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中的“听”与“说”

        面对一幅儿童画,成人往往会给出“好看”“漂亮”“真美”等评价。问孩子画的是什么?孩子一般只会简单回答“花”、“树”、“大象”、“小朋友”等具体的、简短的回答。目前,大多的儿童美术教育也仅仅限于此,在成人的引导下,孩子画出各种具体的人或物,成人根据画面的整洁、相似度给出漂亮与否的评价。

        直到读了《培养儿童从画画开始》之后,我对儿童画,以及儿童绘画这一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儿童来说,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行为,是一种美的表达,更是“手、眼、语言”三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结合。特别是对于大一点的儿童来说,语言在绘画中的地位尤其明显。儿童画所表现出的生活性、情境性、故事性远远超过它所表现出的艺术性。简单来说,儿童主要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利用线条、图形、颜色等来表达内心的想法,重现生活中的故事,而创造美、表现美的成分要相对弱一点。美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只有年龄到了一定程度,儿童才会去关注艺术作品,尤其是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美。因此,在儿童期,儿童绘画、创作等美术教育一定要遵循儿童生理及心理成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一味追求成人化的技巧训练,唯有此,教育的价值才会持续、长久,到了适当的年龄之后,才会迸发出无穷的艺术创造力。

        如何遵循儿童生理及心理成长规律,进行儿童绘画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呢?《培养儿童从画画开始》告诉了我们一些规律及方法。

一、“说” 和“听”在儿童画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家长等引导孩子的成人一定要转变观念。儿童画不是用来欣赏和看的,主要是用来听的。书中告诉我们“七岁的孩子逐渐能够画出‘一看就懂的画’,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画的内容说个不停”。这说明七岁之后,孩子在绘画技能方面才逐渐成熟,才能用绘画的方式比较真实地反映物体原本的面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画的很像”。那么,在七岁之前呢?孩子的绘画是在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事物的观察等基础上,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故事。所以,面对儿童画,一定要让儿童“说”与“讲”,成人用心“听”。“日记画”正是理解儿童画的很好的表现方式。

二、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性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儿童绘画会经历三个阶段:以手的运动为主的随意涂鸦期;手眼结合的有意义涂鸦期;手、眼、语言相结合的有目的绘画期。

(一)以手的运动为主的涂鸦期(两岁之前)

        这个时期的孩子,手部肌肉力量比较弱,通常先以肩部和肘部为中心做往复不停的运动,再以手腕为中心。他们的涂鸦,一般是从画点开始,其次是连续圆圈的螺旋形涂鸦,到竖线型涂鸦。体现了孩子的运动功能从大动作到小动作,从肩部向身体末端,肘部至手腕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地、自主绘画的场所,让孩子自主尽情的表现,充分发展手部的运动及控制能力。

(二)手眼结合的有意义涂鸦期(两岁——三岁)

        孩子到了两岁,能够一边画线,一边目测线条的长度,并在适当的位置停下画笔。涂鸦中出现了线和线的连结和封闭的圆圈。和一岁左右那种不知道从哪开始到哪结束的乱画不同,孩子开始画出有始有终的清晰线条。然后,孩子开始为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说明”。这些都是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特点。

        这一时期,孩子很少主动运用语言,主要是手和眼的结合。在给孩子提供充分的环境,让其自由绘画的基础上,成人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说一说画的是什么,或者猜想孩子画的是什么,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并进一步把语言结合起来。

(三)手、眼、语言相结合的有目的的绘画期(三岁之后)

        三岁左右的孩子,不是涂鸦之后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解释说明,而是一边画,一边考虑每一线条的意义。这是三岁的孩子涂鸦的特点,可以称之为“计划活动”。三岁半以后,孩子做的是有意义的涂鸦活动,此时终于迎来了创作有表征意义的涂鸦作品的阶段。

        这一阶段,孩子的绘画特点有:开始用线条表征、“头足人像”、“拟人化表现手法”(泛灵论)、“同存表达方式”、“透视画法”等。总之,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出现了有目的的绘画,尽管绘画不是很成熟,但基础上能看得出画的是什么,绘画之前,孩子会进行思考,明确绘画的内容。根据这一年龄段的特点,成人一方面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多带孩子观察自然,发现事物的特点,多带孩子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另一方面,要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多陪幼儿阅读,尽量选择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图书进行阅读,丰富幼儿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让幼儿通过绘画再现游戏情景,并进行语言讲述。在孩子“说”,成人“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孩子绘画的内容,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激发幼儿绘画和表达的欲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思考

        很庆幸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能够遇到这本书,让我对儿童绘画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今后如何引导孩子绘画有了更加明确的方法和具体的方法指导。同时,也很遗憾没有更早的遇到这本书,以至于在自己的孩子无意识涂鸦的阶段,没有提供很好的引导和支持,相反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导致,如今四岁的儿子,在绘画方法不够主动和大胆。

        记得,在儿子刚刚有意识涂鸦的时候,看到他乱涂乱画,我总想给他正确的示范,比如,在他画的时候,我会在他的画纸画上具体的东西,如太阳、小花,并告诉他太阳圆圆的,小花有五个花瓣等。慢慢地,到了两岁之后,练习手眼结合的时候,儿子开始对涂鸦不感兴趣,每次拿出纸和笔,再让他画,他就说“妈妈,我不会,你画吧!”,或者说“妈妈,你给我画个火车吧!”思维开始被具象的东西所限制,没有随意涂画的兴趣。这是在儿子成长期,我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过早教他画具体的事物。

        第二个错误是,提供给儿子的绘画环境过于规范,单一。比如,每次画画,我都先拿出一张A4大小的纸、油画棒、水彩笔等,限制了孩子绘画的大小,所以,养成了他只会在小纸上会。看了这本书后,听了美林画室老师的建议后,我把纸一张张贴在墙上,希望他能尽情地随意画,结果,在墙上,他还是局限在一张A4张的范围内画,始终放不开。

        虽然,遇见这本书有点晚,但幸运的是,孩子的年龄还不算大,及时改变我的观念,还来得及。目前,儿子已经四岁,语言表达已经清晰、连贯,能够清晰、连贯、完整地讲述一件事情。我想,日记画也许是我引导他的一个方向,尽量在他绘画结束,认真倾听他的讲述,然后帮他记录,让他的生活多一种体验,多一种表达。

                                                                      2017-3-19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绘画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