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什么都准备好,一切机会都没了

1.想创业的William

我认识一位朋友,叫William,他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那时候,他在某大型外资家电企业的市场部做了15年,通过不断的打拼和积累,终于拥有了一定的资金、人脉和经验等创业的相关条件,几乎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地步。

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家乡市政府的几位官员,了解到家乡周边农村的老百姓生活条件已经非常富足,但是农村的购物环境却发展很慢。尤其是许多农村家庭想购买大家电,都需要到市里,送货和安装都成问题。市政府有意推动“家电下乡”的项目,想补贴一部分家电企业。当知道William的情况后,几位官员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回到家乡创业,带领家乡人实施这个项目。William觉得这是个机会,恰好自己有这么多年的行业经验,又不缺资金和人脉,还有政府的支持和补助,觉得这件事应该能成,一激动就直接离职,回到家乡准备开始这条创业之路了。

等什么都准备好,一切机会都没了_第1张图片

可是,依照William这15年来在外资企业做事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以及结合他在国内名校MBA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冷静”下来的他回到老家后第一件事是“项目建模”,包括充分的市场调研、市场潜力评估、风险评估、盈利能力分析、投资回报分析等等大量的数据分析,来判断这件事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经过了长达半年的思来想去和分析论证,最后决定还是不创业了。因为在自己建模和分析的过程中这个商机被许多人发现了,他们立马开始做,许多靠近农村的家电卖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开业。而他发现有竞争对手进入的时候,就开始重新建模和测算市场风险与收益。后来进入这类项目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测算也越来越复杂。后来政府看到这个情况,慢慢的政策支持和补贴也减少了。

于是William得出结论:这个项目竞争太激烈,对手太多,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自己目前的能力和条件还不具备成功创业的要素,需要再等等。所有的规划、测算和分析都无法证明自己能成功,心里只剩下一个想法:亏了怎么办?。所以,William最终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回到原来工作的那个城市,找了份还算体面的工作,这次的创业想法最终以放弃而告终。

四年后,在一次回家乡赴宴的机会,William遇到了一位经营家电连锁生意的老板。聊天中得知这位老板是初中学历,从家电卖场的促销员一路做起来的,当年正是抓住了“家电下乡”这个机遇成长起来的,现在已经有7家分店,年销售规模达到5000万。

William很吃惊的问他:你当初怎么决定要做这个项目的?

这位老板回答:就是觉得机会挺好的,政府还有补助。

William:可是有那么多人做,竞争那么激励,你是怎么跟他们竞争的?

这位老板:我没想跟他们竞争啊,我也是农村人,我就想着怎么能给我们农村老百姓多提供那些又实惠、质量又好的家电。他们用着觉得好,买的高兴,我卖的也高兴。

William:你当初没有分析市场?没有测算吗?没有……

这位老板:你说的那些都是什么?我当初大体算了算,觉得能赚钱就干了。

等什么都准备好,一切机会都没了_第2张图片

类似William的这种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经常可见的。为什么很多知识分子心中非常困惑?自己饱读诗书却要给没有学历的“土老板”打工?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拥有完美的理论却没有真正的行动,总是想得太多却做得太少,许多事情还没有开始行动就已宣告结束了。

我们经常会从大型的咨询公司、MBA教育、各种专家教授那里学到各种做事情前谋划的理论。我们经常会在许多成功学、生活类、指导类以及励志类书籍上看到那些青年成功导师们一遍又一遍地教育大家一定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谋划和规划固然很重要,但是真的要做的“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的程度,再展开行动吗?

关于政治改革规划《环球时报》曾有过这样一篇评论: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我国学术界、舆论界一直以来有一种议论,认为中国的政治建设以及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有理论指导,需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需要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以求“突破”。这些议论和看法本意和初衷是好的,但坦率地说,它们大多属于似是而非的外行话。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关乎大众甚至可说是涉及每个人,大家自然可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但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又是件大事、难事,绝非如一些人“一语道破”的那般轻松简单。

国内外大量经验证明,成功的政治改革大多没有什么“理论指导”,更谈不上什么“顶层设计”,多是逐步摸索,一路探寻,最终获得成功的。这在中国叫做“摸着石头过河”。相反许多失败的改革倒是理论准备充足,事先言之凿凿,但实践起来却一塌糊涂,结果很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国家,甚至也对不起自己,被尴尬地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政治体制改革这么重要的事情尚且“摸着石头过河”,更何况个体做事情的谋划、对职业或人生的规划,哪里有可能谋划的那么仔细。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筹划,不如在必要的筹划之后先展开行动。

等什么都准备好,一切机会都没了_第3张图片

2.准备充分的科莱特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美国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

当时,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诧,因为他来这儿是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的。再说对Bit系统,默尔斯博士还未全部教完,要开发Bit财务软件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十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后学位;而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认为,只有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从事创业。然而,世界的创新史表明: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才从事发明创造的人并不多,不少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在知识不多时,就直接对准了目标,然后在创造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补充知识。比尔·盖茨哈佛没毕业就去创业了,假如等他学完所有知识再去创办微软,他还会是今天的比尔·盖茨吗?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这么一条真理:对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当条件成熟之时,机会却失去了。

END


若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点击“喜欢”;若想获取更多好文,请点击“关注”

提供思想和方法,节省职场人的试错成本和学习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等什么都准备好,一切机会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