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关于大数据的话题,前三周已经分享了:大数据的趋势和特点,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本周最后一期,与您分享:大数据时代,作为一个普通人该如何抉择,才能获得更多机会。

想要在大数据时代获取更多机会,首先我们得了解现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确实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云技术、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物联网已经得以实现,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器已经特别有知识,但是在智能方面还是比较有限。单是智能翻译就困住了我们数十年,现在准确率也只能达到90%左右,这个90%的准确率仅仅是在字面翻译层面上的。如果句中夹杂一些特殊语境或者特定的文化,目前机器智能还不能准确传达。简单的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还没法办帮我们了解听觉、视觉背后的意义,而且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多像人这样的灵活性和可变化性。

面对这些有知识,但还没有建立起文明的非有机生物群体,我们该如何做这道选择题。《智能时代》的作者吴军老师说:“在历次技术革命中,一个人,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可以选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进入前2%的行列,要么被淘汰。”《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说到:“一旦科技让我们能够再造人类的心灵,智人就会消失,人类的历史就会告一段路,另一个全新的过程将要开始,而这将会是你我这种人无法理解的过程”。那么如何进入前2%的行列,如何塑造不被数据再造的心灵呢?以下三个方面是我最近的读书心得:

一、转变学习观念,让机器跟不上我们的节奏

传统的学习观念,偏向于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不断研究、不断升级,以求成为行业顶尖。如果你是学物理的,那么你该扎扎实实打基础,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励志成为法拉第、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牛;如果你是学建筑的,那么你就应该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为成为高迪、贝律铭、约恩乌松这样的大家而打下基础;如果你是学音乐的,那么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无疑才是你的榜样。但是天才毕竟只是少数。如果你只能成为前25%的专家,没有关系,你可以继续努力,终身为此而奋斗。在以前,前25%的专家可以活得不错。但是,到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也许你就会被很快替代。因为机器太有知识了,而且比你更加专业。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跨界学习为了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如果你能同时拥有两项技能,并同时成为这两个领域的前25%,那么恭喜你,你暂时不会被智能所替代。目前所出现的绝大多数创新,都是跨界学习碰撞出来的成果。苹果的乔布斯(美学+计算机)、SpaceX的伊隆马斯克(计算机+电气工程+物理)、阿里的马云(电子商务+互联网+英语),这些都是跨界学习的高手。

二、转变思维方式,让机器跟不上我们的文化

跨界学习、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只能让我们暂时不被大数据和机器智能所取代。机器的深度学习的能力是很强的,而且可以24小时不停地学习。一旦科技发展到某个程度,机器之间达到充分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我们想继续领先,就得再度升级自己,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从线性思维转变为立体思维。逻辑思维有期节目里讲到:“线性思维就是认为事物之间只存在单向的、之间的因果关系,而看不到事物之间更多方向、更复杂、更曲折的因果关系。”很显然,大数据和智能机器具备这种完备的线性思维能力要比人类容易得多,而且绝对不会出错。那么什么是立体思维呢?可以简单的这么理解:立体思维能在分散的、看似无联系的事物之间,洞察深入、隐秘、内在的因果联系。大数据和机器智能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无法理解人类隐藏在背后的“大智慧”。例如,在线翻译技术现在已经能满足我们日常的工作需求,为什么企业招聘,无论哪个部门,都要求应聘者要通过英语四级、六级呢?在线教育课程现在也如此丰富,名师讲堂、考点秘籍琳琅满目,为什么每个家长都要花大价钱去购置学期房,给小孩提供更好的就学环境呢?因为我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立体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更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立体思维能力,构建独有的先进文明。

三、完成认知升级,让机器继续被我们利用

仅仅是超越还不够保险,我们还需要更近一步的控制,才能够更感到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再次升级自己。如果换一个角度去认知大数据和机器智能会是怎样呢?千百年来,我们人类完成了无数次的认知升级,在一个又一个主义之间跳来跳去,以寻求平衡。个人主义、家族主义、种族主义、人文主义、科技主义,都是我们人类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去协作,去更好的发展。赫拉利提出的“数据主义”,一种全新的对这个时代的认知被创造出来。如果我们能再一次完成认知升级,仅仅将这一次的数据和智能革命看成是一次人类主义的转变,去适应、去融入、去创新,虽然这一次跟以前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相信人类仍然会战胜困难,继续扮演着万物之神角色,不断编织着“文明”的故事前行,而不会被非有机的生物主宰。

学习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完成认知升级,大数据话题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不厌其烦的关注,下周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时代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