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在座每一位女性的关系

日常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加之目前卖身于一个AI技术驱动的公司,很自然就想到AI技术对女性带的影响。

目前据我所知,影响主要有二:

1. AI行业男工程师占主导地位,创造出来的AI,有极强的男权色彩,固化甚至加重了社会已有的性别偏见。

2. AI所带来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将淘汰大量重复性、低技术含量岗位,而这样的岗位目前以女性居多,对底层女性生存造成威胁。AI第一点,我觉得有道理,但是不完全赞同。

首先AI行业是男性工程师占绝大多数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大众常识,也是女权主义的老议题,包括欧莱雅、Booking(缤客)等很多企业都做过“科技行业女性生存现状”的调查。

他们去做这个调查就已经证明男女工作境遇的差异了,何况结果也总是“男性占主导,女性高管人数有所上升,但情况不乐观,还需继续努力blah blah”,所以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科技行业男性人数占绝大多数,相应的决策层也主要由男性占据。

男性工程师(甚至决策者占大多数)也没问题,只要他们不带偏见地训练AI机器人

但现实就是,一个长期被社会偏见浸泡的人,是不可能不带偏见的。

我们不是说每个工程师本意都是要去“谋害”女性,只是包括他们在内的大多数男性,都无意识地带着性别偏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Siri

以Siri为代表的众多AI助理都被定义为女性的声音,因为社会中,女性会普遍被认为更有同情心、善良、关怀、乐于助人等特质。

可这些特质并不是女性特有。

性别是社会塑造的”是女权主义先驱波伏娃很有名的观点,根据西方“二元论”,女性拥有这些特质,完全是因为女性的角色被设定为“他者”。

AI与在座每一位女性的关系_第1张图片
波伏娃

男权文化意识需要一个“他性”投射,女人的想法和身体都是为男人而存在,男性是被定义为理性的、勇敢的、可以征服世界的,那女性就来弥补他们没有的东西。

塑造的过程家庭、学校、社会,谁都脱不了干系,这些观念早已潜移默化植入每个人心里,除非接收过性别意识教育,否则很难意识到。

性别偏见的案例还有很多 ⬇️

贴标签 

神经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用肉眼识别一个动物是猫还是狗,一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需要使用到复杂的神经突触……(此处省略我知识盲区500字)。目前AI还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所以AI辨别物体大多还依赖“标签”,那么训练AI过程中“贴标签”的动作,就需要人(也就是一直提到的男工程师)来完成。因此这里就有很多WTF的事情出现了,比如:

和厨房、购物有关的场景中的人被识别为女人,而和运动有关的场景被识别为男人,一个站在灶前的男人也会被识别为女人。

推送歧视 

卡内基梅隆大学用软件 Ad Fisher 发现谷歌网站会通过用户表现猜测用户是否是男性用户或者女性用户。一旦判断用户是男性,谷歌更有可能向用户展示高薪管理职位的广告(给男用户展示了1852次,给女用户展示了318次)。

(另外大家不妨在各网站搜索“首席执行官”的图片,你会发现出来的大多都是男性的照片)……

所以结论就是:

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工程师创造出来的AI机器人,固化了已有的性别偏见。

我说不完全赞同,因为这还不仅仅是一个女权问题,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歧视,都隐藏在算法里。

谷歌算法里对黑人的歧视就曾引起很大的争议,一位黑人女性发现,在谷歌图片搜索“unprofessional hairstyle for work(不适合职业场合的发型)” 时结果会显示大量黑人女性天生的爆炸式发型,而去掉“un”搜索“professional hairstyle for work”,结果会出现大量白人女性未经修饰的天然发型。她把这件事曝到推特上,引起轩然大波。

AI与在座每一位女性的关系_第2张图片
推特原文

面对这样的现状,最周全的解决办法是让决策层多元化,既然影响波及到不同的群体,那决策也得有他们的参与。这是女权主义者,也是少数群体/弱势群体一直在努力的,AI大牛李飞飞也说:机器是没有独立的价值观的,机器的价值观反映人类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如果不调动人类的公平的资源和包容多元的价值观,这对整个科技的发展是一种伤害,对社会也是一种伤害。

由于主题和篇幅的限制,这里只写一些对女性群体的解决方案的想法。

1.女性掌握决策/话语权

让更多女性进入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 math)行业,掌握主动权,在AI学习过程中加入女性视角。

✔学校教育层面:要保护好女孩子对STEM的兴趣。

✔女性自身要有这个意识,作为学生时保护好自己的兴趣,择业时敢于打破常规和束缚(自由选择自己的爱好)。

✔行业层面:企业应该有更多女性友好政策,并让男员工也buy in 这一点;VC(virtual capital,风险投资)投资人不能仅投资男性创业者(这一方面的数据是非常sad的,只有百分之几的VC投资人选择女性创业者)。

美国现在 AI4ALL组织在帮助高中女生培养和发展在STEM领域的兴趣和天赋。因为据调查,大部分女生是在这个阶段失去对STEM的兴趣的。

原因是:没有榜样;资源接触少;缺乏激励。

该组织为高中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家庭的女孩提供帮助。训练营初步有了喜人的结果,不少的高中女生表现出对AI的兴趣,并提出了不少创新。

那就算女性对STEM的兴趣被保护得很好,而女性进入STEM领域工作,又是一道难关。

❌ 一是因为在社会陈规面前,再有自由意识的女性也会盲目和无力。

Bloomfield(我也不知道这人是谁,仅作来源引用)写过一篇文章,里面采访了2013年BBC评选的全英国最聪明的女性之一的Zoe Cuningham,她说女孩子在问到这样的问题时通常会不假思索地说自己不适合这样的行业,百分之13的女孩在接收采访时要么是觉得自己数学不好,要么是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所有硕士专业中,最受男生欢迎的是电子、通讯工程、计算机….而女生更感兴趣的是教育、护理、社会工作、咨询等行业。这是因为,这些工作比起科技领域让女性更容易照顾家庭。女性照顾家庭不过就是一个已有的cultural norms, 所以女性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不过也是需要延续以前的抗争。

❌ 二是STEM领域工作环境不友好。

根据Technically compatible这个网站做出的调查,对于coding的兴趣,女生与男分别占比46% 和 43%。而为何后来该领域的从业者中女性会变得这么少呢?

因为:社会陈规和偏见;不公平对等的工资;职场歧视和性骚扰。

《哈佛商业周刊》曾刊登过一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科技领域百分之五十的女性都认为工作环境对她们不友好

在男性群体中的少数女性感到孤立无援

女性喜欢的工作节奏和男性不一样,而在男性占主导的公司,女性感到不舒适

科技行业工作时间长,一周工作70个小时,这也是很多女性感到吃不消的

调查显示男性高管和女性高管带领的公司,在业绩上没有什么差别,女性甚至更胜一筹,但女高管带领的工作节奏和风格大不相同,而女员工会更喜欢女上司带领的团队。

由于前面提到,算法的歧视不仅仅是女性,所以我想再扩充一点:与其让女性在AI领域决策权更大,不如让更多有性别意识、有平等意识的人来享有决策权。毕竟不是每个女人都具有性别意识,不是每个少数派/弱势群体都有平权意识。

2.不能去这些领域 怎么办?

对于像我这种无力回天的中年少女来讲,接受这个事实,让人工智能去取代现阶段它们可以完成的工作,与此同时把自己往它不能取代的方向培养。

比如文案,阿里AI文案写到文章我看过,已经能取代不少初级文案。做这行的可以想想自己还有没有更高级的创造力了。至少目前吹牛逼说AI要在情感和创造力上取代人类的时间也是2050年,距被淘汰还有一段时间。

《人机共生》这本书也提到过几种不被AI替代的策略:✔超越 建立全局观,弥补人工智能的短板。

✔避让 机器做它能做到,人做人能做的。

✔参与 与人工智能共事,或者给它打工。

✔专精 找到没人想到自动化的领域。

✔开创 做人工智能的爸爸(数据科学家、产品经历、营销专家等)。3. AI行业可以现在改变

以上提出的两点都没办法立即对生产出来的AI产生影响,所以AI行业现在还是得自己行动起来,degendering是第一步,即去性别化。

“女性被认为服从于权利的,是给予男性认可和关爱的,是迎合他们的自尊的”。男性科学家在创造AI助理时不免会把这样的观念注入进去。如果是一个工具或者助理,就让其做一个助理好了,何必要女性化呢?

对于“AI对女性的第二个影响,可能更多涉及到阶层和教育问题,我会专门再写一篇,有兴趣的同学欢迎和讨论~

"中年少女观察科",一个20多岁的人在青春与智慧中寻求平衡。每周更新,欢迎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AI与在座每一位女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