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和Fitbit破灭,硬件玩具化的模式结束了

导读:就在前几天,可穿戴设备最大的两家上市公司FitbitGoPro分别发布了财报,也同时在财报发布后出现大跌。从2013年的谷歌眼镜,到后面几年的各种计步软件,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在过去几年似乎经历了一个完整的Boom to Burst周期。背后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从解读两家公司的财报开始,为您一一道来。

两份财报背后:并不性感的硬件生意

Fitbit三季度收入5.04亿美元,同比增长23%,毛利率维持在48%。美国市场占到了三季度收入的72%,亚太市场占比只有7%。由于更高的研发费用和投入,公司的净利润2610万,低于去年同期的4580万。


四季度展望,公司预计收入在7.27.5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2-5%

股价本身是基本面和市场认知的结合,简单看财报并不能完全了解是好还是坏。对比市场预期,其实Fitbit的股价不跌才怪呢。5.04亿收入是小幅低于预期的5.07亿。更关键的是,管理层已经看到了可穿戴设备冬天到来,大幅下调了四季度的收入展望。之前市场预期四季度收入在9.8亿美元,同比需要增长39%。管理层的解释是,新产品由于制造工艺问题不能按时发货。直接导致Fitbit的手环在美国最重要的Holiday Season销售中已经输给了Apple Watch

更严重的问题是,Fitbit整体净利润率只有3%,在失去了收入的快速增长之后,公司未来的盈利情况相当不乐观。公司今年以来成本大幅上升105%,带来的却是收入增速的下滑。可以看到,Fitbit的产品根本就没有定价权。这些都是导致财报之后公司股价暴跌的原因。下面是Fitbit的股价走势图,看了很怀疑美国到底是不是牛市。。。


GoPro和Fitbit破灭,硬件玩具化的模式结束了_第1张图片

我们再来看看运动相机GoPro的财报数据:三季度收入2.4亿美元,同比去年下滑了40%。毛利率也从去年的46.6%下滑到今年的40.3%。收入增长的下滑带来盈利快速恶化。三季度Non-GAAP利润亏损8855万美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盈利4747万。


四季度展望,收入在6.25亿美元左右,毛利率维持在40%。对于2017年全年,公司预计亏损的局面无法改变。

Fitbit类似,Gopro的业绩低于预期,而且展望也比市场预期弱很多。从收入上,市场本来预计2016年全年会在1315亿之间,目前看肯定到不了13亿的水平。管理层也将低于预期的收入归罪于生产环节问题。新出来的Hero5好评如潮,但四季度销售很可能低于预期。而Karma无人机也迟迟没有问世。另一个Gopro持续低于市场预期的是,当年所谓的硬件向内容转型的故事,迟迟没有发生,也可能永远发生不了。下图是GoPro的股价走势图,同样是一泻千里。。。

GoPro和Fitbit破灭,硬件玩具化的模式结束了_第2张图片

早在2015年的624日,我就在Fitbit上市的时候写过一篇看空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在这里把当时的原话先贴一下。


Fitbit的估值对应2015年才20倍不到。这么低的估值对于公司到底合理吗?

显然,从成长性来看,Fitbit应该能保持50-100%的盈利增长,对应目前的估值并不离谱。但是从笔者自身的感受看,目前市场的可穿戴设备依然有很大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用户长期黏性并不强。一天睡了几个小时,跑步了多少公里,走的步数。大部分这些数据都是用户已经知道的,或者每天的差异性并不强比如我们的睡眠时间每天都会稳定在一个时间段,并不需要这些设备来告诉我们,而即使知道这些数据,也未必能改善。包括我们运动的数量,许多人也有固定的模式(比如每周跑个五公里)。这也不会因为可穿戴设备的数据而改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许多人为了好玩而买,用了一两个月就不用了。同时我们还发现,虽然Fitbit本身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但至少目前这些数据根本没有给其带来任何商业价值。

可以说我对Fitbit看空基于几点:用户粘性不强,数据价值无法商业化。而在经历了一年之后,当年的看空逻辑没有任何变化,甚至我发现可穿戴设备商业模式的弊病更多了。

1 无论Fitbit,还是GoPro都无法真正获得用户粘性。已经在极限运动领域做出品牌的GoPro可能比Fitbit稍好一些,但本质上这些产品没有真正的技术壁垒。我们已经在这两个领域都看到了小米的产品,更廉价,但是同样的产品质量。对于这些高大上的美国品牌会有很强冲击。事实上Fitbit在亚太地区市场销量暴跌45%,就是受到了小米手环的冲击。

2)用户更换频次低。在缺少技术创新下,用户对于这些产品的更换频次很低。买了一个手环,或者运动相机可能要等很长时间再换一个。不像当年的苹果手机,每一代的变化都很大,基本上两三年换一次。更换频次低,会导致小众市场难以长大。

3)说不通的软件公司。这些硬件公司都要说软件的逻辑,无论是Gopro的视频内容,还是Fitbit的用户生活数据。但是若干年后,我们发现他们依然是硬件公司基因,无法切入到软件内容。

4)长期无法持续获得盈利的商业模式。从生意本质上看,目前可穿戴设备并不是好生意。净利润率非常低,在市场风险偏好切换后,这种坏生意就面临杀估值,杀逻辑的阶段。一旦收入无法高速增长,利润就会大幅下滑。

硬件的创新,不仅仅是创造“玩具”


我们发现过去几年大部分的硬件创新都是打造“玩具”。眼镜,手表,手环,照相机,甚至现在的头盔等。这些产品明显针对男性消费市场,生活中的娱乐成分少于女性消费者。愿意为“玩具”支付很高的溢价。然而消费者并不愚蠢,如果没有创新,这些玩具很快会被抛弃。今天,还有谁记得当年作为可穿戴设备爆款产品的Google Glass? Fitbit, Jawborne手环出来时,我们是不是身边很多人都买过一个。今天是不是还躺在抽屉的某个角落。

所以硬件创新一定是基于更好的生活改变。智能手机的推出能够迅速渗透就是因为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太巨大。从一开始用苹果手机给人一种“装逼”的感觉,到今天智能手机成为我们的器官。然后就开始了今天的万物智能时代:电视,冰箱,空调,路由器等等。

另一方面,就是这些硬件创新的壁垒有多深。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Rewalk这家红极一时的骨骼机器人公司?在刚上市暴涨之后,股价的跌幅超过90%,市值3000万美元(找一家A股公司去私有化算了)。当年,我曾经也认为《明日边缘》中的可穿戴武器,就是未来的军事化装备。


我们也发现,在没有软件灵魂的硬件创新中,往往也以失败告终。

与作者交流,添加微信:Tonyzhu830,请告知职业和公司。


投稿和商业合作,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您也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

GoPro和Fitbit破灭,硬件玩具化的模式结束了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GoPro和Fitbit破灭,硬件玩具化的模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