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ABC新解

情绪管理ABC新解_第1张图片


小紫是我的学生,一名专业培训师。最近她感觉心烦意乱,静不下心。昨天同事和她说,你把《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好好研究一下,我们下周准备做这个主题读书会。小紫非常不高兴,为什么又推到我这里了呢?

小紫的负面情绪一下爆棚。她在电话那头和我喋喋不休地抱怨。

我想了想,决定用情绪管理ABC法则引导她。

我问:“小紫,你现在很烦躁,是吗?”

小紫在我看不见的地方点点头,然后想起我看不到她,在电话那头说:“是的。”

情绪:烦躁。

烦躁一种很常见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引发小紫负面情绪的事件是同事让她研究《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为新一期的读书会做准备。

但是,引爆情绪的是谁呢?

是同事吗?

是事件吗?

是情绪吗?

都不是。

是小紫。

准确的来说,是小紫的态度,是小紫的观点,是小紫的解读,是小紫的信念,是小紫对事情的诠释。

因此,我们可以解读上面的故事为:

因为小紫的信念导致小紫对事件产生了负面情绪。


情绪管理ABC新解_第2张图片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把其信奉的哲学观点与讲究实效的行为主义结合起来创建了合理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虽然这种疗法起初遭到几乎所有治疗家的激烈反对,但埃利斯通过不懈的努力,坚定地捍卫了合理情绪疗法,并使该疗法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最后使其反对者不得不信服和接受。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

情绪 ABC理论中:

——A表示诱发性事件。

——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仍然以小紫的案例来说,研究《当下的力量》,组织读书会,这样的事件并不只针对小紫,是小紫公司全体同事的事情。

同样的事件,小紫的情绪体验是烦躁,同事的情绪体验是兴奋。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

小紫认为搞什么读书会,烦死了。——小紫的B

同事认为,哇,这是我爱读的一本书,太开心了。—— 同事的B

由此可见,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因此,艾利斯提出合理情绪疗法,实际上,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而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

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

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

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著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在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disputing)通过D来影响B,认识偏差纠正了,情绪和行为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E效果(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纠正。

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中,对情绪管理ABC提出一个新的思路。

通常,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会去找A的碴,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阻止、缓和、沟通、协调A以及与A相关的人、事、物。 可是我们不知道,B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的不是A,而是B。同样一件事,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什么?就是对事情的诠释角度不同罢了。与其去改变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来得省事省力。而你会发现,当你转变了内心的状态之后,环境也会随之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境由心转”!

还是小紫的案例来看。

仍然以小紫的案例来说,研究《当下的力量》,组织读书会,小紫的情绪体验是烦躁,因为小紫的信念导致小紫对事件产生了负面情绪。

小紫并不喜欢C的出现,小紫想控制自己的烦躁情绪,所以打电话给我,但是小紫找了A的碴,她把责任推给事件并连带对同事不喜,但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小紫能放弃工作吗?小紫能脱离同事单独在公司工作吗?

答案非常明确。

——显然不能。

所以,小紫只有一个办法,改变自己。

如果小紫不改变自己的信念B,那么小紫只能让自己沉浸在这样的无何止的烦躁中。在通往彼岸的路途中,B是决定你心向往的力量。

情绪管理ABC新解_第3张图片

因此,小紫最聪明的作法就是正视自己的信念,心若向阳,处处阳光。

换个角度来看,事件也可以意味着过去,过去已经发生的,无可逆转的存在。

情绪意味着未来,是快乐还是烦躁,都由你来决定。

而当下,此刻,一念之间,信念在你手中。

保持心灵的自如,是当下的最好姿态。


情绪管理ABC新解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管理ABC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