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浅析——《硅谷来信》读书笔记106

第278-279封信:跨界浅析

信中对成功跨界的人分成了四类,第一种人是拥有一项特别的技能,而这个技能没有用在相应的领域,反而是用到了其他领域,做出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第二种人是因为了一些事情的刺激,才开始考虑跨界,结果一夜成名。

第三种人是靠着遇到特殊的贵人,实现跨界转型的。

第四种人是过去所谓的全才,知识体系极为庞大之人,跨界对他们来说不算太难。

吴军指出跨界是结果,并不是最初目的。另外跨界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突破性创新。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跨界呢?或者说叫跨界容易成功呢?
他们常常有这些特点:
1、跨界的人通常在原有专业或者行业已经获得了成功;
2、跨界的人通常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3、跨界成功的人常有一些天赋;
4、跨界者的思想都是非常开放的。

另外怎么做比较容易跨界呢?
1、通常比较成功的跨界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
2、高势能到低势能的跨界比较容易,也就是难度高的学科跨界到难度低的学科;
3、想要跨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系统地学习新知识,不要像民间科学家那样自己摸索。

吴军在例子中举了一些例子,但那些人可能太牛了,或者是影响世界的人,或者是行业的顶尖高手,这样人离我们感觉太遥远,我说几个离我们稍微近点的例子,而且都是中国人。

第一个人是古典,他是一个跨界的典范,他在大学是学的建筑方向,毕业后从事建筑行业有半年时间,之后因为想出国,报了新东方,后来就在新东方任教,并成为了新东方词汇课程的首席讲师。再后来又出来创业,成立了新精英职业生涯培训学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他还是《得到》中的专栏“超级个体”的主理人。他的短短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就跨越了多个行业,但是正如吴军所说,他满足了跨界人所应有的特点。他在新东方很快就从一名普通讲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有自己特色的首席讲师,从而一方面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新东方的其他优秀讲师进行思想的交流,另一方面随着他名气的增加,一些学生会开始向他咨询一些专业选择、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这开始让他意识到,给他人规划职业方向,是一个很有意义也很有前景的事业。正是在新东方的成功和过硬的授课水平让他实现了从讲师到生涯规划师的转变。在生涯规划师的积累又让他获得了大量的粉丝,这又成为了他成为专栏主理人的角色。他的专栏订阅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人。从他的书中或者专栏中,能看出古典是一个思想很有深度的人,在对待新事物上,也很具有开放性,善于接受心知,正是这些成就了他的不断跨界成功。

第二个跨界成功的是赵周,浙江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后去阿里巴巴做销售,后来做团队管理、数据库营销、培训管理,离开阿里后做国企的市场总监,学术书店的副总经理,再后来成立了拆书帮。他的人生也是实现了多次的跨界,从理论物理到销售,再到培训,再到成立了一个遍及全国的非营利成年人学习社群——拆书帮。在每一个方向上,他都把其事业做到了顶尖。他由一个对销售完全不懂的小白,做到了销售总监,之后在阿里巴巴内部,对员工们开始分享自己的销售心得,慢慢地演化成员工内部培训,之后在培训行业声名鹊起。于是他开始对自己多年的读书与工作总结并进行思考,发现了大部分人读书的困惑,便有了今天的拆书帮。他的每一次跨界都是基于之前的扎实的积累,没有在做销售之前的大量阅读和思考的积累,他不可能做到销售总监,如果没有销售总监的实力和招聘,他也做不了员工内训。从员工内训到面向市场的培训,再到一步步的成立拆书帮,他没有从最终的目的出发,而是一步步地走到现在这一步。因此跨界只是结果,而不是最终目标,只是在打磨自己技能的同时,发展出了一些别的能力,这些其他能力帮助自己实现了跨界。

联系到现在的一个流行词——斜杠白领,不要为了达到跨界的目标,而去选择跨界,就好像要改行的人,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一门新的知识。这种有恒定目标的人,去学习一门新知的精神固然可取,但是其耗费的精力也是巨大的。真正自然的跨界,其实是在做好本职过程中,逐渐发展处的一种新技能,而后用这个新技能去运用到其他领域,这就是跨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跨界浅析——《硅谷来信》读书笔记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