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之道”初体验深体会——M1课程学习有感

“心不定。”

当听到我对自己满负荷但总不满足的生活状态表示无奈的感叹后,多年不见的一个HR好朋友发出如此一句评价。听罢顿时背后一凉,这三字真的一针见血,还血流不止。念头一转,我就问起了COACH这个话题,希望寻求认识和管好自己、起码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方法。朋友自认为不能达到coaching我的能力,就给我推了吴导的微信。一个看着会笑微信头像,快晚上11点没想到还能通过好友,由此重建我和COACH的联系。

M1课程已经过去三周,现在重看我和吴导的对话也是很有趣的,彷如一次“一对一教练”。下面用M1的知识来梳理那次对话和M1的课堂学习。

一、简述M1的知识内容

M1学习的是教练之道,概括为“因WHY--道WHAT--术HOW--道和术结合WHAT&HOW”4个版块的内容。核心是要建立一份信心:个人和企业都能自己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和践行完成目标,这个过程的其中一个必备条件是需要教练的引导。教练在当中充当了镜子(支持内看)、指南针(有方向)、催化剂(有策略)和钥匙(理关键)等角色,课程中还介绍几种基础能力(CDCA、LDQF、洋葱式倾听)和和常用工具(平衡轮、时间线)。2天半课程的填充,是吴导20多年智慧的冰山一角,但也足够不断复习,唯有历练才有望消化。

二、回顾与吴导的首次对话

CDCA(联系-发现-选择-行动)工具是吴导从西方经典教练技术GROW(目标-现实-可行性-实行)模型结合华人行为及心智习惯特征而演变过来的一种基础而又常用的工具模型,是有专利的独门教练招式之一。

在吴导看来,教练技术的其中一项重要动作就是以问题牵引沟通访谈。与西方强调目标和结果的侧重点不同,华人教练技术首先就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并且要教练和被教练者达成共同责任的前提,在有信任、有意愿和有目标的情况下开始教练技术才有效。当我第一次和吴导联系的时候,就已经是目标明确(要认识和管理自己)有信任(同学鼎力推荐过)和有意愿(寒暄过后的第三句话就直接问是否有COACH学习班),已经接近被教练的最好时机。那么吴导是怎样从提问开展的呢?

盘点聊天记录发现,吴导共问了5个问题,更多的还是我自己的留言。问题包括:做什么工作?为什么对Coaching感兴趣?为什么想学Coaching?有过什么经历?近况如何?

首先,建立联系(Connection)。吴导第一个问题的交流就发现吴导就曾在我所在企业开展过工作坊培训、同时我身边同事就有拓思的长期课程的学员,进一步加强我的学习的意愿。

随后,吴导第二到第四个问题,是引发我对自身真实问题的思考,交谈中又分享过几个有类似工作经历的学习总结,让我一步一步发现(Discover),排除干扰(为什么选择学Coaching而不是心理学)提出问题真相:想学Coaching以改变自己“对工作生活总要塞满又对表现不满”的怪圈;同时又看到了认知的不合理(塞满时间是长期耐力优势的偏好、心不满意是对短期突破的感受)、事实与演绎的不同(怕受伤却其实没有受过伤)、及盲点(从没考虑过全力以赴突破又不受伤的方法)。

接着,第五个问题与其说是关心现状,不如说是促进选择(Choice),当知道我已经做出决定后,吴导告知我将可以在M1后获得的关键认知:正知正觉、知行合一好重要;日久见人心。

最后,行动(Action)上吴导也给了支持,小组导师的补课让我及时赶上错过的前期内容,课堂上更多的参与让我更能领会M1的内容,从而达到了学习的期望。

通过上述复盘,对CDCA的理解又有加深,仿佛用CDCA完成了一次自我的一对一教练。

三、课堂上的麻辣三味

M1的学习,最大的收获还是来自于课堂,是对吴导M1教练之道的另一个原创能力LDQF(当下倾听-思维区分-有力提问-真实的反馈/建设性前馈)的深刻体验。

和吴导的第一次沟通是在微信上,交流渠道只有文字,所以内容是100%,比电话沟通和面对面沟通都缺乏更多维度(肢体、声音)的交流。而在运用LDQF能力过程中,倾听(Listening)才能获取更多信息,也有助于区分干扰和不合理信念(Distinction),进而才能根据现场被训练者的即时回答和细微动作反应而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Question),这个是对教练最难、对被教练者最痛最辣的阶段,最后反馈(Feedback)阶段还是将引领谈话的焦点保持围绕着被教练者,让其发现更多、认识更清楚,抒发情感、打开思路。

我也因为勇敢打开而有幸切身体会。吴导设计了3波教练对我轮番限时Coaching,第一位是没有接受过COACH培训的世界有名企业内训师、第二位是已经手握NPL等心理学证书但也没有系统接受过COACH培训的实力专家、最后就是已经有20多年Coaching经验的吴导。高手一出招,高低见分晓。无论是方法技巧、或是保持对被教练者(我)的关注度、还是对重要问题的拿捏,都表现出很大的差距,我在被训练中自己也在一层一层反思、羞愧、觉醒及承诺。最后我还拿到了课后作业,简单而又深刻,行动难度很小,但心理挑战很大,收获巨大。

四、今天给明天的提问

写到这里,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选择拓思从M1开始了Coaching的学习之路。回眸5年从很敬仰的身边领导口里知道Coaching一词和从他身上见识到自带Coaching范儿的一言一行,到3年前体验过一次Coaching对话,再到现在可以全情投入过Coaching学习,这才是也就是一直想要的“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的感受,虽只是开始,已深有感触,感谢吴导!

好的开始,节奏不能停下,其中的很多细节知识只是知道皮毛,还没有掌握。另一方面,M1的课后作业我自认为完成了动作,但同学却表示我还没有坦诚,潜意识还有骗自己;自己反思,对于课堂中的一些被定义,是否会影响我日后的先入为主的判断,这些都让我迫切感觉,我还需要一些更深入的能力和技巧去认识自己。根据课程安排,那答案就在M2—洞悉人性。

常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要改变命运都是从行为修改开始,从行为到命运的链条实在太长,导致更多见的是“掉链子”,改变难以为继。那我今天给明天的提问就是: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从性格切入,认识和接纳性格后,再实现双边影响,向前影响习惯、改变行为;向后活出期待的命运?

现在思考,M2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练之道”初体验深体会——M1课程学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