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哥在新闻妹的账号写了一篇短文《这支中国男篮,配不上易建联》,兵败世界杯十六强,奥运会参赛资格渺茫,男篮最近的表现让人失望。
对更多人来说,失望带来的不仅是愤怒,还有质疑。
哥也愤怒,可冷静下来,哥更怕出现上纲上线的舆论大潮,把男篮好不容易走出的几步改革拍回去,开历史倒车,重新回到行政命令主宰一切的年代。
昨天有记者问姚明,面对接连的失误,该谁负责?
姚明说:我。
没有甩锅,没有推脱。
讲真,干净利落的回应给了哥几分信心,恢复了几分执念。
不为别的,哥只是相信姚明而已。
如果说在中国还有那么几个人在脚踏实地推进中国篮球的进步,姚明就是其中之一。
退役之后,他和团队就建起了姚基金,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有更多接触篮球的机会。
他还动用私人关系邀请NBA球员到中国打慈善赛,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国际一流水准的球星。
几年间,有90多万人次的贫穷地区儿童从中获益。
姚明不仅鼓励孩子打球,让中国的职业篮球更正规一点也是他的追求。在成为上海男篮的老板后,姚明就向体制发起挑战。
2016年,他联合18家俱乐部成立公司叫板中国篮协,希望接手CBA联赛的商务开发权,而中国篮协坚决反对。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篮协把CBA这样一个国内顶级赛事的赚钱业务,承包给了代理公司。前辽宁男篮的一位总经理曾说:CBA发展了20年,每年联赛收入的50%到70%都落到了推广商手上,而非用于联赛。
俱乐部辛苦打比赛却不赚钱,偶尔还要倒贴钱求着电视台转播,何等荒唐?
只出力没盈利,怎么可能长久呢?
姚明的诉求就是希望俱乐部抱团成立公司,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篮协必定反对,因为只要篮协占据主导权,赞助费怎么分全凭自己说了算,而且账目还不用公开。在谈判中,说话一向滴水不漏的姚明也忍不住飙脏话,不惜把双方的矛盾公之于众,硬怼篮协:
“连最基本的诉求都不讨论,这确实让我们很吃惊”
“我现在能骂街了”
“希望篮协拿出诚意”
……
搞俱乐部的人想倒逼上级主管改革,尤其还涉及分奶酪的时候,能成功吗?
如果姚明只是一家俱乐部的老板,估计注定失败。
可问题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2017年姚明成了中国篮协主席。
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结果,当时篮协主席的候选条件,似乎就是为姚明量身定制。
哥只能将其理解为还有更高的行政力量希望变革。
结果也证明,在我们社会能推动行政变动的力量,往往也来自行政。
虽然有后盾支持,可姚明并不轻松,央视体育评论员于嘉曾说:太难了。
姚明上任,还是改变了很多事情。
国家队有了红蓝两队,以求增加对抗性。
国家队的球员从行政命令的征调变成邀请制,毕竟,球员若不是真心为国效力就不会有激情。
增加了夏季联赛,虽然有人质疑现在的常规赛都打不好,哪里还有闲心做新联赛。可在姚明看来,更多的比赛能给更多年轻人锻炼的机会。
推行球员标准合同,让球员能够在各家俱乐部之间相对自由地流通。
还有很多,比如明确赞助体系、推广校园篮球、三人制篮球赛……
淡化官方行政在篮球领域的干预程度,让真正懂篮球的人来管理篮球,让喜欢篮球的人有晋升的渠道。
所有这些,都是先前中国篮球不曾有过,或者即便有人试验却行不通的改革措施。
每一项都立足长远,无法立即见效,但让哥看到希望。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男篮只要取得成绩,就会给姚明还有这支球队带来无上的荣耀。同样,只要成绩下滑,姚明的所有措施就可能被全盘否定。
还记得去年雅加达亚运会上,同样是现在的教练李楠,带着男篮5场比赛全胜,获得4枚金牌,当时何等的荣光。
而最近的几场比赛之后,结果呢,于嘉的担忧非杞人忧天。
昨晚的比赛结束后,无数人在喊主教练李楠下课。
李楠有问题吗?
分析他临场指挥不当的文章已经很多了,问题确实有,只是如今哥不想对他过多苛责了,因为当年姚明改革,国家队主教练采用竞聘制,有能力有胆量的教练先报名再竞选。
结果呢,当时红蓝两队需要两个教练,报名的也只有两个,李楠是其中之一。
做国家队教练并不是轻松的事情,因为很多人都记得宫鲁鸣的前车之鉴。
宫鲁鸣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实力教练之一,2016年,里约奥运时被官方任命执掌国家队,说好的15万月薪最后只有1万补贴。
堂堂中国篮球的权威人士,还要在媒体上讨公道,闹得一地鸡毛。
大家都看在眼里,俱乐部的高薪不拿,为什么要接国家队这个烫手山芋,搞好了没钱赚,搞砸了一身骂名。
大家拎得清楚。
可就在姚明的市场化改革中,李楠成了为数不多的支持者。
没人可用怎么办?还靠行政力量干预?中国篮球专业化什么时候是个头?
想到这些,哥更愿意看到这些探索变革的人能有更多试错的机会。同样对所有的球迷来说,眼下还有变革的空间才是最珍贵的,因为几场失利而否定全部,现在难得的进步将会被逼着半途而废。
哥相信姚明,一如相信那个刚通过选秀进NBA打球的少年,那个被美国球员嘲笑如果能得高分就亲驴屁股的姚明,用自己的努力让所有质疑者闭嘴,用自己的魅力赢得大家的尊重。
如今,执掌中国篮协,在哥看来,就是姚明新一轮的选秀。
他本可以安安静静做个名人,当个退役名宿,接广告做代言,或者买球队自己做“姚老板”,但他却一直在努力,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打篮球,有更专业的人才来管理篮球。
姚明太难,李楠不易,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