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商用路上,“黑白盒”背后的博弈
近日,开放无线网络测试与集成中心(OTIC)宣布成立,此次成立OTIC是为了在O-RAN制定规范的同时,同步推动O-RAN产品的测试和成熟,这也预示着O-RAN在商用落地的历程上又前进了一步。
然而,围绕O-RAN的行业变革依旧是一条很长的路。
No.1
选择:O-RAN的出现
运营商刚刚经历了漫长的4G投资,随着5G在我国商用,又面临比4G还要多的巨大投资。
无线网络建设一直是运营商网络综合成本(TCO)的最主要部分,大致占比在60%~70%。因此,运营商迫切需要通过一些革新来减少无线网络的TCO投入。
于是2018年6月,O-RAN联盟正式成立,它由中国移动、美国AT&T、德国电信、日本NTT DOCOMO、法国Orange等12家运营商联合发起。
据悉,O-RAN联盟在现有的C-RAN联盟的工作成果及目标上进行扩展,推动无线接入网向更开放及更智能的方向演进。
说起O-RAN,那就要从基站说起。
RAN就是基站,它由天线、RRU(射频拉远单元)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三部分组成的。其中,RRU用来发射和接受信号,BBU用来处理信令消息。
而从3G开始,运营商和业内就在不断的革新基站的建设方案。由于1G和2G时代,BBU、RRU和供电单元等设备是放在一起的,到了3G时代提出了分布式基站,即BBU和RRU分离,也就是D-RAN(分布式无线接入网)。
但这仍旧不够,运营商的运维成本还是很高,C-RAN应运而生(集中化无线接入)。
虽然还是BBU和RRU分离,但RRU无限接近于天线,这样大大减少了通过馈线(天线与RRU的连接)的衰减,同时BBU迁移并集中于CO(中心机房),形成BBU基带池,这样CO与RRU通过前传网络连接,大大节省了成本。
到了4G甚至5G时代,O-RAN在C-RAN和D-RA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势头渐猛。
据了解,据了解,O-RAN提出网络智能化、接口开放化、硬件通用化和软件开源化。
其中,硬件白盒化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无线网“开放性”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原来黑盒子的硬件,现在全部转变成为通用标准化产品,其中的软件代码也变为开源。
也就是说,运营商期望通过硬件的白盒化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并构建智能无线网络的基础。
No.2
主导:运营商拥抱O-RAN
如今O-RAN已经逐步成为全球运营商的共识。O-RAN联盟目前已经有22家运营商、108家产业公司加入。
还成立了OSC开源社区,有12个开源项目;正式对外发布了18本规范和3套白盒参考设计,在2019年三大通信展(MWC/MWCS/MWCA)上做了16个原型展示。
今年4月,O-RAN联盟和Linux基金会联合宣布成立O-RAN开源社区,这是O-RAN从开放走向开源的一大步。
AT&T也承诺在2020年将75%的核心网络功能虚拟化,2018年已经完成65%,未来几年仅标准化路由器就计划部署6万台。
另外,在这次“开放无线网络测试与集成中心(OTIC)成立大会”上,O-RAN TSC主席易芝玲介绍:预计O-RAN白盒小站设备预期年底具备商用能力,可分批规划开展实验室测试与外出实验。其中,云化方案聚焦园区专网场景、非云化方案聚焦室内低成本组网。
No.3
暗流:“黑白盒”背后的行业博弈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如果运营商选择白盒,对于传统设备厂商来说,他们将面临重大变革,其市场或会减少;而对于一些互联网企业、软件厂商、IT厂商来说,在5G时代就是一次新机会。
因此,黑白盒之间的博弈就显得很微妙。
O-RAN的网络智能化、接口开放化、硬件白盒化和软件开源化理念,给中小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
例如,与传统固化的网络系统设备市场格局不同,O-RAN在小基站领域已经形成了包括传统形态集成商、云化形态集成商、硬件子系统供应商、软件子系统供应商和关键器件厂商等在内的新市场格局。
目前,华为就没有加入O-RAN联盟。
此前,华为无线产品线首席营销官周跃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公司自己的研究表明,白盒与传统的无线设备之间存在巨大的性能差异。”
据悉,华为在研究4G基站使用搭载英特尔CPU的白盒硬件的表现,发现其功耗要高出10倍。
尽管O-RAN联盟开发的规范理论上允许来自华为等供应商的基带设备与白盒基站一起进行使用。而华为更倾向另一种垂直集成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中的组件之间接口可以根据其架构进行优化。
O-RAN商用落地的路上暗流涌动,“黑白盒”背后行业间的博弈仍在进行。
The End
相关阅读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