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

文丨云飞

《摘金奇缘》在北美多火爆,在内地就有多悲惨。

这部烂番茄新鲜度达到92%,以3000万美元取得2.3亿全球票房的黑马,无疑是今年北美暑期档的一匹黑马。连续三周成为周票房榜首,《摘金奇缘》以席卷北美的架势,让好莱坞亚裔扬眉吐气。

时隔3个月,这部25年来第一部全亚裔阵容主演的《摘金奇缘》,手握着东方文化的一首“好牌”,却在全球第二大市场输了个精光。上映首日,《摘金奇缘》票房仅为286万,猫眼票房对其预测从3000万下调到1200万。

时至今日,《摘金奇缘》单日票房产出不足百万,几近下线。在北美被称作现象级,成就了亚裔划时代的《摘金奇缘》,在内地终究逃不过“一日游”。被称作黄皮白心的“左宗棠鸡”,真的是《摘金奇缘》水土不服的根源吗?

北美与内地冰火两重天

华纳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一部冒着巨大市场风险投资的全亚裔《摘金奇缘》,竟然能以3000万成本攫取全球2.3亿美元的票房。

2018年8月15日,华纳兄弟在大制片厂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全亚裔阵容制作的电影《摘金奇缘》上映。这部名不见经传的小说IP电影,竟然一举击败了马克·沃尔伯格的《二十二英里》和凯文·史派西的《亿万富翁男孩俱乐部》,连续三周排在了北美周票房的榜首,暑期档黑马就此诞生。

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_第1张图片

更令人称奇的是,向来严苛的北美媒体竟然齐声称赞这部全亚裔电影。VOX发文称,“《摘金奇缘》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奢华的成功”;《今日美国》发表影评文章,“《摘金奇缘》令我感动落泪”;CNN则称,“《摘金奇缘》是这个时期正确的电影”。席卷全美的观影浪潮,很容易让人想起《黑豹》的市场胜利。

如此受欢迎的《摘金奇缘》,让亚裔族群第一次在好莱坞获得高光时刻。25年前,上一部全亚裔主演电影《喜福会》还是以贩卖亚洲女性苦难为母题;而这一次,满屏奢华的新加坡富豪生活与灰姑娘+霸道总裁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住北美影迷的目光。电影主演华裔演员吴恬敏多次登上时尚杂志封面,导演朱浩伟成为华裔导演的“灯塔”,就连大洋彼岸的中国媒体,都投来关注的目光,解析这股热浪滚滚的亚裔电影潮。

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_第2张图片

仅仅3个多月后,《摘金奇缘》登陆内地,却被并不强劲的对手击败。同档期中,《无名之辈》已经上映半个月,《毒液:致命守护者》已经来到第四周,《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表现不及预期,《憨豆特工3》反响平平。本应是天时地利的档期,《摘金奇缘》却未能突出重围。

首日票房仅报收286万,《摘金奇缘》在内地票房扑街的命运就此注定。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万名网友在豆瓣上打出评分,“好莱坞版《小时代》”、“8012年了还在拍灰姑娘的故事”、“《流星花园》的故事穿上了好莱坞的衣裳”等评价,几乎随处可见。

成也萧何败萧何的“黄皮白心”

不怪内地观众口味刁钻,创造了北美十年来最好浪漫喜剧票房的《摘金奇缘》,本就是一部工整但缺乏新意的类型片。

围绕平民女子与富豪公子的爱情展开叙述,《摘金奇缘》虽然有着呈现新加坡土豪纸醉金迷的绚烂外衣,内里依然是有些土味和套路的爱情故事。傻白甜与高富帅宛转千回的剧情,对内地观众而言已经见怪不怪。从剧作来看,《摘金奇缘》只能说拿到中规中矩的及格分——它充满了文化隐喻、代际冲突以及情感和解,算得上是疲惫都市生活的轻松甜品,没有深究的时代意义。

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_第3张图片

当然,《摘金奇缘》在北美的成功,并非来自于故事奇观,而是多样性的文化意义。

在白人占据统治性地位的好莱坞,亚裔演员的存在感比非裔演员还要低。从上世纪20年代华裔演员登陆好莱坞以来,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演员,就很少能成为好莱坞大制片厂项目的主角。在好莱坞电影中,亚裔演员是良好的“背景板”,只能出演带有刻板印象的、不那么重要的小角色。而遥远的东方,在西方主流社会眼中,依然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存在。

《摘金奇缘》让北美观众惊喜之处在于,成功描摹出了美国亚裔的东方世界。导演朱浩伟用一系列符号化的东方意向,向北美观众来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

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_第4张图片

国粹麻将必不可少,这种以博弈为规则的赌博游戏,暗藏着唇枪舌剑的机锋;饺子是所有中国人都爱的食物,它传承着古老东方世界的传统文化,象征着家庭至上的价值观;从民国时期到21世纪,华人仍然是旗袍的忠实爱好者;而拥有“old money”的新加坡华人富豪们,住着2亿美元+的密林豪宅,却喜欢听《何日君再来》《夜来香》《我要你的爱》与《甜蜜蜜》;对了,还有中国土豪们,尤其喜欢让自己毫无演技的女友,在烂片里演绑缚的游戏……

看出什么端倪来了?从导演到主演都是美国亚裔的《摘金奇缘》,本身就是一部拍给北美亚裔的电影作品,以满足亚裔对身份认同的想象而已。用风靡美国的中餐“左宗棠鸡”来形容《摘金奇缘》最恰当不过——它是“banana”的黄皮白心,看似是一道经过改良版的湘菜,实际上偏甜的口味已经相去十万八千里。

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_第5张图片

正由于展示了北美社会对亚裔的想象,《摘金奇缘》在北美收到了亚裔的热捧,以至于带动了白种人的好奇观影。影片成功后,对亚裔的影响也以正向为主,主演吴恬敏甚至直言,“《摘金奇缘》让所有美国亚裔,看到了登上好莱坞的希望”。

不可否认的是,让亚裔站上好莱坞舞台中央的《摘金奇缘》,的确为亚裔打开了一扇窗。在时隔25年重新赢得了好莱坞的同时,《摘金奇缘》也为亚裔赢得了广泛的青睐——它的文化赌注,其实比非裔主角的《黑豹》要高,因此意义也更为重大。

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_第6张图片

但另一方面,内地观众却发现《摘金奇缘》充满了文化标签与偏见,其描述的生活与价值观,超出了自己日常生活经验的想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文化差异,在好莱坞是擎起了多样化的旗帜,而到了内地就隔靴搔痒甚至鸡同鸭讲,难怪网友会评论,“ABC喜欢得不得了,内地朋友却对《摘金奇缘》无感”。

文化隔膜是难以突破的“围墙”

中美文化差异,正是《摘金奇缘》难以突破的藩篱。在这堵看似无形却有形的高墙面前,倒下的不只是《摘金奇缘》。粗略回望一下近年来多部水土不服的好莱坞电影,就能发现其中端倪。

2017年,也有一部北美评价逆天超神,却在内地扑街的电影。“口碑最好的‘抢劫类’电影”《极盗车神》,以3400万美元的中小成本,在北美票房轻松过亿。然而在内地,黑马不再“黑”。这部北美口碑之作在内地上映时,评分一路下滑,最大的根源,在于内地观众对用“抖腿神曲”来控制叙事节奏的不适应——北美观众眼中的流行金曲,在内地却是实打实的鸡同鸭讲。

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_第7张图片

《极盗车神》

《星战》系列在内地接连扑街,先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横扫北美,在内地不及预期;接着《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被吐槽“太空肥皂剧拍得让人昏昏欲睡”,以至于票房不及同档期的国产黑马《前任3:再见前任》。曾影响了詹姆斯·卡梅隆和彼得·杰克逊的《星战》系列在内地遇冷,虽有IP内地影响力不足的原因,但缺乏41年的星战文化积淀,却是根源。与《星战》系列相同原因的,还有《史努比:花生大电影》的遇冷——史努比和查理·布朗在美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但绝非陪伴中国人成长的喜羊羊、灰太狼与熊大熊二。

不善歌舞,正是汉民族的软肋,文化习惯上的惯性,让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内地观众,始终对好莱坞歌舞片接受有限。奥斯卡大赢家《爱乐之城》,火线引进内地,奥斯卡光环加持,但最终表现称不上爆款;2018年中旬问世的《妈妈咪呀2》,更是跌破眼球,在全球席卷近2亿美元的它,在内地票房竟然只有415万。

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_第8张图片

《妈妈咪呀2》

拧巴的合拍片,甚至会因文化隔膜而“两边不讨好”。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早年中美合拍片《云图》,请来了《黑客帝国》系列导演沃卓斯基姐妹执导,但亦中亦西的古怪哲学让西方观众望而却步,在内地也不受喜欢;怀揣着跨越文化鸿沟的《长城》,大抵是张艺谋不想回忆的中外合作经历,这部投资硕大的合拍片,同样被批评符号化中国文化,最终“两边不讨好”。

回过头来看,本就是“黄皮白心”《摘金奇缘》遭遇水土不服,倒也没那么意外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美现象级,内地一日游,《摘金奇缘》缘何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