以为记

        (注:以上为原稿时间,修改后刊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关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