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一个教育专家讲如何管理孩子,讲到,要允许孩子多犯错,甚至鼓励孩子多犯错,这样他才能发挥出各种潜力。因为尝试与犯错是很好的学习成长路径。要减少批评,批评会让孩子不敢尝试新方法新事物。要"随时表扬,定期批评"。让孩子保持尝试与犯错的勇气,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发挥发展各种潜能。
简短的论述中,让我醍醐灌顶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家庭教育中最最重要的原则。然而我却一直在这批评与表扬方面犯错。
今天深刻检讨下,反思自己在和女儿沟通上的问题。
批评太多
第一点,我经常随时批评女儿,几乎在任何事情上。
她吃饭掉米粒,光脚走地板,刷牙捣糨糊,早上懒床,做事大马哈,闹情绪大哥大哥情况下,我经常批评她。这些事情,似乎都应该被批评,被纠正,毋庸置疑。
然而,进一步细想,我发现确实有很大的危害,她现在做什么事情都要问一问,"爸爸,我可以玩这个玩具吗"爸爸,我可以去找乐乐玩吗""妈妈我可以先洗澡后刷牙吗" 等等,正常吗,好吗?
不正常,非常不好。
自己的玩具,不是应该自己随便玩嘛,怎么还要请示?突然想起来《肖申克的救赎》里面,久待牢狱的犯人,上厕所需请示,假释后,不请示尿不出来,汗!!! 想找朋友玩,想先洗澡,这样的完全合情合理的要求,不是应该理直气壮地和大人说的吗?现在却都成了请示,请求。做什么小事,都想先征得同意,再做。这不就是严重抑制了小朋友的主观能动性嘛。
如果小朋友做什么大事小事都需要问父母,那么父母不就成了孩子的天花板了?一来父母的人生经验有限,二来社会在发展变化,父母的经验肯定已经落伍,三来最重要的是,如果以我这平庸的家长,以这平庸的思想认知,严格管教各种事情,那岂不是又培养一个更加平庸的孩子?
这就是经常批评带来的后果,孩子不再敢擅自做主尝试未做过的事情,做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畏惧权威,现在畏惧家长,以后畏惧老师,将来畏惧领导和专家。这是多么恐怖和严重的事情。
多批评多管教,这也是很多中国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我想这很可能也是很多中国成年人默默无闻,甘于平庸,不思创新,墨守陈规的根源。
我为自己经常批评女儿,深感内疚。务必改变。
那么对于 吃饭撒米粒之类事情,就可以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吗?那当然也不对。如何处理呢?
也许可以这样处理,女儿不是每次都撒米粒,当她吃完饭,餐桌干净的时候,就表扬鼓励下,当撒米粒的时候,可以不吼叫,而是温柔坚定地讲道理,相信她,就像《正面管教》里说的一样,温柔而坚定地沟通,让她懂得道理,而又不失尊严。让她不会产生畏惧父母的心理。最后请她一起来清理。我想多次之后,可能会改善。
定期批评
这个沈祖芸专家讲到,随时“随时表扬,定期批评”。不是说管教孩子不可以批评,那是极端也不对。我理解的是,不要随时随地批评孩子,让孩子终日惶恐,唯唯诺诺,做什么事情都不敢放开手脚。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两个手段,各有用处。
对于批评,应该定期组织,比如每周日,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要素地批评做错的事情。定期的意义在于,给孩子稳定的心理预期,不是随时担心,而是定期父母指导自己的生活。
对于批评的内容,也应该有所考量,关于安全的问题,关于良好生活习惯的问题,做事态度的问题都是比较合适管教批评的。但是对于做事好不好,就不应该批评。对于很多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事情,也不能盲目批评。
另外,像我们大人常说的,批评应该对事不对人,不批评本性本心之类的虚无缥缈的东西。批评事情做法,但不伤孩子自尊,保护孩子充沛的好奇心和活力。
犯错的价值
除了批评与表扬,我不得不再次认真思考犯错的意义。
玻璃瓶里的蜜蜂,不停撞击瓶壁,出不来,苍蝇一通乱撞,竟然可以飞出来。
这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犯错的价值,当我们不知道正确方向时,多方向试错尝试,才能发现正确方向。
教育也一样,人有很多种智能,数学,语言,音乐,空间想象,情绪感知,运动等等。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拥有什么潜能,只有允许他尝试和犯错,才有可能发现潜能,发挥潜能。
所以允许试错犯错非常重要,甚至应该鼓励孩子尝试与犯错。这看似笨办法,可能却是很好的方法。自然进化如此神奇,也不过就是使用了犯错这个工具。
另外,孩子从犯错中学到的经验知识,扎实可靠,从大人说教听来的知识经验总是苍白无力。
这就是犯错的价值。所以,应该鼓励尝试,鼓励犯错,家长只要防范好大错即可。
知易行难,谨记于此,继续努力。希望能做个好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