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志强: 高考作文命题散弹录

1,作文这么大事,应该有反应啊,哪个群都憋着,怎么回事?

2,就算把“车来车往”搞成“人来人往”,那就看怎么看带这个问题了。车来车往就是人来人往,有什么样的车的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观念和形态,车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就是历史发展。

3,变中不变。社会和物质形态在变,“真情”和“人生哲理”——精神——不变。其实就是变迁与永恒的辩证关系主题。

4,没看见过车或者自家没有车是出题有问题理由么?即便未接触过劳斯莱斯,只要人们身处社会生活之中,就仍旧带着劳斯莱斯的观念。没有一辆当代的车,人们是没“坐”过的。人是带着整个社会的观念进入社会的。家乡没通高铁,但是,这不妨碍对高铁的理解。人的一个特征就是抽象性,把一切纷繁物整理抽象成某些类是人们天生的能力。即便最贫穷的农村,他们当今包括交通工具在内的生活资料,以及生活的观念,也不可能与五十年前一个样。

5,比较的发生,不是在自身与他物的关系上才可以保证的,在自身中的历时上照样可以比较且看得到差别。未必要和异域比较,差别才会被发现。反思与记忆的能力是需要成承认的。强调自身与普一般不同,以区分或批评命题不普遍,这么分,可以分到原子事实,所以,是不行的。例如,即便把“车来车往”引申到“人来人往”能接受,“人”是不是个抽象概念?你看到过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但是你看见过“人”么?所以,强调命题不具备满足每个个体经验或局部地区现状的理由不成立。往下追寻否定的理由,哪个文题都能挑出毛病。他们忘了人有抽象能力,而且是人之为人的动力。不然哪有形而上这么一说。人类的堕落方式是没有底线的,向上才有限度。所以,想把一个文题分析砸锅,方法有的是。这就跟下棋一个样,想赢总是费劲,想输,办法千千万。但是,有一个理解除外:一个例子除外,跟领导下棋,下属总输,他声称下“输棋”太累,那是因为他要棋中输,棋外赢,本质还是要赢。所以,不在输棋之列考虑。

6,全国一卷中,一个“认识”,一个“青年”,前一个要写出理性,后者要体现面对明确对象的语言特色。“认识”,考查陈述与思维能力(认识)。“外国青年”,考查语言的艺术性(外国,青年)。让老外懂,不是那么简单,你按常人在既成环境内的感受性的语言表述去干,就丢掉了“外国”“青年”。后者考查人的反思性(反思站在他人位置上说话)极强。要求你要用自己的话语(青年),形象地讲述(话语对象是外国),你所生活的世界。这题太牛。强调语言的表达与表现功能,这就像小黄车刚刚出现时,中老年人不会用,孩子们教他们怎么使用一个意思。观念暂时不在同一个频道,还要把事情说明白。不过,如果当地考生整体认识水平没打到那俩词,整体性放宽一些标准,那咱就不说了。这题估计会有用英语通篇写的信不信。很少有注意到☞外国+青年、认识,这三个语词的。而且,其提示性的语词还特意放在最后。必有意图。

7,上海卷。关于“预测”和“不以为然。前者”是科学态度面对生活,后者是感性态度面对生活。为什么要把“预测”指向“科学”?因为只有科学,才有对未来有许诺能力。这也是当代社会科学理性占主流观念的必然产物,不面对不行。这题可以任意选,都能说出一番价值。规划有助未来的生活优化。随性体现生活态度之自由。任选呗,只有上海等一些大都市才会有此意图的导向。是对一个区域社会中,群体生活状态和社会观念的小引导。引导市民们体会着: 无论怎么生活,都有价值和意义~不要焦躁和迷茫。

8,千万不要以为作文题就是作文题,它更有价值的目的是对制造社会观念,塞进价值取向,引导群体反思,平复社会情绪有很好的功能。抓住这些意图,猜题就有大体的方向。

9,怪不得各群全憋着不说,并不好都卯足了劲写作文评述文章呢。估计晚上就都冒出头来了。

10,天津作文也讲究。就是提示太多了点。是不是都有提示语字数要求啊。提示的信息密度估计也会有协调。“重读长辈这本书”。这七个字,作为进入思考视野,太厉害。思路

重☞这个字有时间性的前后对比存在。

本☞对对象特征需要整体性概括。

书☞对象精神

读☞对对象的深度理解。

除了具体指称(长辈)外,每个字都没白给。天津卷,主题可能最俗气,但是,思路流程最清晰。天津卷,可繁可简,可深可浅,写作能力差的也能的水平分,想得高分还不易,分数档会按比较理想期待呈现。

11,关于“纽带”,关键是把纽带理解到位。能把顿号的几个短语都统一进去。纽带,就是共同价值共同需求。不这么理解,诸个短语统一不起来。

12,全国二卷。这题有点走公务员试题的路子。选定材料☞建立逻辑关系☞阐明关系之意义。其实就是表明态度,把诗文间建立起关联,然后阐述怎么看待人生的问题。

13,山东卷最二,命题主管老哥估计的挨批。拒绝“回头看”,事后不被打屁屁才怪。中央要干的就是对各省事检查要“回头看”,山东汉子来个☞☞不要回头看。这出题的家伙脑子有毛病。所以我就判断,估计这出题的家伙有毛病。就算题要抽签,做签的时候也不能鼓捣出这么个东东出来。再说了,人类发展如果不回头看的,那就连条蚯蚓都不如,蚯蚓还知道前面有危险,原洞返回呢。人类要是不回头看,他连自己在哪个位置上都发蒙,遑论目的,他以为只要瞪眼往前跑才有价值,这种认识幼稚的可以。例如,给一个人搁大草原上,四望无际,那省的回头看了,跑一个试试,肯定乱套。☞目的,是起点给定后才会出现的,只有60分先在,100分才具备了意义。而起点,就是需要回头看到的。他要非说“回头看”没有引申或象征或比喻的意义,就是语词第一义,那可就可笑了。再如:只有故乡(起点)先在,人类才必定出现游子情怀。没前者先在,那就是鬼魂一个。无论在理性分析和情感思辨上看,都不符合。即便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逃兵们也照旧知道身后有追兵吧?不然,他怎么知道是死地必须拼命瞪眼往前跑的呢?不回头看,他不兴许就不跑了?表现自己是捋起袖子玩命干的意图过了头。使他们连基本的理性都忘了。

再山东卷可以说是彻底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所谓逝去的,它们永远被随身携带,一个也不会逝去。

14,有的群开始抱怨命题少了思辨云云,我就纳闷,是你根本不会知道思辨是什么东西,还是文题少了思辨?懂到底什么叫“思辨”么,还天天思辨思辨滴嚷个没完没了。到底什么叫思辨?什么样的东东呈现才有可能出现思辨?东一个刺激点,西一个意义点,前一个可抓的地方,后一个可想的地方,这样的题出现,你就以为能“思辨”了?太幼稚。有思路的抓头儿就能思辨?那叫矫情的可能性增加还差不多。思辨在何处才发生都不懂。以为脑子能够有个思路出现,就是思辨了?简直是笑话。今年恰恰思辨性加强了,是他们不会。真会思辨,早就该欣喜若狂了。还能愁眉苦脸?任务驱动,那是扶着你走几年,这会儿撒开手一看,扶不起来了。都是自己的小聪明,瞎理解,乱给技巧惹的祸。

15,全国一卷。第一个是选择客观性视角,第二个选择个体体验式视角。前一个谈客观认识,后一个谈个体体会,发挥去呗。审题能顶住喽,后面心就稳。不要把感性理解为不受控制地冲动好么?以为一感性了就发疯了?人不是活在思辨中,是活在感性生活里。电脑才活在点对点的精确中。

16,揭弊不叫批判,以为学公知就叫批判?都什么认识。揭短,能叫批判么?以为俩孩子打架互相揭发彼此干的坏事呢?

17,“我看高考,我的高考,明显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所以,今年作文要以感性取胜。”————这人又胡说,一看见“我”,就是个人情感色彩?哪有的事。这题要审“看”和“的”。哪是审“我”呢?睁着眼看不见题眼。前者恰恰要求考生客观视角去理性陈述和分析。还谈什么这俩题“以感性取胜”,从老师那就糊涂。一见题,他们自己都乱七八糟。坐而论道头头是道,临机处事百无一能。教的学生绝对没俩好分。哪是教学生,就这么审题,平日里简直是给学生高考拆台去的。

18,许多考生在考前复习时,“进行了素材的分门别类整理”————考生备考,与材料的关系,不是把自己与材料捆绑在一起的关系,需要入心。——不会炒菜的婆娘,家里来了客人,准是把各种蔬菜原材料洗的干干净净,码的整整齐齐,然后焦急地等着老公回来上灶。材料归类越仔细,越不会用。只是用细致和整齐慰藉自己恍惚的心灵。乱,是能够把握住材料的现实表现。因为他已经不受困于材料的显现形式。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女人,总是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然后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在大街上漫无目的逛街。

19,有人抱怨审题太难,应该降低审题难度。——没审题这个环节配重,就根本没有表达。表达是建立在思维基础上的,这样构成的表达才具备了意义,打算不怎么动脑子,只考表达,等于聊天。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白读了!降低审题难度?简直对作文一丁点认识都没有,完全是套作没用上的哀嚎!

你可能感兴趣的:(谷志强: 高考作文命题散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