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中国近代史》笔记

1、中国与西方分两种体系,前者是天下体系,内缩,讲究王化、万国来朝。后者则是世界体系,对外输出,能殖民就殖民,不能殖民就纳入体系。
2、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经历过手工业革命,对比中国有更充实的发展基础。中国落后,在明朝中叶就已经落后了。
3、 清朝虽然继承了明朝的火器装备,且本身有着能战的八旗兵。但在东亚的绝对性统治使得清朝没有压力去进行开放与学习,进而逐渐落后。
4、入华传教士对祭祖态度的变化使得西方传教势力被迫退出中国,而作为游猎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也无意进行海外贸易。多方原因隔绝了东西方交流。
5、马嘎尔尼访华,通过其所见所闻明确了被神化的中华帝国只不过是个纸老虎,同时也明白与清政府平等贸易乃是奢望。
6、马嘎尔尼见乾隆皇帝不下跪——外国人的腿是直的。英国进口最多的是茶叶——洋人没茶叶吃就会便秘至死。
7、关于茶叶贸易,英方对清朝积怨已久。英国需要的多,中国需要的少,贸易差促使英国采取行动:对华输出鸦片
8、 清朝不怎么收商税,更多依赖的是田赋、盐税,财政紧张,抵抗贸易逆差的能力弱。
9、关于鸦片,朝廷分两派,一派主张自己种,一派要求严禁。前者时间成本高,后者成为主流。
10、鸦片战争大背景:英国取消专营公司,改为国家保护对外贸易。小背景:1. 大背景下产生的商务监督对拒绝沟通的清朝官员产生了巨大的仇怨。2. 禁烟后,商人的损失需要由英政府赔偿。3. 由于交通及通讯的不方便,对外使节拥有极大的权力。新仇旧怨,英政府对清朝开战。
11、英国是个商人政府,在意识到建立新殖民政府成本较高的前提下,决定开战迫使开放中国市场,将其拖入世界体系。
12、道光皇帝在面对英法联军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来喊冤,他没有将其认成一场战争,而是当成了一场诉讼。
13、鸦片战争过程中,中英的武器差距并不大,而在于战争技术和战略境界差人太远,军事思想和军事组织很落后。
14、由于未对谈判做深入思考,道光只想快速处理掉这个麻烦,导致出现了“领事裁判权”这样损害司法独立的情况出现。
15、英国推出了“利益均沾”条款->法国作为天主教保护国要求开放教禁->英国也凭借利益均沾也使得新教得以合法传入->新教的传入引发了一系列的后果,贯穿了中国近代史。
16、两个神话:1. 忠奸格局,忠臣在前线打仗杀敌,奸臣在后方捣乱。但事实上当时官兵与土匪无太大区别,很多百姓更愿意跟英军做生意。 2. 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但事实上政府一直在发动群众,但一直打不赢。
17、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英法想让清朝扩大开放,因此签订的条约与之前并无两样。此外,由于咸丰担心公使进京不下跪引发体系危机,也出了昏招,最终被火烧了圆明园。
18、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了大批土地,促使清朝开放柳条边允许汉人移民。
19、太平天国出现的原因并不是人口激增、土地紧张带来的,而是因为清朝的保守性,对越来越多的工商、脱离土地的农民采取压制的策略导致反弹。
20、清末统治的主要问题:1. 统治机器腐朽 2. 压制新行业,官民矛盾>贫富矛盾 3. 地域问题尖锐,主要是移民矛盾。地域矛盾>阶级矛盾 4. 对文化人的压制导致没有太多的有识之士出现 5. 修补能力弱,变革意愿低。
21、为什么搞事的是新教而非天主教:天主教是本教,教义不可随意曲解,但新教则是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圣经》。
22、洪秀全的入教启蒙人由于知识不高,将撒旦当做蛇,直接影响了洪秀全对龙的态度。
23、由于传教本身有利益,中国民间一直有着建教传统,洪秀全也不例外,在教士拒绝为他施洗后他便开始自立门户。建教时有很强的地域影响在里面,由于洪秀全是客家人,故初期教内骨干也都是客家人。
24、凭借宗教认同与地域认同,客家人开始与土籍产生冲突,但由于官府偏袒,初期不顺,领袖跑路后当地客家人杨秀清降神附体挽回大局,但也导致教内出现了二元体制:从广东来的洪秀全冯云山,以及广西当地客家人领袖。
25、激烈的土客矛盾->闹大的起义,腐朽的清朝政府->情况失控。
26、太平军优势:1. 狂热的宗教信仰 2. 严格的禁欲主义 3.较为开放,喜欢洋枪 4.清军作战能力极差
27、太平军劣势:1. 建都后不思进取 2. 精神领袖能力差,但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3. 领袖之间倾轧严重 4. 在精神上污蔑士大夫的偶像孔子 5. 在现实中不给士大夫具体的权力 6. 大量匪徒掺入
28、太平天国时期,正好是西方枪械转型时期,大量枪支淘汰后进入中国,间接提升了战争的烈度。
29、清军的优势: 1. 淮军接受洋人的帮助与指导,武器和战术随之升级 2. 西方国家觉得太平军不靠谱转而支持清军
30、纠正:太平军并不解放妇女,对妇女禁锢比清更厉害。《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并行,但两者格格不入,《资政新篇》并无太大的实际价值。
31、太平军的威胁->湘淮军成为中流砥柱->汉人士大夫崛起 ->兵为将有、地方割据出现
32、太平天国在江南制造了大量的孤儿 -> 工业化提供了人力基础。由于商人办厂有很强的地域性,所招的工人也产生了较强的地域性。
33、整体来说,太平天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也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
34、洋务运动起因:太平天国 -> 汉人士大夫组织练兵 -> 地方势力崛起(督抚掌握兵权财政权人事权+西太后报恩情节)-> 汉人士大夫崛起->墨学复兴->少数精英开始学习西方。
35、洋务运动整体来说只停留在少数官员实践中,并未成为集体士大夫自觉行为,科举没变,社会评价体系也没变。整场运动普遍缺乏精英参与。
36、洋务运动中,中国人的接受能力其实不错,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接受洋枪洋炮,却对电报之类的东西普遍恐惧。
37、中国知识普及率高,洋务运动开展的基础好,但中坚力量士大夫参与的却不多。
38、李鸿章办北洋水师 -> 固有思维是兵为将有 -> 任命淮军军官做水师提督 -> 搭建班底是陆军 -> 舰队陆生心态很重 -> 陆生心态+制度腐化最终被日军打败
39、洋务运动并非失败,与日本相比可能不如,但开了改革的头。
40、洋务运动失败原因:1. 士大夫意愿不强 2. 科举制度不变,普通人没意愿去学新东西。
41、洋务运动时清朝的问题:1. 水师、军队腐化落后 2. 财政问题突出 3. 藩属问题严重
42、甲午大败,日本想侵占中国,列强想瓜分中国,变法之风开始兴起
43、康有为梁启超在当时并不是变法的主力,只是虚架子声势大,其《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改造儒学改造孔子,并不为士大夫所接受。在变法过程中,康梁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
44、维新派的姿态过高,以至于将本可以引为奥援的洋务派给排除在外。
45、戊戌变法多中心多路径,并不能等同于康梁变法,其主要作用是对政治制度进行检讨,士大夫们有了集体的思想启蒙。
46、西学东渐潮流中还有东学之渐(日本文化传入)、媒体勃兴(《时务报》等报大噪)。
47、戊戌变法过早触及到了满人政治集团的利益,且又因为大臣们并未直视当时所实际存在的帝-后二元政治结构,忽视了慈禧在其中的作用,导致变法失败。
48、列强一方面希望瓜分中国,但另一方面也希望中国变法,日本希望的是可以联手对抗西方,西方希望的是可以更好的做生意。
49、变法+西教的传入,对乡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民众对此产生不解甚至义愤。
50、教禁开放后天主教在中国碰到的问题:1. 要求“还堂”,即退还教禁前的房产 2. 太平天国造成了士绅对天主教的敌对 3. 天主教排他,组织十分刚性 4. 其教义不仅反偶像崇拜,还否定祖先信仰 5. 其主张与传统风俗产生矛盾 ,如男女共处一室做弥撒 6. 其教民享受了较多福利,福利中有存在侵犯他人利益的地方,如一块看戏不给钱 7. 兴建的学堂、对百姓的知识传输打破了士绅的知识垄断 8、官府在教民冲突时刚开始会无条件向着百姓,但最后又都是百姓输,百姓输了后官府也不会澄清,矛盾积累较为严重 9、传教过程中确实存在恶意侵占现象 10. 种种教俗易让百姓产生不好的联想。
51、义和团起源:1. 民教冲突 2. 德国侵占山东,之前的民教冲突是士绅主导,经过官府有秩序,但现在脱序了。
52、戊戌变法失败后,列强与慈禧关系变差,后者开始借用义和团来抵制西方。
53、义和团兴起的原因:1. 官方有意制造对立 2. 清朝政策改变
54、义和团起源于民间,所崇拜的人物也多来自于小说中的正面人物如关张赵马、悟空八戒,一方面延续正统,另一方面也在表忠。其所宣传的大多愚昧,鄙视妇女,充满封建糟粕。
55、东南互保:地方士绅崛起,相关领导较为理智,违抗中央,互相镇压义和团免受列强施压
56、新政并不算失败,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媒体壮大、新市民兴起和准议会出现。注意:当时媒体主流态度是呼吁和平变法。随着新政推出,在媒体和准议会监督下吏治逐渐变好,商业也开始发展财政收入好转。
57、预备立宪的背景:1. 流落海外的康梁骂慈禧骂的太狠,不能参与变法,但又想参与,故鼓吹立宪并获取了社会广泛支持 2.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中国大受鼓舞认为立宪可以使国家强大 3. 向慈禧讲解立宪的人刻意宣传立宪并不会影响皇帝的利益,反而会保障
58、废除科举,错在清政府将科举当做了教育制度而非选拔制度,废除科举之后,士绅和朝廷联系的纽带断了,传统的联系也就断了,农村失去了识字率普及的保障。但是,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地方精英依然可以凭借地方自治团体获取上升通道。
59、新政办砸:1. 新上位且经验不足的满族亲贵急于收权,惹恼了汉族士大夫及地方统领 2. 将地方企业收为国有,惹恼了地方百姓 3. 皇族内阁的成立让立宪派失望
60、满族亲贵的担忧:新政推行下去,权力会越来越少,政治利益会得不到保障,最终皇权衰落,满族集团退出舞台。
61、辛亥革命中会党的作用被过分高估,实际上:会党是流动行业的自治团体,本身并无正统可言,但因为清政府对该类团体的打压,便套上了反清复明的壳子。会党无组织无纪律,在革命后以功臣自居,最终引起民众反感被盟友镇压
62、革命党与帮会结盟原因:1. 革命党大多出身士绅不想动员农民 2. 革命党不想让西方认为又是一场农民起义 3. 立宪和改良运动是主流,可能会没命的革命市场不大 4. 帮会可利用可收买
63、革命党并不具备软弱性:1. 本来就不想发动农民 2. 本来就出身封建 3. 本来就以西方列强当老师。事实上,成分大都是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党是将资产阶级革命贯彻最狂热的。
64、革命之后出现过错位问题:基层认为革命党完成了颠覆,投票多投向革命党,后者掌握了大多数席位,但最终民心还是在非革命党那里。
65、袁世凯个人能力强,其北洋集团笼络了大部分精英,各方面评价都不错,所以当上了总统,在当时算是众望所归。
66、帝制没了之后,社会秩序崩乱,日本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且袁世凯在老将面前无太大的权威,本人又热衷权术,便打起了通过恢复帝制竖立权威的主意。这可能是称帝主要动机。
67、共和体制存在问题:1. 纲常伦理全乱 2. 旧道德的人持反对态度 3. 乱民乱党不断,少数民族闹事,列强插手。
68、民国初期国民党没有力量,一是因为党内分裂,二是没有足够权威的人物,三是地方群众对其印象不好。
69、袁世凯的问题: 习惯用传统政治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走程序不尊重法律,解散议会,但又搞政治会议。
70、《二十一条》风波导致袁世凯声望大跌,此外部下的不好管理、社会秩序的错乱、亲友幕僚的撺掇最终将袁世凯引向了称帝。称帝失败,袁世凯还是很敢当的一个人,把过错搂在了自己身上。
71、袁世凯过后,国内没了真正意义上的权威人物,中央政令难出部门,军阀割据开始。
72、府院之争:袁世凯后,北洋领袖是段祺瑞,作为总理与总统黎元洪争权。由于争论点在于法国制还是美国制上,两方相斗产生了不少问题。因是否参加一战问题,府院之争开始,最终出现了张勋复辟问题。
73、日本是协约国,抢占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 -> 支持愿意向德国宣战的段祺瑞 -> 段祺瑞凭借日本支持在斗争中获胜 -> 巴黎和会后段祺瑞声望跌底 -> 所处的皖系在北洋集团中失势 -> 曾经的盟友直系落井下石上台 -> 直系奉系获胜 -> 直系内部分裂 -> 奉系上台 -> 国民党北伐,民国进入国民党统治时期
74、白话早已有之,白话文运动起点是胡适,但真正具有革命性在陈独秀那。长久来看白话运动还是有问题的,对西方语法的生搬硬套有损传统白话之美。
75、五四运动并不只是学生运动,而是所有对皖系不满的人开展的运动。工人阶级当时并未成熟,罢工多受帮会鼓噪。
76、五四矛盾之处在于:追求自由意志讲究个人解放的新文化运动与追求伤害的狂热民族主义共存。意义在于其思想延伸进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