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对朝鲜人民有种深深的同情,
回头想想又觉得凭什么觉得人家需要你同情。”
— 环行星球 第034期 —
作者-千行
照片&视频-千行
编辑-橙子&大绿
对朝鲜的第一印象是从沈阳国际机场开始的。高丽航空办理登机牌总共有三个窗口,左边的通道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装箱货物准备运往朝鲜。
和改革开放初期,最早来大陆投资的主要是同文同种的华人华侨一样,目前中朝间贸易往来对接的主要是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同胞。
右侧通道是七八位朝鲜乘客,一个个西装笔挺,谈吐得体,推测应该是政府公派人员,和印象中的朝鲜人不大一样,很像八九十年代港台影视剧里的形象。
中间通道是中国游客,因为朝鲜的特殊国情,游客前往朝鲜只能从中国或俄罗斯的旅行社报名跟随旅行团赴朝,一切行程都由朝鲜旅行社安排,今年起赴朝游客可以携带手机和相机,但是对游览景点和拍摄都做了很多限制。
六九中学领导人画像
我报的行程总共四天,飞机去火车回,扣去头尾两天出入境,在朝鲜的游览其实只有两天,可以看出朝鲜方面做了精心安排,希望对外界展现朝鲜最好的一面。
但是细心观察还是能从中看到一些刻意粉饰背后的蛛丝马迹,在朝鲜进一步开放以前,我们只能通过旅游大巴的玻璃窗去观察和猜测,真真假假就交给读者自行判断吧。
虽然我极力去克制,但是朝鲜之行总免不了带着猎奇的心态看待朝鲜人民,这也是朝鲜特殊国情和对游客诸多限制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
我试着和导游询问一些不算敏感的信息,但是导游始终守口如瓶,因此在行文用词上的不恰当,在此对我所遇到的所有朝方人员道个歉。
开城成均馆
高丽航空的空姐是真的漂亮,进入客舱后原先紧张的情绪突然放松下来,对朝鲜之行开始充满期待。
经过一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缓缓降落在平壤国际机场,机场设施及入关程序和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区别,入境时一位工作人员拿走我的手机,我以为他要翻看照片等内容,而他只是在本子上做了登记就把手机还给我了。
迎接我们的是中朝假期旅行社的两位女导游和一位男科长,大巴车上还有一位司机和摄像师,总共五位朝方人员和十二名游客。
朝鲜旅行比较特殊,即使是只有一名游客,也是五位工作人员一辆巴士,一名游客成团的情况只能是西方人,中国游客因为人数较多就享受不到这种服务了。
平壤市区
据说科长是专门监督导游一言一行的,可是第二天上午科长就在平壤市区下车,直到行程结束前一天晚上吃饭时才出现。
半小时的车程进入平壤市区,六九中学的艺术生为我们表演歌舞,演出乏善可陈,其实往后三天在朝鲜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和这些中学生一样,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僵硬的气息,这是一种让我感到很不自在、透不过气的感受。
六九中学艺术生
在参观完学校后前往餐厅用餐,四人一桌的火锅,说是火锅其实更像是炖菜,期间还有服务员的歌舞表演,和中学生不同的是这几名服务员看起来很有活力,也是我在朝鲜期间遇到的少有或者说唯一让我感到放松的工作人员。
朝鲜吃的每一餐菜品都不一样,说不上多豪华,但是口味和分量还是有保证的,服务员都是精心挑选的帅哥美女,朝鲜全民的工作都是国家分配,导游说每人每天可以领到700克食物,具体是什么食物导游不说,和大街上一脸菜色的民众对比一下,你就知道朝方提供给游客的已经是能提供的最高级别待遇了。
平壤街头
次日乘车前往妙香山,听名字以为是去爬山,没想到是参观一个戒备森严的展览馆,陈列着世界各国领导人和企业赠送给朝鲜领导人的礼物。
妙香山国际友谊展览馆
一百多公里车程,开了三个半小时,路两边全是收割完的稻田,偶尔看到一些差不多十座房屋组成的小村落,房屋的样式是类似中国古民居一样的外观,导游说朝鲜所有的住房都是国家提供,农村的房子应该也是统一盖的,外观和排列异常整齐,自建房很难做到这一点。
路上偶尔有轿车和军车驶过,一天下来不超过十辆,三三两两的人坐在路边等待戈多,时不时望着大巴上的外国游客。
在朝鲜期间新鲜蔬菜极少,目测大棚种植没有普及,导游说泡菜是世界公认的长寿食品,这个冬天她一个人做了两百斤辣白菜。
回到平壤后参观中朝友谊塔、凯旋门、主体思想塔、金日成广场等地标建筑,参观建党纪念碑时,我们刚下车就遇到一群正在跑步集合的年轻士兵,身高参差不齐,但是整体偏矮小,有很多看样子只有一米六左右,导游见状让我们赶紧上车离开,在朝鲜是不能拍摄军人的。
友谊塔内部抗美援朝油画
羊角岛酒店在大同江的江心岛上,与外界连接的桥正在维修,每天早上七八点出去,晚上九点十点回酒店,过桥时都有士兵在做维修工作,男兵女兵都有,钢筋比中国使用的标准细很多,不仅生锈而且弯弯曲曲,看着不像是新的。
朝鲜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和先军政策,所有男性18岁时会由国家分配继续考大学或者当兵,服役年限是令人咂舌的十年时间。
朝鲜鼓励生育,在国家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而社会又有大量青壮人口的时候,超长年限的兵役制度也不失为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人民军或许战斗力不如美军,但起码保证了社会稳定,虽然今年四月朝鲜最高领导人宣布朝鲜要发展经济,但是军队政策应该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
第三天前往开城,也就是朝韩军事分界线板门店所在的位置,朝鲜之行最重要的地方。距离和乘车时间与前一天差不多,路况依然糟糕。
大巴车进入板门店需要过三四次检查,最后有军官和士兵上车与我们同行,板门店的路况是平整的柏油路,士兵身材高大,头戴墨镜身着迷彩脚蹬皮靴,乍一看以为是韩国士兵,和站岗的普通小兵站在一块儿有种说不出的喜感。(下边这张早前一位朝鲜士兵误入韩国境内被美韩军人遣返的照片,就有这种感觉)
同时参观的有三个中国旅行团,一名军官为我们讲解板门店军事分界线的历史和现状,游客最近可以在离军事分界线二百米左右的板门阁拍照,朝鲜全境都没有网络,运气好的话在板门阁可以搜到韩国的信号发朋友圈。
我站在第一排,参观过程中讲解员突然一脸严肃地问我是不是领队,吓了我一跳,通过导游翻译才知道他只是想聊聊我的年龄和工作之类的,一直很严肃的讲解员突然露出了亲切的笑容,我发现他长得很像北野武。
参观结束后回到大巴上,讲解员突然让我说说参观后的感受,我发表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痛斥冷战导致的朝鲜半岛和中国海峡两岸分裂,两边都是同一个民族,希望下次再见面的时候我们彼此的国家都完成了统一。
人在那种环境里很容易被带入情绪,不知怎么的就突然说了很多,连我自己都被感动了,讲解员听完导游的翻译后和我互相竖起大拇指。
到达检查口军官们下车时我突然想和他握个手,他刚好转身下车没看到,后面的摄像师傅伸手握住了我即将缩回来的手朝我点头笑了笑,我其实很想和那位讲解员合个影,可惜不允许拍军人。
板门阁朝鲜一侧看向韩方一侧
战争是残酷的,板门店对峙的士兵或许因为一个擦枪走火就会拼了命搞死对方,其实如果历史换一个方向,或许他们会是同学,或者朋友,或许可以坐下来喝杯咖啡聊聊天,而不是在板门店拿着枪对峙。
导游说开城是朝鲜第二大城市,其实在中国只能勉强算一个镇,不过街道挺干净,虽然路上没什么汽车,但是骑自行车的人很自觉的骑在人行道上。
成均馆是此次朝鲜之行唯一一个没有政治因素的景点,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李朝时期的教育机构,后面改成了博物馆,建筑不大但很古朴,没有像中国古建筑景点那样过度的修饰,正值金秋落叶满地,游客们兴奋的拍照留念。
图二为成均馆门口结婚的当地人
回到平壤参观平均深度一百多米的平壤地铁,这是难得的可以近距离接近朝鲜人民的时候,可是我发现平壤市民既不会盯着我们看,也不会和我们有言语或者肢体接触,一个个都跟我们不存在似的从身边走过去。
坐着一百多米地铁扶梯往下走的时候,我回头问同行的香港朋友,刚刚改革开放时香港人看大陆人是不是也和我们现在看着平壤市民一样,她忍不住大笑说对对对。
平壤地铁
离开朝鲜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导游小朴在酒店二楼的休闲区聊天,她刚刚大学毕业,对美帝和南朝鲜的情况一无所知,当她得知自己铅笔盒上的卡通形象是来自美国动画片时惊讶得差点跳起来。
次日乘坐平壤到丹东的国际列车回国,车厢是久违的绿皮火车,大红色国徽异常鲜艳。窗外风景和前两天没什么区别,偶尔有农民在收割完的田地里捡拾稻谷。
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遥远而荒芜的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高楼大厦的剪影,看着像是海市蜃楼,车厢里的人突然躁动起来,那是鸭绿江对岸中国城市丹东。
地平线上的丹东
经过一个半小时严密检查,火车缓缓驶过鸭绿江大桥,叮叮当当的手机信号声此起彼伏,同行的伙伴开玩笑说这是驶向春天的列车。过边境的时候我才发现车上大部分朝鲜人并没有在新义州下车,而是拿着蓝色的朝鲜护照在丹东入境中国。
短短四天的行程,对于这个国家和人民有很复杂的感受,我遇到的朝鲜人民大都善良友好,和我们一样经历着生老病死柴米油盐,没有人整天集会喊口号,没有人整体抱着领导人画像痛哭流涕,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有着人类共通的情感。
我低估了朝鲜人民或者应该说是平壤市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高估了我对朝鲜目前政治环境的忍受程度,坦白说几天的行程我始终感到很压抑,回国后的很多天里都没恍过神来,有时候对朝鲜人民有种深深的同情,回头想想又觉得凭什么觉得人家需要你同情。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在正在发生的、将来还会发生的事情,在过去就都已经发生过。
- end -
点击图片可查看环行的往期
澳大利亚,最大的岛屿
英国,德文郡之旅
长按二维码关注环行星球吧~
我们下礼拜见(⊙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