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我对“死亡意识”的思考

微信公众号  查理笔记

001 来自Richard的回信

002感受死亡

003基因的传承

004思想的流传

005列清单


                                                     001来自Richard的回信

硅谷著名投资人吴军博士在专栏上写文章,其中一篇主题有关“死亡”,有位读者回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摘抄如下:

吴军老师好,读了您很多书,第一次给您回信,实在是因为今天的话题让我很有感触。我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但是我只有29岁,结婚一年多,孩子只有几个月,我想这与一个本来也就行将就木的老人比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我对您所说的生死观念整体上是赞同的,如果我是五十岁以后遇到癌症,我想我一定会像你所说,不去在乎那高额治疗可能带来的几个月生命,而让自己生活在痛苦中。但现在我却不这样以为。

我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虽没有如您一样读到博士,但没有读下去的原因主要是转了行,感觉自己需要工作的磨练再选择继续深造的方向。我本科读的是港大的工科,如今转入教育,才找到了让我如鱼得水的事业。我课上覆盖面很广,英语是媒介,批判性思维是工具,整个世界无论东方西方,无论文科理科,科学、哲学、文学、历史都会是我带领学生探索的地方。我相信我给学生的是最好的教育,我相信自己假以时日,一定可以为中国教育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本来是打算在三十岁这一年正式注册自己的工作室,慢慢扩大可以影响到的学生群体,可如今,也只能接受现实了。

我想到这里您应该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在乎哪怕是延长几个月的生命。我不是很畏惧死亡,这件事我觉得自己早在大学时就想清楚了。我是觉得自己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这不仅是针对我的家庭而言,还有我自己的社会责任。受了二十几年的教育,几乎在每个阶段都是当时最好的资源,在刚刚能够回报社会的时候离去,实在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积极治疗,毕竟可能为我多提供几个月的时间,对社会,我可能会给学生们多上几十堂课,对家庭,我可以为我的孩子多写几十封信,多录几十个视频,而这些很可能改变他们的生命,让他们受益终生,让他们成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益的人。为了这些,我想我多受些痛苦,花上一些钱,也值得。

死亡也许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开始,但对于这个世界,我想多留下一点什么

最后想感谢吴军老师,您的书给了我教学上很多帮助,您的信也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不在了,我妻子也一定会继续订阅您的专栏,希望您可以一直写下去,相信您分享的智慧可以为我的妻子乃至我的孩子提供持久的指引。世界正是因为您这样的人,才让我们如此留恋吧。

没有特别的情况,应该不会再给您回信了,我们的时间同样宝贵,我们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感谢,祝好!

Richard

实话实说,我震动到了,当天想的全是这封信的内容。之后几天它也时不时在我的脑中萦绕。


                                                        002感受死亡

死亡对于我们或许并不是陌生的话题,我们都知道人会死,也多少想象过、看到过周围人的死亡。

我第一次对死亡的体验是一种想象。六七岁时,有一个晚上我睁眼望着天花板,突然想到如果我母亲死了,会怎么样?一个最亲密、最依赖的人突然消失于世上,我该怎么办?想着想着,我忍不住哭出来。隔壁的母亲听到哭声起来过来问怎么回事?我也没说实情,就说做了个恶梦。现在想想有点哭笑不得,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还特别依赖父母的孩子想象到失去父母感受到的那种无助感。

我第二次对死亡的体验是一种触觉。读初一时,奶奶去世。临死前,她躺在床上,我在床边,我摸了下奶奶的脚底:已经冰凉;而她的手却还有温度,慢慢地冰凉开始向上蔓延——她就这样安详地慢慢离开,没有痛苦。我没有很伤心,人生中第一次触感到人自然死亡的过程:体温的渐渐降低,由下而上的冰凉。

我第三次对死亡的体验是一种观察。多年前大学时的一个暑假,我去印度,在古吉拉特邦的一家非政府组织做志愿者。有一天我们一群志愿者去州府艾哈迈德的郊区度假村参加志愿者论坛,晚上party,大家在尽情跳舞欢乐时,突然传来消息:市区发生恐怖袭击,一辆大巴被炸,大巴上的大部分乘客或遇难或重伤。组织方迅速停止聚会活动,所有人迅速回房静候消息。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隔壁房间的一位印度朋友失声哭泣——遇难的人当中有她的亲人。一场欢乐却被突如其来的悲伤弥漫。我们几个中国学生互相安慰,幸好我们在郊区,幸好我们都没事。而我在人生中第一次在现实中感受到恐怖袭击,也感受到亲人死亡带给他人的悲伤。

我第四次对死亡的体验是近些年身边的亲戚得癌症。一位亲戚治疗成功,医院治疗后更加注重身体锻炼,饮食健康,心情变得更愉快,现在几乎完全控制住。另一位亲戚不幸得了一种更难治愈的癌症,且处于晚期,一次次的化疗带来诸多痛苦,面黄肌瘦、牙齿动摇,全身虚乏无力,而疗效如何,现在依然不确定。

这些对死亡的想象、触摸、观察,大致都是面向他人的,不管是亲人、亲戚还是不熟悉的人。但是我从没有去认真、严肃考虑如果死亡降临到我头上时,我会怎么样,我该怎么办?

Richard的经历震动到我的地方在于:

1)他只有二九岁,和我相仿的年龄,却不幸癌症晚期,只有几个月的生命可延续;

2)他已成家,孩子出生了,几个月大,做不了多久的丈夫和父亲,就要离开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3)他优秀,有理想,有自己的事业追求,却遗憾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业。

即使如此,他的文字中我看不到悲伤、恐惧和不安,我看到的是他接受死亡将要来临的那份淡定、争取多活一点时间做事的那股韧劲、和尽量为孩子和社会留下一些意义的那种责任和情怀。

我感到惋惜,十足的惋惜。

也不禁想:如果我只有几个月的生命,对于这个世界,我又能留下点什么?


                                                          003基因的传承

《自私的基因》(Mean Gene)一书从生物学的角度告诉我们,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也不是物种,而是基因。我们每个个体不过是基因的载体——肉身会死亡,而基因不死。如何把自己承载的基因传承下去?答案很简单:孩子。你传承你父母的基因,你的孩子传承你的基因,再下一代继续传承你孩子身上的基因——基因在传承过程中或原样复制,或产生变异,或继续进化。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生命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让基因得到传承,是生命体的基本使命和意义所在。

所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为什么要结婚?其本质就是为了生育下一代,让自己的基因传承下去——某种意义上这是维持自己“不死”的一种方式

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现在倾向于不结婚或者结婚不生子:我有足够的收入让自己过体面的生活,不需要找一个经济依靠,孩子更是自己的经济负担;我更追求个人自由和实现个人志趣,婚姻和孩子是对自己的束缚.....

或许他们没想到当人生受挫时,家庭是他最温暖的后方;

或许他们没想到年老时,身边有人搀扶着一起上楼、生病时有人照看会有多么宝贵,那时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或许他们更没有想到,人终要死,有时候是自然衰老而死,有时候是意外面临死亡,他将给世界留下什么?没有子女的延续,基因没有传承下去,他最后多少会感到遗憾。

脱去感情、道德和文化因素,对基因传承的生物本能,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在人类和动物当中,父母对后代的关爱和牺牲常常是无私而不求回报的,而后代很难会以同样的关爱和牺牲来回报父母,但他们多会以同样甚至更多的关爱和牺牲来对待他们自己的孩子。而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后代也继续孕育出下一代,他们会感到满足和欣慰,因为自己身上的基因在一代代延续下去。

孩子是一个人生命的延续。而有了孩子也只是刚刚开始,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生命能高质量地延续下去,那么和孩子的陪伴、相处、为其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物质条件、帮助孩子心智成长和技能练习、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心态.....一个都不能少,这一切也都需要我们耐心付出很多时间和心力,但是这些都非常值得,孩子的健康、独立、对他人有所贡献,是我们对生命和基因传承的最大尊重。


                                                                004思想的流传

这或许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延续生命的方式。

思想流传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作品

从古而今,我们之所以能记住一个个名字,是因为这些人产出了具体的作品,在其作品中创造了知识,或发现真理和表达灼见、或解释原因和提供方法、或传递美与欢乐、或传递精神与反思,这些知识让我们受益,它在人群中不断流传,创造这些知识的主人也因而似乎一直在各个角落活着、存在着,在其作品中与他人交流。

作品可以是书籍。早到先贤们的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王阳明的《传习录》,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近到当代的畅销书:Scott Peck的《少有人走的路》、Stephen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

作品可以是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作品可以是企业和产品,好的企业、好的产品一定是让生活变得更便利、更美好,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思想传播:乔布斯的苹果和iPhone手机iPad平板、马云的阿里巴巴和淘宝/支付宝,张小龙先生的微信,陶华碧女士的老干妈辣椒酱....

作品也可以是电影电视,也可以是音乐和绘画: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汤姆汉克斯的《阿甘正传》,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王冕的墨梅图,梵高的Starry Night...

还有不少有名或没那么有名的人发表公益演讲,分享智慧,启迪他人。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Andy教授在死前的最后一课....我看过很多遍,总有新的体会。这些演讲和分享也是作品。

作品还可以是一个达人传到Youtube/优酷视频上的烹饪教程、英语学习教程和读书分享。

.....

这一个个作品就相当于一个个孩子,孕育它的人花费心力、时间、技能和智慧,把孩子带给世界,让世界更美好。他或许收获了财富和名誉,或许没有,但是他一定能收获自我的实现和生命的延续。

2、思想的流传,另一个途径是:善行

有很多人不追求物质财富,去做自己心目中的善行事业。德国人卢安克在贫穷的中国广西乡村支教十年,教书上课、参与田间劳作、和孩子乡民们一起修建公路、他人的捐款用于平时教学和学校条件、学生生活改善...过着清贫的生活,不拿工资,不谈恋爱,感动无数中国人。

也有很多富人得到物质财富后,将财富回馈社会。今天遍布中国无数大学的逸夫楼来自香港富豪邵逸夫先生的捐款,比尔盖茨将其相当部分财产捐到自己的基金会用于医疗、教育等慈善事业注资,海亮集团的冯海良先生成立慈善基金会每年资助几十位贫困地区的学生担负其从义务教育到大学的所有生活和学业费用....

这两种善行都在传播这样的思想和价值观:做善事,让社会更好。或许我们大部分人做不到如此,但是这两种善行都值得我们尊重,他们以不同的途径为社会行善。我们中会有不少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善行会流传,将来不在人世,这些善行也会让他们的生命延续下去。


                                                                     005列清单

“对于这个世界,我想多留下一点什么。”Richard的这句话我始终不能忘怀。我们能留给世界的,无非是自己的基因和自己的思想,无非是孩子后代和作品善行。围绕这两点,我们的生活着重点,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是不是应该多放在在两方面:家庭和所爱的人创造和社会贡献

Richard有了孩子,基因传承了,只是孩子年幼,而他时日无多,只能通过写信、录视频的方式给孩子留下记忆,以期将来孩子能从那个早已过世的爸爸那里得到温暖和力量。

Richard也有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他热衷的理念和思想也会在他的学生当中流传,只是他生命和时间有限,有抱负而没有太多时间实践,把自己的教育传播到到更多的学生和更广的人群中。

我知道人终究会死,但是从未考虑一个正值人生好时光、青壮年的人,死亡也会离他很近。换成是我,只有几个月,我该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也从未考虑,就算正常死亡,生命留给我们的时间也并没有那么多,事实上,40%的生命已经离我而去(我并不敢奢望自己能活的很长寿)。

既然如此,既然死亡会提醒我们生命的有限,那我们并没有时间去做任何事,必当有所选择,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应该做的、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才有可能把这些事做好,做到不留遗憾——为我们的生命留下印记,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东西。

那些应该做、重要的事情,在我看来是:家庭和所爱的人,创造和社会贡献。

我思考许久,围绕这两个方面列下了清单:一件件我需要做的事。这些事未必宏大,但是对我却有显著意义。有些我可以天天做;有些我可以至少一周做一次,一个月做一次。有些对我难度不大,有些则需要付出艰巨努力。有些我可以马上着手开始做,有些则需要时间的积淀来积累技能和经验,还有些需要我去积累物质财富——不管怎么样,这份清单给了我明确的指向

当遇到不快的人和不快的事,当遇到挫折和坏运,用这份清单提醒自己,这些不是重要的,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专注这些重要的事才会让我的生命更有意义和充实、幸福。

当有无数的选择、诱惑、需求时,用这份清单提醒自己,有些事我不该做,我也没有时间做,因为这是在剥夺我的生命去做对我而言不重要的事。

感谢Richard的信,感谢“死亡”带给我的思考,我将提醒自己,并去慢慢践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死而生——我对“死亡意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