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何猷君求婚奚梦瑶的新闻,霸屏了各大平台板块 。
随便你看几个热搜,都是关于他们的新闻。
可是,就在这样新闻刷屏的背后,有个人做了一件事却很少有人知道。
它悄无声息地淹没在奚梦瑶、何猷君的热点里面了。
这个人就是叶嘉莹先生。
她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几乎是倾尽了自己所有的财产。
这些年她已经累计捐款达到3568万元,自己的房子、车子,这些身外之物,通通都在这一次次的捐款中捐了出去。
你可能会好奇,她捐这么多钱,自己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午饭就是简单的剩菜蒸一碗剩饭,有时候就煮几个饺子,清水放几片菜叶子就应付过去了。
住的房子极其简陋。
吃饭就扯一个最简单的报纸放在胸口做“围巾”。
她一个人居住,90几岁的高龄因为没有花钱请人服侍自己,导致摔断了锁骨都很难被人照顾到。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室,有人说她晚年孤苦,她却自得其乐。
有人问她:您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叶先生只有短短几个字:我有诗词为伴,物质算得了什么。
对,你可能注意到了,桌子从头到尾对她都是尊称先生。
好像杨绛先生之后,很少有一个女性被尊称为先生了,而桌子要说的是,她绝对值得这个称谓。
2
窗前雨滴梧桐碎,
独对寒灯哭母时。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她的父母严格教她识字,但却因为家庭情况,从未送她进小学读书。
当时她的父母有一种想法,他们都认为童幼年时记忆力好,要多读些有久远价值和意义的古书。
于是,她和弟弟拜师自己的姨母,从中国古典文集学起。
姨母每天中午饭后来她家教她和弟弟语文、算术和习字,当时她启蒙学的是《论语》,弟弟学的是《三字经》。
叶先生与两位弟弟
《论语》是她一生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也是她背诵得最熟的一册经书。
从那一年开始,古典文学在她的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她像海绵吸水一样,在古典书籍里面汲取养分,她又读了《长恨歌》、《诗经》等等古典书籍。
可是天不遂人愿,就在她把心思全部用到读书上面去的时候,家中却遭遇巨变。
1937年北平沦陷,在那个战火纷争的年代,她的母亲得了重病,死在了去看病的异国他乡。
就在临死前,她母亲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可是却没有赶得上看一眼。
幼年就遭遇丧母之痛,这样的痛,究竟伤口在她心里溃烂到什么程度,没人知道。
她只知道,钉子钉在母亲棺木上的声音让她记了一辈子。
身为长女,那时候她既要读书,还要照顾两个弟弟,外面又是战乱不敢出去,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只能晚上独自对着灯火泪流满面。
她在寒冷的秋天写下:
叶已随风别故枝,我于凋落更何辞。
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失去母亲的她,只能一遍遍从诗里面找到慰藉。
1941那年,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当时著名学者顾随先生。
在追随顾先生的六年里,叶嘉莹记了十一册笔记和一寸多厚的活页纸。
每次我们看到那些学者学识不凡,谈古论今,却不知道他们成就的背后,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大学毕业后,她走上了教书的道路。
3
谁知百劫余生日,
更哭明珠掌上珍。
叶嘉莹最开始是在北平一所中学教书,因为穷,冬天就穿一件厚厚的棉衣,棉衣还破了一个洞,棉花露在外面。
她就是靠这件棉衣度过了整个冬天。
就在穷和痛苦的双重压力之下,一个男人走进了她的世界,这个人就是赵仲荪。
本以为他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庇护,谁知道,变故再次降临。
1949年,中国进入历史性的拐点,叶嘉莹随丈夫飘洋过海。
第二年,台湾弥漫着各种白色恐怖主义,她的丈夫被抓,然而没过多久,她也因为牵连关系,被抓入大牢。
这时,女儿刚刚出生四个月,天天哭着要吃奶。
没多久,她被放了出来,而丈夫一抓就是好几年,叶嘉莹只能带着女儿四处逃难,在亲戚家的走廊上打地铺睡觉。
她记得那个时候的台湾,夏天极其炎热,她白天没有地方去,只能抱着女儿躲到一个树荫下乘凉,又换一个树荫下躲凉。
后来,她终于找到一份教书的工作,因为要带小孩,她只能把女儿放在最后一排,经常课到一半,女儿突然喊:
妈妈,我要尿尿。
她只能放下手中的教案,对学生说对不起,抱着女儿去厕所。
就是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她熬了三年。
然而丈夫三年后出狱了,却变得异常乖张,暴躁。
她除了要照顾两个女儿,还要负责丈夫的生活开销。
这不是一阵子,而是几十年都是她在养家。
可是她如此辛劳付出,却还是换不来丈夫的好脸色。
那段时间叶嘉莹极度压抑,无法呼吸,她曾经也想过自杀,但是诗词又把她解救了过来。
王安石有一首诗: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她想起了自己和丈夫不就是像这头和瓦片么?
丈夫攻击她的时候,其实自己也“破碎”了,不只是她“流血”。
她又慢慢试着从诗词里面去理解自己的丈夫。
她女儿赵言慧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后来,叶嘉莹先生去到美国教书,生活也慢慢变得好起来。二个女儿也长大成人,她经常坐飞机看看她们。
想起后半生,生活终于可以安定下来。
没有想到,一场对叶嘉莹一生最大的打击突然降临。
那天,叶嘉莹刚下飞机,就接到了小女儿的电话:她的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丧生。
幼年丧母,现在中年又丧女,白发人送黑发人,一瞬间命运将叶嘉莹击垮。
她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闭门十天不出,谁也不见。因为无论任何人的关怀慰问,都只会更加引发她的悲痛。
那段时间她不止一次想到自杀,那是她能够想到的解放痛苦的方式。
诗词又一次解救了她,通过写诗,她悲痛的感情得到了抒发和缓解
十天里,先生含泪写下十首哭女诗:
谁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
今天我们读叶先生的许多诗,会觉得她的诗很美,其实,这些诗的背后,都是她用自己的忧愁和苦难织出来的。
从女儿去世的巨大悲痛中走出来后,她的心态完全变了,这种心态,早已经看透了生死,超出了个人的得失悲喜。
她想起了之前她的老师顾随先生教给她的: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
当时她对此并无深刻的了解,可是当她历尽了一生的忧苦患难之后,忽然对这两句话有着深深的感悟。
一个人只有在看透了小我的狭隘与无常以后,才真正会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
那个时候,她只有一个想法,要把自己此生的绝学贡献给自己的祖国,要为推动中国古典文学,奉献自己的一生。
4
书生报国成何计,
难忘诗骚李杜魂。
现在的我们,可能无法切身体会那一辈人背井离乡的痛苦和哀愁。
叶嘉莹年龄越大,越思念自己的家乡,她想要用书生的方式去报效祖国,在日记上写下: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那个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急需人才。
叶嘉莹给祖国写信,申请回国,得到了批复。
那个时候,她可以在美国的大学拿到很高的薪水,而她回国教书不要一分薪水,差旅费全部自负。
在她的心中,国家远比钱重要。
1993年,南京大学成立中华度电文化研究所,聘任叶嘉莹先生当负责人。
当时研究所没有一间办公室,没有教室,更没有经费,还是借用东艺楼内一间办公室工作。
面对这样的环境,叶嘉莹还是欣然上任,并把从国外领到的一百万退休金捐给研究所设立奖学金。
可以说,为了祖国和古典文学的发展,叶嘉莹先生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正如她在《鲁豫有约》里说的:一个人不懂得舍弃小家小我,心里怎么装的下大家大我?
叶嘉莹先生把教育当作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
每次上课时都穿一件非常素净的衣服,九十多岁的高龄从来不坐。
两堂课下来,全程情绪高涨,没有一点停顿,不喝一口水,没弓一秒腰。
那时候只要是叶嘉莹的课,教室里坐满了人,教室外的阶梯上也坐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连窗户上趴着的都是人。
很多次学校保卫科派专人来维持现场秩序。
大家都说,听叶嘉莹先生的课,就是一次纯粹的心灵享受。
叶嘉莹先生讲诗和别人不同,感觉是在诗的韵律中唱出来的。
在她的吟唱下:
仿佛每个诗人都亲自来到了她的讲台上。
她培养了很多大师,比如:白先勇,陈若曦,陈映真,林玫仪等等,还有大家熟悉的席慕容。
席慕容回忆说,那时候经常跑去听先生的课,觉得先生的头上有个光环。
她甚至在外面都不敢称自己是先生的学生,只能说是一个远远观望的小粉丝
作者兔吸吸写到:
2016年十月份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的一次讲座,围满了学生。
九十二岁的高龄,那天下着大雨,她依然准时到场。
有学生给她递了一把椅子,但是她拒绝了,全程都是站着,没有任何停顿,完成了长达一百三十分钟的讲座。
风华依旧,逻辑严密,声音清亮。
她说要“抓住老年的尾巴”,连着举办三场讲座,场场座无虚席。
在网上有人问,如何评价叶嘉莹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
有一个高赞评论是这样说的:
叶先生教龄超过70年,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遍历海峡两岸,大洋东西,是中国在海外推广古典文学第一人。
她既能用全英语讲诗,又能用通俗的普通话,一脉相承顾随先生的诗歌理念,还能有自己独特的领悟。
九十高龄仍在培育桃李,在中国古典诗词方面的贡献,如果她说自己是第二,那么没有人敢说第一。
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
几年前,鲁豫采访完叶嘉莹先生之后说:
叶先生是一个很美的女人,即使是在91岁的今天,她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还是十分优雅、从容。
我欣赏这样的女人,我也希望我到91岁的时候,能够像她一样,有风采,有风度。
她这一生经历无数的苦难,也被苦难偶然压垮过,但从来没有被压倒。
90几岁高龄,捐献自己的一生,从来不在乎物质上有多富有,而是只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谁说中国没有伟人?
叶先生一直把自己比喻成一株莲,她说我的莲花总会凋谢,但我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莲心留下来。
莲心穿越千年,仍会花开满塘。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桌子
音乐:汪峰 - 信仰在空中飘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桌子,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