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孰轻孰重?
今年的八月份,国家少了两位栋梁。
8月8日,国际著名材料物理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武大杰出校友、北京科技大学柯俊教授去世,享年101岁。
8月9日,著名水稻遗传育种家红莲系杂交稻发明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英国院士去世,享年78岁。
然而,本来该被我们熟知并为之纪念的名字却鲜为人知。此刻,微博热搜榜上想必依然是“某某歌手演唱会”“某某男星公开腹肌”“某某天王出场费几千万”或是一些鸡汤吧。
是不是觉得这个场景非常眼熟?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时,媒体正大肆报道黄晓明和杨颖的2亿世纪婚礼。一个苦心钻研数十年、为了拯救数百万人性命不惜以身试险,最后肝中毒的科学家,其如今收入竟不及一个偶像明星一部戏的片酬,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不得不让人唏嘘感慨。
诚然,娱乐明星用他们的歌声、演技等方式给我们带来欢乐震撼,但这只是“锦上添花”;而一个国家真正的栋梁,永远都应该是那些为国家做出真正贡献的人,他们的行为举措才是“雪中送炭”。国家首先要强大,要让人民安居乐业,才能有时间有心思顾及娱乐这一文化产业。
像钱学森、屠呦呦、柯俊、朱英国这些人,国家给予他们再高的待遇都是不为过的。而我们现在……
(二).“浮躁”是假,“唯利是图”是真
希拉里曾说:“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全民上上下下唯一的崇拜就是权力和金钱,自私自利。”
这句话当然不好听。但是它是假话吗?
当男女相亲时只关注“你月薪多少?有车有房吗?”此类的问题,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崇拜对象不再是文学家、科学家,而是街道上月入三万的卖煎饼大妈,当教授的珍贵科研成果无人问津,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于某个明星怀的二胎是男是女……试问有几个中国人敢站出来拍着胸脯反驳一句“不是这样的”?
当然,这不能全怪我们。
中国刚从那段理性晕眩的岁月里恢复不久,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都还清晰地记得挨饿受苦的滋味。那种滋味太痛苦啦,万万不能再过那种苦日子啦,一定要富起来!钱,钱,钱,有了钱才有安全感,一定要赚钱!所有的中国人,像突然见到玉盘珍馐的乞丐叫花子一般,拼命挣钱不知餍足,除了钱对其他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我们的气质,真像暴发户。
钱是挣到了,那么其他方面呢?
中国人的阅读量不到某些国家的十分之一、老人跌倒没有人再敢不假思索地上前搀扶、多少青年人因为熬夜加班而过劳猝死……
这两年人们喜欢用一个流行词——“浮躁”来形容上述的现象。但在我看来,哪里有所谓的“浮躁”?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我们真正应该用的词,就是“唯利是图”。
“唯利是图”的结果就是,这个国家的“后劲”不足。
(三).父亲的日本见闻
我的父亲去日本出过好几次差,跟我交流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厌恶他们的心,但我敬佩他们的头脑。”
日本极其重视教育。只要在日本打开电视机你就会发现,近一半的频道播的都是科技教育类的节目。他们会将一些科学现象做成动画的形式,帮助小孩子理解学习。钥匙是怎样做成的?火山为什么会爆发?骨折后应该怎样处理?……而这些知识,在中国要到高中甚至大学才能学到;看见载着外国游客的客车,日本学生会主动挥手打招呼;老师批评学生,家长会给老师鞠躬,感谢老师的严加管教;日元纸币上,印的是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
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作为一个南京人,我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那个婴儿的骸骨和《二十二》里慰安妇脸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与眼神,但我不得不承认,日本这个国家,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人学习。
(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也许你会说“我也不想这样啊,但房租水电煤气费爸妈的住院费孩子的尿布钱怎么办”之类的话,而我也不能让国家一下子转变过来,但就个人而言,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的。
每天少看点肥皂剧、少打几局《王者荣耀》,少看娱乐八卦;坚持读几页书,关心时事,试着把格局放大,做不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别只考虑自己的工资,帮助身边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学几项技能,空闲的时候写写字、弹弹琴,别让自己的精神家园荒芜。我们的“后劲”,也许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