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每天要有的心态

教育者每天要有的心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海明威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要有一颗面对未来美好的心。”

教育者如果缺乏这样的心态,就容易被日常琐事而烦恼。看不见学生的优点,也感受不到教育的乐趣。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开篇就强调教师对自我工作的定位,学会拓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心有天窗,就会打开学生的内心的美好童真。

一、不抱怨

心理学家詹姆斯.科因认为,社交中爱发牢骚的人,可以在20分钟内将这种情绪传染给身边的人。

在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同事,天天抱怨工资薪水低,学生不听话还卫生习惯不好。刚开始,我听了感觉很难受,慢慢对这种情绪也无抵抗力了。到头来,课也没备好,也没时间学习进修,天天如此,用牢骚来赢得别人的肯定,自己慢慢被群体同化。

直到有一天,一闺密从中山回来看我,跟我聊天,在不经意间提醒我,说我心气太高,不肯做实事。还说,既然我那么喜欢文字,为何自己不做公众号,拿个原创,接受赞赏,也是一种生存方式。现在外面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一份职业的收入,多方面拓展自己,人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

从那以后,我也不发牢骚了,实在有事心里难受,就找一两个好友说说话。说完把问题,想清楚了,就不再烦忧。腾出的时间,多研究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看看教育大家是如何面对教育的,慢慢地心里也平和许多,看待问题也不会很自以为是。

二、要学习

大教育家孔子,晚年最爱读的作品是《易经》,他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对这部经典作品,有深刻的理解。

在我看来,没有阅历,有时候读书都难读懂。毕业那年,做过外贸,后来又进了私立学校。在学习业务期间,我突然明白跟学生打交道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有时间看书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有寒暑假更是金钱都买不来的福利。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语言的学习,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还离家特别近。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小地方信息闭塞,人爱八卦,这也是我无法改变的事实。既然如此,我何不另辟蹊径走一条自己的路呢?

于是,我下班后,就跑图书室。那个图书室只有几平米大,第一次开门,钥匙在外面都转悠了很久。那里的书,大都是80年代出版的,年龄有的比我还大。可这又什么关系呢?我就一本本读下去,读了就记几笔,读了也写几句。渐渐地,书读完了,我也从三年级调任到七年级,那里有一个更大的图书室等着我去探索。

这几年的经历告诉我:读书最好与写作结合,读书最好与班级管理、教学实践结合,读书最好还要有个体系一段时间学一个领域。

三、干实事

爱默生说:“年轻人谁没有空想过?谁没有幻想过?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但是,我的朋友们,人终究要长大,天地如此宽阔,世界如此美好,你们不仅仅需要一双双幻想的翅膀,还要有一双双踏实地脚。”

爱默生这段话说得太漂亮了,走进了每一位年轻的人。谁的青春不爱幻想?幻想自己的工作轻松又钱多,还不用看领导眼色。幻想着学生个个听话成绩好,还颜值高,女孩子个个小萝莉,男孩子人人都是TFboys。可偏偏你的学生既调皮还不讲究卫生,更要命的是还是留守儿童。从小就叛逆,一副小子天下第一的模样。

面对这群小孩该怎么办呢?《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是这样支招的:

1.期望值要低,一次瞄准一个目标。

2.从专业入手,抓课堂,关注学生生活小细节,逐步感化。

3.把问题分解,争取家长、校方、社会的支持。

四、要反思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是感谢它是大的。”

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又不是如此?调皮的有灵气又不乖,太乖的又不灵活。

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学会不断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与家长校外的合作关系。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按学月、学期、学年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一次改进一个方面,并总结记录。

2.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自评指的一堂自己的得失看法,互评指的是学生或教师同伴对教学效果的看法。

3.坚持做好反思记录,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图片、音频。

结语:

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的过程。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写作带来名气。一个有个性的教育者,才会培养出一批有个性的学生。每位教育专家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先进理念、先进思想都可以拿来学习。善于采纳名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教育实际、教学特点,把它们到融进自己的教学生命里,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声明:作品为言西小熊原创,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者每天要有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