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丨“撤退”的胜利,在于撤退后的蓄势待发

敦刻尔克丨“撤退”的胜利,在于撤退后的蓄势待发_第1张图片

昨天和朋友去看《敦刻尔克》了,电影上映有几天了,终于有点时间看了。

这是一部二战题材的片子。说战争,却也不是弘扬抗战精神,但“撤退”,也是一场大战。

1940年夏天,在法国北部的诺尔省,有一座海港城市发生了一场大战,亦或者说是一场奇迹般的大撤退,让“敦刻尔克”这个名字,名垂千史。

这场撤退是带被德军打晕了的40万英法联军横渡英吉利海峡,撤退到对岸的英国。当时,可以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法国港口有三个,但其中的加莱和布伦先后被德军占领,只剩下最后一个港口——敦刻尔克。而这个唯一能走的港口,在敌军炮火的狂轰滥炸下,整个敦刻尔克大半城区都成了废墟,4个船坞全部被摧毁,8公里长的码头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只剩下一段可供船只停泊的东堤,长1200米,由简陋的木板搭建而成的小地方,而且还不时有敌军飞机轰炸,最终撤退了近34万人。

这段历史被搬上银幕后,没有慷慨激昂,没有热血沸腾,没有英雄的冲锋,没有人性的光辉。只有惊恐的士兵,泥泞的海滩,阴暗的天空,草芥的生命,求生的欲望,沉闷的气氛,压抑的绝望。战场就是炼狱,生命就是这么卑微不堪。导演诺兰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三条线索:一条是英国士兵撤退回国,一条是英国空军阻拦德军,一条是英国百姓自发开船救士兵。三条故事线,不同时间长度,却有意平行剪辑,造成假象。

电影中有几个画面让我触动很深。


一个是征用的民船救了被敌军舰艇打进海里的英国士兵,因为战争后遗症,鹤唳风声草木皆兵,坚决要老船长道森返回英国,与船长儿子彼得的争执推搡中,失手将彼得同学乔治推撞致死。士兵并不知道乔治的具体伤情,误伤人以后不再执意让老船长返航,一个人静静地缩在甲板上,时不时回头问下乔治的情况,彼得的回答从一开始的“他很不好!”到后来,乔治已经死亡后,他回答“他还好。”这个画面我无法揣测导演安排的具体意义,但是在那样一种情况下,我感觉船长父子,正在努力的让士兵冷静、平静,战场带来的创伤后心理障碍,也许会像老船长说的“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好了。”在后面的敌军轰炸中,老船长镇定地指挥彼得,在连海军上校都闭目祈祷的时候,给力的打下了敌军飞机。原来老船长的大儿子也是一个空军战士,一个牺牲了的空军战士。

还有一个就是“自救三人组”。在影片一开始就给了一个士兵小哥劫后余生的几个镜头,然后又有了一幕抬担架硬上驱逐舰的镜头,这一段的背景音乐和画面都很压抑。经过几次被炸落海里,回到海滩,然后再一次寻求活命的机会。最后三人组中有一人被淹死了,另外两人回到了英国。


还有就是飞行员、军官上校等,燃料耗尽后选择烧毁飞机被俘虏的飞行员法瑞尔、留下来和法国军团继续抗战的海军上校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在影片中没有出现,有在这场历时九天的大撤退中全力奋战的陆军士兵,有坚守到最后一步掩护撤退人员的法国第一军团,甚至还有因此一战成名的英国军官蒙哥马利。


敦刻尔克丨“撤退”的胜利,在于撤退后的蓄势待发_第2张图片

再回顾这段历史,从1939年二战的正式爆发,到现在也不过几十年。影片中一艘艘驱逐舰的沉落,一枚枚炸弹鱼雷的轰炸,一个个落水的士兵、牺牲的士兵,还有为了活下去,为了回家的士兵,没有太多台词,却那么触目惊心。士兵回到英国后,并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战后的恐惧以及对人民的愧疚深深攫住了他们。撤退不是大胜仗,“撤退”的胜利,在于撤退后的蓄势待发,毕竟,战争不是靠撤退打赢的,勇敢比贪生怕死要更值得歌颂,回到英国的士兵,也要随时待命,这一次,为保护家园而战,为保护救他们回来的人民而战。


《敦刻尔克》中文全长预告 诺兰打造海陆空极致生死体验_敦刻尔克_电影_高清1080P在线观看_腾讯视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刻尔克丨“撤退”的胜利,在于撤退后的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