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海道的复地绕了一圈,最后回到北海道的首府札幌。札幌在日本城市中排名第五,它是日本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低的城市。
1、悠闲轻松的大都市
和其他城市相比,这里的城市多了一份悠闲和从容,毕竟地广人稀,少了那种高楼林立的压抑,七八层的楼房居多,宽敞的街道上汽车畅通无阻。
城市建筑的边边角角都长满了各种花草,路旁是一排排枝桠交错的洋槐或丁香。一条主河道穿过整个市区,潺潺流水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灵气。
札幌有一种田园式的美,美得淡雅,美得含蓄,美得安静,让每个身置其中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放松自己,随着周围的环境全身心地安静下来,溶解在这温馨自然的氛围中。
7月的末尾在我们的家乡早已是酷暑难耐,但这里仍是北方城市特有的清凉。
上午7点多钟,按说正是人们挤公交、赶地铁的上班高峰,可街里就是这样空空荡荡。看不到比肩接踵的行人,更没有你挤我抢的车流,就连公交站前也是空空荡荡,只有遮雨棚孤独地矗立在那里,显得几分清冷和落寞。
我住的酒店的后边是一条河,河边是非常宽的草地,草地上专门设有用于锻炼身体的骑行道路和步行道路,早晨我穿过一条马路到这里遛弯。不时看到零零散散的晨练者,在这里骑自行车或跑步。
沿着小河是宽宽的草坪,早晨的天空非常干净,蓝天白云下碧草青青,小河潺潺,除了骑行者、跑步者,小河边还有老者漫步或挥杆钓鱼。面对这恬淡自在的景象,像是走入了世外桃源。
2、精致的中岛公园
札幌虽然是大都市,商业发达,但公共悠闲场所也非常发达。我没什么购物任务,所以在札幌的零碎时间都用来游园。
札幌市公园很多,每个公园几乎都有成片的大树、古建筑,而且都集中在市里,游园非常方便。著名的大通公园,其长度居然穿过12条街道,行人可以直接把逛街变成游园。我住的附近,有一个中岛公园,每每远途回来,随时都可以走进去,在鸟语花香中消除奔波的疲劳。
公园虽然不大,但非常漂亮,尤其早晨或傍晚过来,公园人很少。一条小河从公园穿过,在中央形成一个湖,湖水清澈如镜,湖心有一小岛,杨柳拂岸,白云照水,随便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一幅清新雅致的风景画。
早晨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水上,斑驳疏离,几只白色的水鸟从天上飞过,和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倒映在水中,我忍不住举起手机留下这清新的画面。
看惯了国内公园的热闹,感觉这里的冷清有点不适应,逛了半天也看不到一两个当地人,即使老头、老太太也看不到几个。
日本是个勤奋的民族,年轻人以企业为家,以事业为重,可能根本不会到公园浪费时间;老年人退而不休,大街上六、七十岁的老年司机、停车场管理员随处可见。因为国家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把法定退休年龄调到了65岁,但到了退休年龄如果愿意工作,仍可继续干下去,一直到干不动为止。
当我们的大妈正在公园跳广场舞、大爷正在打太极的时候,日本的老人还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公园里就只留下空空的长椅、清脆的鸟鸣。
走在空旷的草地上,几只乌鸦从大树上飞落下来,目中无人地在草地上漫步,我一步步走近它,它居然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在草间觅食。
由于它是吃腐肉的动物,我从心里就对它有偏见,更何况它浑身乌黑、嘴巴硕大丑陋,一双贼眼骨碌碌转来转去,实在让人望而生厌。
但在日本人眼里,乌鸦是神鸟。日本人认为乌鸦能够超度亡灵,能够帮助人的灵魂进入天堂,乌鸦意味着吉祥。同时乌鸦吃腐肉,能帮助清理垃圾,净化环境,所以乌鸦在日本受到保护。于是,日本的城市里乌鸦就特别多。
3、寂寥的圆山公园。
从住处出发,坐地铁两站地,就是一个长满巨大林木的圆山公园。之所以叫圆山,是这个公园坐落在一个像穹顶一样的小山包上,整个山包都是百年以上的巨大林木,太阳透过枝叶的空隙照进林里,形成一条条光的射线,举目望去,阴郁苍翠、遮天蔽日。
合抱粗的杉树笔直挺拔,直插云霄,很多杉树都是成双成对地长在一起,像是同胞兄弟,抵足并肩,共同守望这充满故事的圆山。
森林中大树的品种很多,最突出的就是树冠超大的香连树,它虽然没有挺拔的身躯,但树干粗大,枝叶繁茂,巨大的枝干恣意地向四面八方伸展,苍老遒劲,纵横穿插,充满活力。
林中还有成片成片的樱花树,如果赶上花季,那将是另一番姹紫嫣红。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青绿。
在公园里转了半天,居然没有遇到一个游人,空旷的林中,也只有一群群的野鸟飞来飞去,几只拖着大尾巴的松鼠在枝上探头探脑, 渐渐地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与清冷。
对于最喜欢清静的我,没想到这种的过分的清静居然变成了一种寂寥与孤单,犹如走进一片不见人烟的旷野,心里隐隐发毛。于是只得侧耳细听,寻找有人的地方。
忽然听到弱弱的说话声,便循着声音走过去,原来在森林深处有一座日本神宫,一个神职人员和当地的访客在门口说话。
日本和我们一样,是个多神教民族,他们的神宫就像我们的寺庙,只是里面供奉的是日本人的神,他们生活中的很多重大仪式都到这里举行。
因为不懂神宫的规矩,没敢贸然进去,站在一边看热闹,可惜,看了半天也没看到什么仪式,即使零星的“香客”也没来几个,也许时辰不对,也许是日本神宫不同于咱们的寺庙,不管怎样,总算看到了人,让恐惧感在这里渐渐冲淡。
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从森林的深处走来一群刚刚放学回家的中学生,他们身着色泽鲜明的校服,一路有说有笑,穿过公园,向公园另一端的地铁口走去。
这是我们在公园里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人,第一次听见成群的年轻人灿烂的笑声,这群偶遇的年轻人,一下把我从寂寞孤独的世界拉回到了充满人气的现实,至此我才深深地体会到,生活中,人气是多么的宝贵,过去设想的远离闹市,住进深山,享受世外田园的理想,是多么的不靠谱。
4、北海道道厅旧址。
北海道的道厅是北海道首府的最高权力机关,从墙上的简介得知,它建于1888年。
北海道道厅就相当于我们的省委大院,但和我们相比它的规模就逊色多了,只不过它的历史痕迹要更丰富的多。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院落,里面古树参天,小桥流水,机关办公大楼是一栋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红砖绿瓦,券门方窗。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红砖房”。
为了保护这片历史性的建筑,北海道政府在旧道政厅的后边,重新建了一座道厅办公大楼,把这里开辟成了旧道厅博物馆,供市民休闲参观。
走进这座130多年的建筑,眼前的一砖一瓦、一窗一木都干净如新,像是扔在使用当中。红砖墙一尘不染,玻璃窗的晶莹透亮,楼梯地毯鲜红如初,这一切无不投射出管理的精细。尽管这座建筑历经沧桑,但仍透着当年的严谨和权势。
我们沿着铺着红地毯的楼梯拾级而上,便是二楼的权利中心——北海道的最高行政长官办公室,旁边便是一个宽敞的会议室,一张长长的会议桌几乎占据了多半个屋子,两排椅子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两边。会议室的一角有个纪要桌,纪要员在这里做会议记录。
当想到无数北海道的政令都从这里发出时,不由得心里默念:“山不在高,有龙则灵,室不在大……”
楼内各个房间基本保持着过去的风貌,可以在这里看到许多当年北海道进行开发的历史文件和资料。
走出办公楼,便是满目的古树、宽阔的草坪,一棵棵大树粗壮无比,树身上累累的疤痕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树冠都很大,密密的枝叶交织在一起,为碧草青青的院落擎起了一顶顶天然的华盖。
有一棵大树吸引了我,这棵树不仅树身粗大,而且枝繁叶茂,枝杈直冲云天,犹如这片树木中的巨人。走进查看标牌,上写:银杏,来自中国。这棵银杏的树龄早已超过百年。
一条小河走过大树,穿过草坪,弯弯曲曲直抵院落大门。小河快到门口时,恋恋不舍地徘徊了一下,像是对满院青绿的一个回眸,然后丢下一个小湖便飘然而去。小湖上,碧水清浅,白鹭照影、绿树婆娑,疏影横斜。
5、绿树林里的北海道大学
在旅游的大巴上,导游告诉我们,札幌最有文化的景点就是北大。我以为北京大学在这里开了分校,原来她说的是北海道大学。
据资料介绍,这是一所创办于1876年的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是代表日本最高学术水平的顶尖大学。
我们从住处出发,坐地铁经过五站地到达北海道大学。下车后,转了半天也没看到学校大门,只好按照地图定位边走边找,当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时,忽然看到密林深处有座白色的建筑。
走近一看,原来是北海道大学的一个信息学院。这时,才知道自己早已进入了北海道大学。如果不是建筑上的汉字,我还真以为走在了一片森林之中。
估计是学校暑期放假了,除了一片片的树木,很少看见学生,整个校园——更确切地说是树林里,除了清脆的鸟叫以外,没有任何声音。没有大树的地方,便是茂密的青草或者各种花卉。不知是纬度的原因还是树木的原因,这里的夏天,丝毫没有酷热的感觉,倒有一种初秋的凉爽。
因为校园太大,仅这个主校区就有2600多亩。身边又没有导游,自己只好跟着感觉瞎走。转悠了半天,居然没能看到几座建筑,即使打开谷歌地图按图索骥,也没找到几个景点。为了节省时间,避免迷路,我们就尽可能沿着大路走,朝着建筑多的地方走。
每看到一座房子,就如发现新大陆一样,兴致勃勃地跑过去,盼望能见到几个学生或老师,万一是华人学生就更好了,还可以攀攀老乡,帮咱指指路,导导游。
可惜,一次次的希望全部落空,即使好不容易看到几个学生,往往也是急急忙忙,匆匆而过。真不好意思前去打搅。
一次,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清瘦的脸上戴副眼镜,手里抱着一堆资料,急匆匆地从我们身边走过。高挑的身材和走路带风的步伐,若不是他的满头白发,还真以为是个年轻小伙子哩。在一个小路岔口,他忽然一转弯,走向树林里的一座三层小楼。走近细看,上面写着:应用研究所,心想,这位白发学者说不定就是在某一应用科学领域的著名专家。
走得实在太累了,来到这座研究所的前面,找了一个小木条砌成的长椅坐下来,旁边是一棵棵大树,树下是随意疯长的小草,草间还冒出几朵灰白色的蘑菇。坐在这“天然去雕饰”的大自然里,面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科学殿堂,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享在这里达到了绝美的演绎。
校园的路很宽,可惜没有一辆汽车通过,偶尔有几个学生沿着便道跑步,真羡慕他们恣意挥霍和享受的自然环境。
小时候住在农村,因为那时没有汽车,也没有雾霾,可以到处疯跑。现在不仅住的城市堵车,回老家农村,街里的汽车也堵的一沓糊涂,汽车尾气呛得难受,哪里还敢跑步?看着这里的满目青绿,好像找回了过去,不由得深深吸上一口气,加快步伐。
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是树林里的十字路口哦。横在眼前的这条路更宽更直,两边是一棵挨一棵的大树,组成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笔直的大道一直向远方延伸,直到目不能及的尽头。
细细端详这些大树,棵棵都难以环抱,树身虽然不高,但枝杈遒劲繁茂。这些大树估计都应该在百年以上。
走在浓密的树荫下,一种从密密的枝叶丛中洒落的清凉,如沐春风,如淋甘露。
茂密的枝叶由于延伸的很远,枝叶垂得很低,便一眼认出这是银杏,这条林荫大道因该就是传说中的银杏大道。单从这些难以合抱的树身,十几米开外的树冠,生机勃勃的枝叶,可以想象,每到深秋季节,这条大道将是一种多么辉煌的景象。一眼望去,满目金黄,从树上,到地下,整个一个金色的世界,出乎你想象的壮美豪华,将是一个怎样的视觉冲击。
终于走到了林荫大道的尽头,抬头一看,这里竟然是大学的西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找了半天学校大门都没找到,现在居然走到了学校另一个大门。
说是大门,其实就是个门口,门垛上根本没有门,更没有值班的门卫。不论市民还是学生,不论是车辆还是行人,都可以随意出入,畅通无阻,大门只是一个象征。
走出校门,回望这座密林中的“北大”,犹如城市中的一片绿洲,尤其循着门口望去,那条银杏大道尤其漂亮,门口两棵巨大的古树,像饱经沧桑的老者,迎候各路青年俊才的到来。巨大的树冠从门口两边延伸过来,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门廊,为各路有志于科学的志士们,打开了一条通往科学巅峰的绿色通道。
6、札幌的交通与商业
札幌的交通很方便,因为这里的出租车价格太贵,我们主要坐公交和地铁。
札幌的地铁很方便,可以买月票也可以买日票,日票只限当日使用,乘坐线路、次数没有限制。
地铁四通八达,只要在市区行动,一张地铁日票完全搞定。
当我进入地铁站,看了半天也没找到安检的通道,原来这里的地铁一律没有安检,乘客随意出入。在国内习惯了处处严格盘查的我们,很是有点不适应。偶尔看到地铁服务人员,但他们的工作似乎主要是提供咨询服务和乘客安全。
这时我想到了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发生的沙林毒气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就是利用了地铁安全的管理漏洞,实施了毒气恐袭。可他们居然吃一堑却不长一智,疮好忘疼,依然故我。
其实,我在欧洲旅游,坐地铁、乘火车也都不用安检,不知是他们对安防能力过于自信,还是对居民的行为过于信任。我们自古就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可处处要无条件接受检查,甚至要自证清白,没想到我们的信条在这里居然得到了充分体现。
上下地铁,虽有闸机,但没有闸门,闸机口全部敞开,人们只是轻松地把车票在闸机上划一下,便匆匆而过,乘客的进出效率很高。因为没有管理人员值守,即使不拿票也畅通无阻,我好几次都忘了划票。
毕竟这个城市人口较少,我每天在地铁里进进出出,很少看到拥挤,地铁上人也不多,秩序井然。在这样的城市旅游,乘坐公共交通真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
地铁站的地下通道很长,直通商场的地下超市,旅游购物非常方便。
几条地铁都与商场相连,从地铁通道乘滚梯直接进入大商场非常方便。
不论在地铁站还是商场里,人们上下滚梯都自觉地站在一边,留出半边作为应急通道。这一行为看似简单,但要形成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就很不简单了,也许这就是在长期严苛约束中形成的城市文明。
札幌最繁华的商业区就是狸小路商业街,据说这个商业区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了。是各地游客购物的必选之地。
狸小路商业街是一条步行街,长达一公里,街的两侧都是各类商铺,街的上方是用彩色透明的建筑物搭建对弧形棚顶,明亮通透,宏伟壮观。尽管人涌如潮,店铺林立,但没有丝毫压抑感。
这里的商铺虽多,但很多商铺的商品都大同小异,如果一间间商铺去逛,一天也逛不完。所以一般都是走马观花地走一走,看见心仪的东西买一两件。因为质量和价格一般都没有多少虚假,基本不用为质量、假货操心,如果确定买什么东西,找一家足够大的综合性商铺,都可以买到。
就在狸小路商业街的东侧便是札幌有名的商业中心——薄野。这里,除了白天购物,更吸引人的就是这里的夜生活,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据说红灯区都集中在这里。
因为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每天晚上都步行到这里逛一逛,吃点地方小吃,凑点热闹。
常常看到街边站着的漂亮姑娘和游客搭讪,估计应该是站街小姐或者是销售员。很多门店在临街屏幕上展示着一幕幕妖媚动人的图片,甚至还有一群穿着暴露的美少女站在店门里向游客搔首弄姿,这些难以抵挡的诱惑常常引得路过的游客难以挪步,就我这自称清高的家伙,也不得不为这些杀伤力十足的妩媚赞叹不已。不知道这样的美算不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只觉得这“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早已使心跳加速,热血喷张……
据当地人家讲,红灯区的服务分好多种,大部分都是比较健康的,即使有全方位服务的,也只对日本人和日语水平较高的外国人。看来,外语水平不行,就只能“质本洁来还洁去”,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