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9读书随笔记

《匈奴的子孙》 读书随笔记

当下的脚步(下)20171229

土地很干,大多沙子,地里种了些枸杞,但长得不太好,也许,这一带的土壤不适合种枸杞吧。沙枣树倒是长得很好,还有很多沙生植物,漠风吹过,沙枣树发出哗哗哗的笑声,跟我们的脚步声融在一起,被风带去老远,显得巨大而悠长。

——摘自《匈奴的子孙》 雪漠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至日回德庆乡下拍摄

虽然,我每天脚踏实地的活着。踩着的地是硬梆梆的,但坦白的说,我与土地之间有着一道无缝愈合的沟壑。从小,因为家庭在外面工作的原因,我们离开了家乡。父母那一代就已经没有跟土地打过交道了,自然而然,我一出生便被土地抛弃了。更准确的说,我是时代的抛弃者,时代也把我抛弃了。我是土地的抛弃者,土地也把我抛弃了。但是,我是开创这个时代的新行者。我生于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没办法,是我那个时代的产物。


田间的沙糖桔

前几日冬至,回到德庆乡下,回到那块帜热的土地上,我却无法真正的从里到外做一个农民。但,我的心却有一种极其想回归土地的感觉。舅父带我去田里玩,我非常开心,那是回归自然,回归土地时,人本能发出的气息。我同学见到我如此兴奋就笑我,一凡冇落过田。我站在那里傻傻的笑了。也许,这有这傻傻的笑声才能明白我丢失了土地的那种失落。好在,我没有丢失那个土地的心。

今晚读《匈奴的子孙》中的这段关于沙枣树长得好,枸杞长不好我有点感触。虽然,我没有种过田,甚至连锄头都不会拿。但我知道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就拿苹果来说,在广东肯定长不了,就算能长也肯定不会是在北方的味道。人和种地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擅长点不同。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如果用一杆竹篙打死一船的人自然就是没得说了。这又让我想起了因材施教。在广州市二中的研学课堂陆陆续续与学生们交流了好几次。与他们,我亦师亦友。这周三的课后,我和邝老师在回她办公室的路上,她鼓励我,亲子读书会的《西游记》一定要好好讲,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她以十几年教书生涯的经验给我指点一二。我知道,她简单的话语中蕴含了是浓厚的爱和寄托。这是一个老师内心灵魂的呐喊。我懂得。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我也非常喜欢今晚《匈奴的子孙》中的这段话,与大家分享:“我甚至觉得,人的灵魂虽然不该像沙漠那样寸草不生,但总该有一点沙漠的大气。人也该为自己建一座灵魂的小站,在命运的沙尘暴席卷而来的时,为自己保留一块心灵的净土,保留一点灵魂的绿衣。”

这段话我非常的喜欢。我虽然没有亲自感受过大漠的那种广阔无垠的大气,那种被大雪覆盖的那种“雪漠气”。但,我对沙漠有着敬畏和向往。研究和读雪漠老师的书近10年了。在这十年中,西部文化的深深扎入了的的灵魂深处,指导着我的思维方式。即便是南方人,在这种博大文化的熏陶下,自然会熏陶出一种大气。不然,他们干嘛喊我凡哥呢?这个都是来自于读书与文化的力量。接触一种好的文化,就是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充足了电才好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不过,我的性格天生就是这样,不喜欢太多鸡零狗碎的东西。大家一起开心,一起成长。让每个人都开心。坦坦荡荡的活着。今天既然来了,昨天的不愉快就让它过去吧。无论什么时候,我始终觉得人还是要大气的好。

亲爱的,我今晚就说到这里吧。明天就是周六了。周六周日的读书笔记暂停。时间很快,下一次我们再次在读书随笔记见面的时候时,已经是2018年的元旦晚上了。亲爱的你,新的一年,你打算给自己什么样的寄语呢?新的一年,加油。愿有所发心,有所行动,有所成长。最后,感恩2017年你们对我的陪伴和支持。是你们一路陪着我走过了2017年,在此谢谢你们!感恩!

20171229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1229读书随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