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城》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网络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在1946年上海沦陷,被困上海期间,花了两年时间陆陆续续写成。后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的一部文学巨作。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937年~1939年,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书中讲述了一个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方鸿渐,在父母的期盼下,准岳父的资助下,出国留学后返回上海期间发生的一系列分崩离析的情感生活与当时知识阶层的人生百态。书中句句经典,大量类比的运用,精彩的常常使人禁不住拍案叫絕,恨不得全部抄下來,时时拿出来揣摩、欣赏。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意味着你要把整本书抄写一遍。书中每一句话都直戳要害,没有一句冗余。

故事从黑色笼罩的夜,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退后的夜色也带着坨红。大海上航行的邮轮開始,就像一幅油画从容地把情节展开。我把书里的内容梳理一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谈谈我的读后感。首先是一纸文凭,其次四个女人,最后四个自我。

【一纸文凭】

方鸿渐到了欧洲,四年换了三个大学,压根就没把学业当回事,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懒散,注定是拿不到博士文凭了。当父亲问他是否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时候,他大发议论,痛骂博士头衔毫无实际用处。然而在父亲和准岳父的两面夹击下,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纸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能,可以遮羞包丑;小小的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可是事到如今,时间和金钱都快被他消耗光了,回国之前是无论如何都弄不到正规的文凭了。于是突发奇想,向爱尔兰人花四十美金买了张文凭去满足父亲和准丈人的期许。为了让自己的欺骗撒谎显得并非自己不道德,甚至把柏拉图的理想国,孔子,孟子的言行搬出来给自己一个可靠的哲学命题--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这样以来给自己的犯罪心理减轻了不少压力。本以为只要把父亲和老丈人忽悠过去就可以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资助他学习的丈人在《沪报》上登了一则新闻:

说商界闻人点金银行总经理快婿方鸿渐,由周君资送出洋深造,留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各大学,精研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科,莫不成绩优良,名列前茅,顷由德国克莱登大学荣授哲学博士,将赴各国游历考察,秋凉回国,闻各大机关争相礼聘云。

鸿渐笑容全无,脸色发白,恨不得把这张报纸撕成两半,也终于第一次体会到这纸文凭所带来的苦恼。这个时候,他哪里知道这种苦恼将会伴随他一生。当听到别人叫他方博士的时候,他都会觉得刺耳得很。当他向苏小姐说明自己其实一直爱着另外一个女人之后,苏小姐告诉唐小姐,方鸿渐在欧洲念书,得到过美国学位——鸿渐听完顿足发狠道:“我跟你吹过我有学位没有?这是闹着玩儿的。”被别人点破之后,方鸿渐觉的自己可鄙可贱得不成为人。这一纸文凭成了被别人甩了的帮凶。

当他千辛万苦到达赵辛楣为他推荐的三闾大学之后,原来邀请函上写的是教授,可是给他的职称却是副教授。本想好好和校长高松林理论一番,可是老于世故的高校长早就占据上风,说“我愿意请先生当政治系的教授,因为先生是新楣介绍的,说先生是留德的博士。可是先生自己的履历上并没有学位——”鸿渐的脸红得像有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完全败下阵来,庆幸自己降级为副教授已经是额外开恩了。可是,碰巧的是同在这所大学的韩学愈教授据说也是克莱登大学毕业的。自从唐小姐向他质问买文凭的事之后,每逢有念头有扯到它的趋势,他赶快转移思路,然而身上已经一阵羞愧的微热。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学校当然不能例外。自从韩学愈与方鸿渐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学历来路不正,因此表面一片祥和,背后明争暗斗,韩学愈恨不得尽快把他清除出局。后来方鸿渐被三闾大学解聘了。这一张文凭并没有在三闾大学的副教授生涯保驾护航,反而成了被解雇的催化剂。

【四个女人】之一 鲍小姐

鲍小姐是在回国邮轮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她只穿绯霞色扶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人们都称她为“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非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关于这位鲍小姐还有一段这样的描述。“长睫毛下一双欲眠似醉、含笑、带梦的大眼睛,圆满的上嘴唇好像鼓着在跟爱人使性子。只因鲍小姐的一句话就俘获了方鸿渐,方先生,你教我想起了我的未婚夫。从此他和鲍小姐的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地生长。初尝爱情的他,虽然心知并不爱她,但却离不开她。一夜情之后,邮轮也快驶入香港码头了,鲍小姐似乎变了一个人。鲍小姐突然改变的态度让方鸿渐体会到失望、遭欺骗的情欲、被损伤的骄傲,但想想自己好像也占了便宜,也就抚慰自己。

【四个女人】之二 苏文纨

同在这艘归国邮船上还有一位眉清目秀,嘴唇嫌薄,文弱消瘦,斯文讲究,白色但带些干滞的皮肤的新派女人苏文纨。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想让方鸿渐卑逊地仰慕后屈伏地求爱。然而当她孤芳自赏,可是这种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风根本抵不过鲍小姐的那句话,以至于怅然有失,骂方鸿渐无耻,心里也怪鲍小姐太过放荡。幸好鲍小姐终于下船了,方鸿渐也被她的温柔所打动。香港码头两个场景:一是鲍小姐扑向半秃顶,戴大眼镜的黑胖子未婚夫怀里;二是,鸿渐看着这一幕,却被苏小姐识破了心思,一起下船游香港。简直就是无缝链接。“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方鸿渐陪苏小姐在香港玩了两天,才明白女朋友跟情人事实上决然不同。但他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为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到达上海后,彼此来往。遇到了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之后,方鸿渐心有别念,于是向苏小姐写信说,这几个月你对我的恩意,我不配受,可是我讲来永远作为宝贵的回忆。苏小姐只是在电话里回了句:你——你这浑蛋!这段感情也就走到了终点。

【四个女人】之三 唐晓芙

唐晓芙是苏文纨的表妹,是方鸿渐在苏小姐在她家里介绍给他认识的。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涡。新鲜得仿佛是好水果,眼睛灵活温柔,一副好牙齿,是摩登文明社会里的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既不是装模作样的早熟女人,也不是那种浑沌痴顽的小孩子,如出水芙蓉,清新脱俗。两个人在苏小姐家一来二去并熟络了不少。在苏家请沈先生和沈太太的宴会上,两个人因沈太太身上的一股味道而成全了二人的患难之交。于是方鸿渐请她和苏小姐一起吃晚饭。当苏小姐得知并非只有她还请了唐小姐的时候,就借故说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苏小姐又三番五次打电话给唐小姐阻止她参加,结果反而激发了唐小姐的一个人参加鸿渐晚宴的勇气,成全了二人。唐小姐简单率直,深得方鸿渐的喜爱。在收到三闾大学的聘请书时,于是鼓足勇气写信给唐小姐。信中有一句这样的话,“抱歉得很,对绝世无双的你,我只能用几千年经人滥用的话来表示我的情感。你允许我说那句话么?我真不敢冒昧,你不知道我怎样怕你生气。”可是当苏小姐把在船上和鲍小姐的事全一股脑儿地告诉了唐小姐之后,唐晓芙又气又恨,也不容得他辩解只说,“方先生人聪明,一切逢场作戏,可是我们这种笨蛋,把你开的玩笑都得认真——”鸿渐绝望地明白,一切都结束了。那天外面下着大雨,他站立在雨中任凭风里的雨线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漫无反应的身体。

【四个女人】之四 孙柔嘉

前面三个女人都各有特点,鲍小姐性感火辣,苏小姐孤芳自赏,唐小姐出水芙蓉,唯有这孙小姐似乎缺少了特点,可能就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那种女孩,长相一般、身材一般、学识一般,普通但又有一些从生活中习得的老成,有些心机。孙小姐也是从上海一起出发去三闾大学任教时与方鸿渐认识的。正如赵辛楣对方鸿渐所说,孙小姐刁滑得很,我带她来,上了大当,孙小姐就像那条鲸鱼,张开了口,你这糊涂虫就像送上门去的那条船。一行人到了宁都,赵辛楣、方鸿渐、孙小姐被分配到一间客房里。晚上,方鸿渐睡在两张床的中间临时搭的竹榻上,成了他们俩的隔离屏风。

方鸿渐不由自主地望望孙小姐,只见睡眠把她的脸洗濯得明净滋润,一堆散发不知怎样会覆在她脸上,使她增添了放任的媚姿,鼻尖上的发梢跟着鼻息起伏,看得代她脸痒,恨不得伸手替她掠好。灯光里她忽然呼吸短促,再一看,她睡着不动的脸在泛红。慌忙吹灭了灯,溜回竹榻,倒惶恐了半天。

这是方鸿渐第一次发觉孙小姐的美。也许就从这一次开始,再加上赵辛楣有意无意地撮合说他们俩魂梦相通,慢慢地彼此之间有了默契,但都恰到好处地保持一种距离感。直到进入了三闾大学之后,孙小姐教英语却被班上的同学气哭了,后来学校安排方鸿渐代她的课,孙小姐感激不尽。鸿渐和孙小姐越走越近。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孙柔嘉为了让她和方鸿渐的谣言成真,同时她颇有心机地用所谓父亲的来信给鸿渐压力,让方鸿渐当众决定请吃订婚宴。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孙柔嘉煞费苦心终于如愿以偿地和方鸿渐在香港结了婚。而这也是他们离开了三闾大学后的人生最重要的事。然而定了婚以后的孙柔嘉,脾气更加多变,常常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再加上双方父母、亲戚、用人的掺合下,两人矛盾越来越加剧,由爱而恨。最后一次吵架,鸿渐失控推了一下孙柔嘉,柔嘉嘶声道:“你是个懦夫!懦夫!懦夫!,我再也不要看见你这个懦夫!”每个字像鞭子打在方鸿渐身上,全身鲜血淋漓。最后孙柔嘉离开了他们的房子,只留下他一个人在家里傻哭个不歇。整本小说随着挂钟的报时声而落幕,留给人们无限唏嘘感慨。

【四个自我】——方鸿渐

当方鸿渐问赵辛楣说,你觉得我讨厌不讨厌?得到的回答是“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在整个小说里,方鸿渐就是那位让人并不讨厌,但在感情、婚姻、工作上从来没有真正靠自己的努力而去追求真实的自我。他始终活在别人的眼里,在他父母眼里,在准丈人周经理眼里,在四个女人眼里,在学校同学和老师眼里。那个爱唐晓芙的自己死了,怕苏文纨的自己死了,被鲍小姐诱惑的自己死了,与孙柔嘉结婚的自己最后也死了。不过始终消灭不了的,是那个买了一纸文凭的自己,是那个并不让人讨厌,但毫无用处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围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