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反思录1】如何判断一个ICO的需求,是不是伪需求?

近一个月ICO市场明显降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ICO的未来在何方?ICO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的ICO项目是什么样子?
我们在近期的评估中意识到,SmartICO模型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部分维度有重叠、部分维度难以量化、不同ICO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数学模型等,所以近期大炮会对现有的SmartICO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和细分,对打分方式也会做出调整,从而使得它更加客观合理、更加科学。

之前大炮在提到说有一些ICO项目的需求根本不成立时,曾以汽车归属权上链来举例(官媒也以此举例过),虽说一个简单的签名操作就可以将汽车归属权无可逆转的交付给下家,但一旦发生纠纷时,却毫无补救措施。

刚才这个例子或许还不够具有现实感,因为毕竟还没有这样的ICO。但近日,大炮和行业内同样一个资深人士聊天时,关于伪需求的ICO项目,我们不约而同的谈到了最近的ZEN DAO(承道)。

【ICO反思录1】如何判断一个ICO的需求,是不是伪需求?_第1张图片
伪需求的代表——承道

承道号称要用利用区块链的可回溯性、不可篡改性来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收藏品资产交易市场,在链上锚定收藏品的所有权、从而解决交易中的信用问题(不会买到假的收藏品),同时利用区块链的便捷性来加快资产流动,提升收藏品价值。

初步看起来,似乎也是那么回事,但仔细想想,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在链上标记一个收藏品的所有权这很容易——几句代码就能实现,但如何鉴定这标记的收藏品就是真的呢?要知道就算是请来行业里一些知名的鉴定机构,都经常爆出鉴定有误,把仿品鉴定成真品的丑闻。收藏品行业内本身存在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公开、有效且极具公信力的鉴别机构,所以这收藏品上链,本质上跟现状一样——根本没人能保证上链的藏品的真品性,而如果上链了的藏品其真品性毫无保证,那大家做交易时又为何需要ZEN DAO呢?

额外的,就算部分机构能提供绝对的鉴定公信力,在源头(也就是收藏品上链的时候)能保证上链的均为正品(我们只是退一万步做假设,实际上这点基本就做不到),那后续交易时,交易的买方如何保证卖方提供来的收藏品实物,就是链上对应的那个呢?(比如链上标记了一个瓷器,但多次转手后,再次交易,买方如何鉴定卖方提供的还是原来的那个瓷器,而不是一个假冒的仿品呢)?如果说后续的交易都要回到那个提供绝对公信力的鉴定机构去请求鉴定,那么这个鉴定机构不就成了中心节点了吗,既然这样,那还需要ZEN DAO这个链有什么意义?买卖双方直接抱着藏品去鉴定机构,走常规的鉴定买卖流程,毫无区块链存在的必要啊!

整体看下来,在收藏品领域引入区块链,毫无必要,纯粹为了需求(恐怕是圈钱的需求吧)而需求,为了需要一个项目而去制造一个项目。区块链的引入,无法解决收藏品领域当前的任何核心问题,无法给收藏品领域带来任何革新。

所以这类ICO项目,真是不敢对它们的商业前景有看好,它们唯一的商业前景,估计就是ICO环节本身吧。

区块链确实能随处应用,但不表示这些应用都是有价值的、不表示这些应用是合适的,一些场景中其实并不需要区块链,区块链技术不会给它带来任何变化,甚至反倒会引入更多问题。

我们在近期的评估中意识到,SmartICO模型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部分维度有重叠、部分维度难以量化、不同ICO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数学模型等,所以近期大炮会对现有的SmartICO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和细分,对打分方式也会做出调整,从而使得它更加客观合理、更加科学。

当前我们就一个模型,可有些ICO项目其价值不来自于背后的链及代币,其代币只不过是其他项目的回购币或者分红币(比如BigOne),所以对这类ICO项目的评估,更多的应当基于其背后的真实项目,而它的代币所依托的链,和其ICO项目本身的价值没多大关系。

同样,“战略定位”和“市场前景”这两个维度的重合度比较高,战略定位本身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市场前景,所以这两个维度应当合在一起,而不是分开。

而市场热度这一块,当前依据于百度搜索的有效页面数来量化,这个量化方式不是很科学,如果部分项目稍微花点时间做做搜索引擎的SEO,那么它就能轻松的提高分数。

综合这些,我们的模型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ICO反思录1】如何判断一个ICO的需求,是不是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