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城是明朝屯军的历史遗留和见证;屯军见证了黎平城的诞生和成长。它是明代以来中央政权强化对边远地区统治和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渗透的产物。
黎平古城初为五开卫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设五开卫于五开洞(驻今黎平县城关后街旧政法大楼一带,坊间称为“濫衙门”),“以镇抚苗蛮”。洪武十九年(1386年),征虏(蛮)将军周骥(其故居在今城关一小后)创建土城。当年的黎平城,人烟稀少、杂草丛生、荆棘遍野,是典型未教化的“蛮荒之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开卫指挥使姜瞻筑石城,方具规模。明清时城池坚固雄伟,后虽因战争有所破坏,然而历任当权者都派役补修。如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知府袁表重修。乾隆十年(1745年),知府徐立御以城垣毁于兵,报请巡抚拨款重修。
黎平古城垣含城门、城楼、角楼、炮台、卡房、垛墙、枪眼、铺楼、串楼、护城河、进出水洞等。据《黎平府志》载:“周围一千二百二十四丈八尺(4082.7米),城高二丈一尺(7米),脚宽一丈五尺(5米),收顶一丈一尺(3.7米);城门四,东曰青阳,西曰永宁,南曰迎薰,北曰拱辰;城楼四,高五丈有奇;城门卡房四,各三间炮台,共五,自东至南炮台三,自南至西炮台一,自北至东炮台一,角楼五,在炮台上铺楼三十七串,一千二百一十九间;入水洞五,出水洞八。”“壕围一千二百三十四丈(4113米),广三丈三尺(11米),深一丈三尺(4.33米)。”修城历时六十天。现黎平尚有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四称谓——但仅存有东、南两城门内拱等。
朱元璋统一全国之后,创立了一套新的军事制度——都司卫所制度。都司即都指挥使司,是明朝设立于各省的军事指挥机关,掌一方军政,率领所属卫所隶于中央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于京师和各要害地区设卫、所,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指挥司(大致5600人),卫下设千户所(千人)和百户所(百人),官兵均世籍。
按明太祖的设想,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五府分领天下卫所,不相统属,互为牵制,另有兵部分其权:“明以兵部掌兵权,而统军旅、专征伐,则归之五军都督府。兵部有出兵之令,无统兵之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合之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即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卫所军士世居一地,且耕且守,战时由朝廷临时派兵遣将,兵将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洪武二十六年(1363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其后沿革,设废不一。到永乐年间,全国共设 “卫”490多个,著名的有天津卫等。
1385年,设五开卫,属湖广都司,后废。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即建文四年,由于明成祖不承认建文帝所致)十一月,复置。朝廷派驻的最高卫官是指挥佥事(正四品)、指挥使或参将(明朝爱国名将、民族英雄邓子龙曾到黎平先后任五靖参将和黎靖参将),五开卫的第一任指挥使是王载。
五开卫辖内外16所(守御千户所)、72屯、308堡、8驿。据《黎平府志》载:“凡近司寨地方设屯弹夺”,卫、所、屯、堡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防戍之网。明朝在镇压吴勉(《明史》称“吴面儿”,今黎平县人。现仍流传有“吴勉石屋”和“吴勉点将台”等故事及实物)于1378年和1385年领导的两次农民起义后,为弹压侗乡,采取了“屯田戍边”和“拨军下屯、拨民下寨”的政策,命数万征吴大军就地屯田驻防,“三分操备七分耕种”。
在卫城原只设五所,即中所、左所(现左所坡)、右所、前所(今鼓楼坡)、后所,均设置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后来,将怀仁所(在黎平府城东南一百三十里,洪武二十五年置)改中右所,以其地为阳朝屯,即今黎平县洪州镇阳朝;武阳所(在黎平府城西,洪武二十五年置)改中中所,以其地为天甫屯,即今黎平县坝寨乡寨头一带;平和所(在黎平府城东北,洪武二十五年置)改中左所,以其地为龙安屯,即今黎平县德顺乡龙安屯。三所都移入卫城,城内共有八所。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迁中右所出卫城至洪州;迁中中所到播阳;改长春所(在洪州司北,洪武二十五年置,后废为上黄堡,今黎平县上黄村)为堡,并入中潮所。至此,五开卫共辖十五所,城内六所(中所、左所、右所、前所、后所、中左所)、城外九所。
卫城外九所是:(1)洪州所即原中右所,驻今黎平县洪州镇所在地,1466年建。在黎平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置土城。(2)播阳所即原中中所(清雍正八年拨给湖南通道县),驻今湖南通道县播阳镇所在地,1466年建。距黎平府城一百四十里,置土城。(3)铜鼓所,驻今锦屏县铜鼓镇所在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置。三十年(1397年)升所为卫,属湖广都司。后二年(1399年,建文元年)废,三十五年(1402年)十一月复置(一说1405年),属湖广都司。(4)平茶所,驻今湖南靖州县平茶镇所在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在黎平府城东九十里,有土城,周二里有余,离所二十里有来威屯(今湖南靖州县藕团乡)。(5)平屯所(四乡所),驻今湖南靖州县新厂镇的四乡。在黎平府城东一百二十里,有土城,周一里有余。(7)新屯所,驻今黎平县高屯镇新屯所。(6)新化所,驻今锦屏县新化乡新化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置新化守御千户所,在黎平府城东北五十里,有土城,周三里有余,有东南西北四门。(7)龙里所,即龙里守御千户所,驻今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在黎平府城东北八十里,有土城,周二里有余。清顺治十五年(1685年),清廷废除卫所制度,平西王吴三桂派员到隆里收缴千户所官印,裁龙里守御千户所,“龙里守御千所户”更名为“隆里所”,取”隆盛更新“之意。(8)中潮所,即中潮守御千户所,驻今黎平县中潮镇所在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置。在黎平府城东南四十里,有土城,周不及二里。(9)黎平所,即黎平守御千户所,驻今黎平县德凤镇黎平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置。在黎平府城西南三十里,置有土城,周一里有余。
主要的堡有:罗团堡(今黎平县德凤镇洛团村所在地),在黎平府城东二十里;又东二十里为宁溪堡,有土城,周一里,隆庆中设堡,属龙里所戍守;又二十里为铁炉堡(在今湖南靖州平茶镇铁炉,坊间称为“铁路”),有城,周三里;平苗堡(亦名苗坡堡,在今湖南靖州平茶镇),在黎平府城东九十里;水井堡(今在去中潮旧公路的二望坡头一带),在黎平府城南二十里,有土城,周一里;又在黎平府城东南三十里,有燕窝冲堡(亦名燕巢冲,现坊间称为“燕窝塘”,在今中潮至口团之间),山谷深险,“苗贼潜伏处也”;镇罗堡,在黎平府城北九十里中林司界(今锦屏县钟灵乡内)。
洪武十八年,设八个驿站传递官邮,它们是:黄团驿,在黎平府城东一里;又东三十里有铜鼓驿(今黎平高屯镇潭溪之铜鼓);又三十里为铁炉驿(今湖南靖州平茶镇铁炉);又三十里为江团驿(在今湖南靖州平茶镇);在黎平府城东一百二十里,有三里坪驿,有城,周一里;又东三十里曰西楼驿,亦有小城,可戍守;石家驿,在黎平府城东一百八十里,即湖广靖州之石家堡也,亦有土城,城北五里曰横江桥,通道所经;又永平驿,在黎平府城东二百一十里,亦有土城,东北去靖州不过三里。后来,石家、永平两驿拨给湖南靖州。驿员以刑徒担任,以屯田自给。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五开卫至靖州设驿站12处。
“所、屯、堡”等遍布各地,现黎平境内的地名尚有中潮所、洪州所、左所、高屯、龙安屯、野洞屯、洪家屯、老鲁屯、新寨屯、乌寨屯等。现中国西部往往是几个少数民族寨子,然后杂有一个汉族村落,这是当年洪武军事移民的结果。数百年漫长时光已过去,现只留下一处处带有军事意味的地名在证实当年的刀光剑影,如黎平(有争议)、永从、西宁、南宁、威宁、镇宁、镇西、新化、顺化(地名中有“化”者,大多跟王化有关,大多是从前比较蛮荒,后来归顺受朝廷教化)、安康、安西、安顺、安化、归化、归绥、绥宁、永绥等。
五开卫管治卫、所、屯,驻有旗军和屯军两种。旗军分驻卫、所、屯,由朝廷拨发饷粮;屯军以屯田自种自给,每名屯军屯田24石,再加6石为冬衣布花之费,共30石(约合今5亩)。朝廷将黎平侗苗人民的大片土地圈占,用以屯军,造成广大农民失去土地,据清《湖广通志》载,明五开卫的屯军围屯土地达1252多顷。为了让将士们安心屯田戍边,明军规定屯田将士可带家眷,成千上万将士及家眷所建立的屯田形式被称为“军屯”。军屯建立之后,为永固江山,洪武皇帝又把江南一带无土可耕的贫民、无业游民、犯罪的富户等迁来,由政府按规定分发给土地、种子和农具,种出的谷物除上缴政府的税粮外,剩下的由屯田移民自己分配,这种屯田形式称为“民屯”。
初立五开卫时,有旗军33460名,屯军4570名;明永乐年间,有旗军3147名,屯军763名;嘉靖年间,有旗军2116名,屯军345名;万历年间,有旗军2116名,屯军300名。万历后,黎平开始废屯军。清顺治十五年(1685年),清廷废除卫所制度,变“军户”为“民户”,“屯军”由军户转为普通百姓,属贵州黎平府,军政合一。
清雍正三年(1725年),湖广之五开、铜鼓二卫来属黎平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开卫为开泰县、铜鼓卫为锦屏县,属贵州黎平府。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锦屏县改为乡,设县丞,属开泰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黎平府,原黎平府开泰县移治锦屏设锦屏县。
可见,始建于明初的黎平城,悠悠然迄今已有623年了。明朝后,她为历代卫、府、县署驻地,是古代贵州东南部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贵州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2确定)。
综上所述,黎平城与文豪沈从文的美丽家乡——湘西凤凰城一样,是明朝屯军的遗留产物,是祖国边疆开发的历史见证。它是明代以来中央政权强化对边远地区统治和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渗透的产物。
黎平城是明朝屯军的历史遗留和见证;屯军见证了黎平城的诞生和成长。它是明代以来中央政权强化对边远地区统治和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渗透的产物。
黎平古城初为五开卫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设五开卫于五开洞(驻今黎平县城关后街旧政法大楼一带,坊间称为“濫衙门”),“以镇抚苗蛮”。洪武十九年(1386年),征虏(蛮)将军周骥(其故居在今城关一小后)创建土城。当年的黎平城,人烟稀少、杂草丛生、荆棘遍野,是典型未教化的“蛮荒之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开卫指挥使姜瞻筑石城,方具规模。明清时城池坚固雄伟,后虽因战争有所破坏,然而历任当权者都派役补修。如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知府袁表重修。乾隆十年(1745年),知府徐立御以城垣毁于兵,报请巡抚拨款重修。
黎平古城垣含城门、城楼、角楼、炮台、卡房、垛墙、枪眼、铺楼、串楼、护城河、进出水洞等。据《黎平府志》载:“周围一千二百二十四丈八尺(4082.7米),城高二丈一尺(7米),脚宽一丈五尺(5米),收顶一丈一尺(3.7米);城门四,东曰青阳,西曰永宁,南曰迎薰,北曰拱辰;城楼四,高五丈有奇;城门卡房四,各三间炮台,共五,自东至南炮台三,自南至西炮台一,自北至东炮台一,角楼五,在炮台上铺楼三十七串,一千二百一十九间;入水洞五,出水洞八。”“壕围一千二百三十四丈(4113米),广三丈三尺(11米),深一丈三尺(4.33米)。”修城历时六十天。现黎平尚有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四称谓——但仅存有东、南两城门内拱等。
朱元璋统一全国之后,创立了一套新的军事制度——都司卫所制度。都司即都指挥使司,是明朝设立于各省的军事指挥机关,掌一方军政,率领所属卫所隶于中央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于京师和各要害地区设卫、所,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指挥司(大致5600人),卫下设千户所(千人)和百户所(百人),官兵均世籍。
按明太祖的设想,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五府分领天下卫所,不相统属,互为牵制,另有兵部分其权:“明以兵部掌兵权,而统军旅、专征伐,则归之五军都督府。兵部有出兵之令,无统兵之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合之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即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卫所军士世居一地,且耕且守,战时由朝廷临时派兵遣将,兵将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洪武二十六年(1363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其后沿革,设废不一。到永乐年间,全国共设 “卫”490多个,著名的有天津卫等。
1385年,设五开卫,属湖广都司,后废。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即建文四年,由于明成祖不承认建文帝所致)十一月,复置。朝廷派驻的最高卫官是指挥佥事(正四品)、指挥使或参将(明朝爱国名将、民族英雄邓子龙曾到黎平先后任五靖参将和黎靖参将),五开卫的第一任指挥使是王载。
五开卫辖内外16所(守御千户所)、72屯、308堡、8驿。据《黎平府志》载:“凡近司寨地方设屯弹夺”,卫、所、屯、堡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防戍之网。明朝在镇压吴勉(《明史》称“吴面儿”,今黎平县人。现仍流传有“吴勉石屋”和“吴勉点将台”等故事及实物)于1378年和1385年领导的两次农民起义后,为弹压侗乡,采取了“屯田戍边”和“拨军下屯、拨民下寨”的政策,命数万征吴大军就地屯田驻防,“三分操备七分耕种”。
在卫城原只设五所,即中所、左所(现左所坡)、右所、前所(今鼓楼坡)、后所,均设置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后来,将怀仁所(在黎平府城东南一百三十里,洪武二十五年置)改中右所,以其地为阳朝屯,即今黎平县洪州镇阳朝;武阳所(在黎平府城西,洪武二十五年置)改中中所,以其地为天甫屯,即今黎平县坝寨乡寨头一带;平和所(在黎平府城东北,洪武二十五年置)改中左所,以其地为龙安屯,即今黎平县德顺乡龙安屯。三所都移入卫城,城内共有八所。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迁中右所出卫城至洪州;迁中中所到播阳;改长春所(在洪州司北,洪武二十五年置,后废为上黄堡,今黎平县上黄村)为堡,并入中潮所。至此,五开卫共辖十五所,城内六所(中所、左所、右所、前所、后所、中左所)、城外九所。
卫城外九所是:(1)洪州所即原中右所,驻今黎平县洪州镇所在地,1466年建。在黎平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置土城。(2)播阳所即原中中所(清雍正八年拨给湖南通道县),驻今湖南通道县播阳镇所在地,1466年建。距黎平府城一百四十里,置土城。(3)铜鼓所,驻今锦屏县铜鼓镇所在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置。三十年(1397年)升所为卫,属湖广都司。后二年(1399年,建文元年)废,三十五年(1402年)十一月复置(一说1405年),属湖广都司。(4)平茶所,驻今湖南靖州县平茶镇所在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在黎平府城东九十里,有土城,周二里有余,离所二十里有来威屯(今湖南靖州县藕团乡)。(5)平屯所(四乡所),驻今湖南靖州县新厂镇的四乡。在黎平府城东一百二十里,有土城,周一里有余。(7)新屯所,驻今黎平县高屯镇新屯所。(6)新化所,驻今锦屏县新化乡新化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置新化守御千户所,在黎平府城东北五十里,有土城,周三里有余,有东南西北四门。(7)龙里所,即龙里守御千户所,驻今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在黎平府城东北八十里,有土城,周二里有余。清顺治十五年(1685年),清廷废除卫所制度,平西王吴三桂派员到隆里收缴千户所官印,裁龙里守御千户所,“龙里守御千所户”更名为“隆里所”,取”隆盛更新“之意。(8)中潮所,即中潮守御千户所,驻今黎平县中潮镇所在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置。在黎平府城东南四十里,有土城,周不及二里。(9)黎平所,即黎平守御千户所,驻今黎平县德凤镇黎平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置。在黎平府城西南三十里,置有土城,周一里有余。
主要的堡有:罗团堡(今黎平县德凤镇洛团村所在地),在黎平府城东二十里;又东二十里为宁溪堡,有土城,周一里,隆庆中设堡,属龙里所戍守;又二十里为铁炉堡(在今湖南靖州平茶镇铁炉,坊间称为“铁路”),有城,周三里;平苗堡(亦名苗坡堡,在今湖南靖州平茶镇),在黎平府城东九十里;水井堡(今在去中潮旧公路的二望坡头一带),在黎平府城南二十里,有土城,周一里;又在黎平府城东南三十里,有燕窝冲堡(亦名燕巢冲,现坊间称为“燕窝塘”,在今中潮至口团之间),山谷深险,“苗贼潜伏处也”;镇罗堡,在黎平府城北九十里中林司界(今锦屏县钟灵乡内)。
洪武十八年,设八个驿站传递官邮,它们是:黄团驿,在黎平府城东一里;又东三十里有铜鼓驿(今黎平高屯镇潭溪之铜鼓);又三十里为铁炉驿(今湖南靖州平茶镇铁炉);又三十里为江团驿(在今湖南靖州平茶镇);在黎平府城东一百二十里,有三里坪驿,有城,周一里;又东三十里曰西楼驿,亦有小城,可戍守;石家驿,在黎平府城东一百八十里,即湖广靖州之石家堡也,亦有土城,城北五里曰横江桥,通道所经;又永平驿,在黎平府城东二百一十里,亦有土城,东北去靖州不过三里。后来,石家、永平两驿拨给湖南靖州。驿员以刑徒担任,以屯田自给。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五开卫至靖州设驿站12处。
“所、屯、堡”等遍布各地,现黎平境内的地名尚有中潮所、洪州所、左所、高屯、龙安屯、野洞屯、洪家屯、老鲁屯、新寨屯、乌寨屯等。现中国西部往往是几个少数民族寨子,然后杂有一个汉族村落,这是当年洪武军事移民的结果。数百年漫长时光已过去,现只留下一处处带有军事意味的地名在证实当年的刀光剑影,如黎平(有争议)、永从、西宁、南宁、威宁、镇宁、镇西、新化、顺化(地名中有“化”者,大多跟王化有关,大多是从前比较蛮荒,后来归顺受朝廷教化)、安康、安西、安顺、安化、归化、归绥、绥宁、永绥等。
五开卫管治卫、所、屯,驻有旗军和屯军两种。旗军分驻卫、所、屯,由朝廷拨发饷粮;屯军以屯田自种自给,每名屯军屯田24石,再加6石为冬衣布花之费,共30石(约合今5亩)。朝廷将黎平侗苗人民的大片土地圈占,用以屯军,造成广大农民失去土地,据清《湖广通志》载,明五开卫的屯军围屯土地达1252多顷。为了让将士们安心屯田戍边,明军规定屯田将士可带家眷,成千上万将士及家眷所建立的屯田形式被称为“军屯”。军屯建立之后,为永固江山,洪武皇帝又把江南一带无土可耕的贫民、无业游民、犯罪的富户等迁来,由政府按规定分发给土地、种子和农具,种出的谷物除上缴政府的税粮外,剩下的由屯田移民自己分配,这种屯田形式称为“民屯”。
初立五开卫时,有旗军33460名,屯军4570名;明永乐年间,有旗军3147名,屯军763名;嘉靖年间,有旗军2116名,屯军345名;万历年间,有旗军2116名,屯军300名。万历后,黎平开始废屯军。清顺治十五年(1685年),清廷废除卫所制度,变“军户”为“民户”,“屯军”由军户转为普通百姓,属贵州黎平府,军政合一。
清雍正三年(1725年),湖广之五开、铜鼓二卫来属黎平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开卫为开泰县、铜鼓卫为锦屏县,属贵州黎平府。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锦屏县改为乡,设县丞,属开泰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黎平府,原黎平府开泰县移治锦屏设锦屏县。
可见,始建于明初的黎平城,悠悠然迄今已有623年了。明朝后,她为历代卫、府、县署驻地,是古代贵州东南部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贵州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2确定)。
综上所述,黎平城与文豪沈从文的美丽家乡——湘西凤凰城一样,是明朝屯军的遗留产物,是祖国边疆开发的历史见证。它是明代以来中央政权强化对边远地区统治和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渗透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