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名校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是高学历、高收入?还是实现自我?美国华人教授黄全愈曾在外滩教育发文探讨引爆人生“核裂变”的3个能力(点击阅读),今天这篇文章中黄教授将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与我们分享其余的7个能力,孩子怎样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家长如何参与书写“从娃娃抓起”的人生剧本?一起来听听看他的见解。
文丨黄全愈 编丨Travis
玩的智慧
美国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芯片、航空等科技上,像E-bay、迪斯尼等电商和娱乐,也领先世界;但美国孩子又最会玩。
在创新不被重视的家庭,偏偏是“玩”引发诸多矛盾。以为学习比玩耍重要,就是一口陷阱,掉进去还不知井盖在哪儿!
为什么“玩”的“程序”被天然地写进了孩子的发育基因?
心理学家研究“玩”对人的心理、个性、情感发育的影响。
人类学家能从“玩”中发现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的密码。
社会学家从“玩”中,看到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及调和渠道。
教育学家要从“玩”中,寻找儿童教育的途径和规律。
医学家可以研究“玩”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Harlow,用猴子做了很多实验。他曾发现:一组由“绒布妈妈”养育的猴子长大后,回到正常的猴群中,抑郁和自闭,不能跟其他猴子玩耍。所有公猴都不愿寻偶和交配。
经过努力,20只母猴受孕产下幼猴。但其中4只杀死孩子,8只常暴打孩子,7只剪断脐带后不再理睬孩子,只有1只迟钝地给孩子喂奶。
正在进行实验的Harlow
有吃有喝,有“母”爱,问题出在哪里?Harlow觉得可能与“运动”有关。
于是,他改造原来不会摇晃的“绒布妈妈”变为可摇摆后,又放一批婴猴进去实验,而且每天让婴猴和真猴子玩半小时。这样哺育,猴子成年后基本正常。
结论:除了母爱,运动和玩耍至关重要。孩子没有足够的运动和玩耍,脑子控制协调运动的系统,及相关的情感发育系统等,都受损,造成脑功能失常,表现为幻觉或精神分裂,甚至暴力倾向。
为什么婴儿喜欢轻轻摇晃?为什么孩子喜欢玩耍?因为运动和玩耍能够促进脑部发育,能使孩子获得嬉戏的欢愉。
可见,不贪玩比不学习更可怕。
孩子喜欢玩、能玩出花样,可能比不爱玩的孩子更有智慧。这样的孩子往往创造力强,大脑神经发育程度更高。
看看周围,哪个成功人士小时候不是能玩出花样的主?
网上有张马云儿时和张瑛(马云妻)及小伙伴张梦云的照片。贼兮兮坏笑的马云,是个能玩出花样的主。张梦云评价:“他小时淘气,长大淘宝,还抢走了瑛子MM。我既没他淘气,又比他高比他帅,结果变成了在淘宝上卖土蜂蜜的。”
看看最简单的“过家家”,为什么孩子爱玩成人眼里如此“弱智”的“儿戏”?因为他们生活在幻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中。
游戏就是对未知的现实世界的探索。儿童从自己的视角,把现实世界跟他们的幻想世界结合起来,把小小的触角伸向周边……
“玩”——素质教育的摇篮!
为什么中国孩子年年都赢PISA和国际奥赛奖,但成人只获得一枚诺贝尔科学奖?孩子缺了“玩”这一课,因而不能全面发展,致使人格不健全、后劲不足,却是一个被很多家长和老师,忽视了的重要原因。
“玩”是孩子生长的维生素。
孩子的好奇探索、想象思维、自我意识、自尊自信、道德习惯、个性特征和EQ品质……往往都是在和同龄人的玩耍中启蒙和完善的。
社会化的生存EQ
以为“社会化”是等到孩子进入社会才进行的生存教育,是掉进陷阱还给自己加盖儿!
我有个朋友叫戴比,是儿科医生。一次,我们几家人野餐,孩子们在一边玩。
戴比的女儿歇若来告状:“安娜不让我玩跳绳。”
戴比:“亲爱的,去跟安娜协商一下。”
对这种情况,家长往往有四种反应:
一是家长去跟对方交涉;
二是漫不经心:“算了,玩别的玩具吧!”
三是不耐烦地:“去去,别来烦大人!”
四是直接去把玩具拿过来给自己的孩子。
歇若一边跑一边叫:“安娜,我妈妈说,让你给我玩一下。”假传圣旨。安娜不买帐。
歇若又红着眼睛来告二状。
戴比还是那句话,但加了些鼓励:“亲爱的,再去跟安娜协商一下,妈咪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到!”
歇若慢慢地挪近安娜,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很平和地:“我能玩一下吗?”
安娜看了看她:“好的,你可以玩一分钟。”
歇若高兴地接过跳绳:“我先玩一分钟,然后到你。”
孩子用自己的智慧,用谈判、协商的手段获取自己的利益。多精彩的人际关系教育,多生动的生存教育,多深刻的社会化教育!
如果父母能把孩子间的争端,看成孩子走进社会前的心理摹拟训练场,看作孩子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家长就应该远远地站在孩子背后,让孩子有机会面对争端,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刚才说的,面对孩子间的争端,家长的四种反应。
第一种“家长代替型”。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去与其他孩子“交涉”孩子间的矛盾和纠纷。
无论家长偏向哪一边,他们的这种包办代替,都剥夺了孩子锻炼协调能力,培养独立性的机会,给孩子的社会化设置障碍。从而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会让他们变得懦弱、胆小。发生什么事,就会躲到父母的背后,让父母为自己出头。
如果这种代替型家长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对方孩子身上,袒护自己的孩子。那对孩子的伤害就不仅仅是阻碍孩子自信心成长的问题了。这种做法会造成孩子的心理损伤,对外部世界产生一种恐惧和抗拒。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走路被一个小板凳绊倒了,有些家长会拍打板凳说“坏板凳!打一下。谁让你绊倒我家宝贝。”这种反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大。
第二种“注意力转移型”。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家长怕孩子受委屈,又不愿意去“招惹”其他的孩子和家长。于是,就用另一个玩具,或者其他的“玩”法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这种方式比“家长代替型”好些,因为它从另一个角度去启发了孩子:矛盾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避开矛盾,也就错过了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成不敢直面挑战,一味躲避矛盾,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
第三种“忽略型”。家长以为孩子间打打闹闹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大人根本不必关心,不必过问,既然是“儿戏”就应该任其自生自灭。
比起前两种类型来,“忽略型”似乎更有利于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的矛盾,最终可以由孩子自己解决,自己协调。这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社会化是有好处的。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家长能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会促进孩子社交技能的健康发展,促进孩子的社会化。这就是戴比的方式。
第四种,也是最坏的一种,叫“拔刀相助型”。就是我们在前面讲到的把游乐场变成角斗场的家长。家长用武力去“干预”,去“平息”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的纠纷。
这种做法有三个问题:
其一,用自己的冲动去代替孩子的思考,领着自己的孩子去“兴师问罪”。家长的“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会使孩子滋长“仗势欺人”的心理。
以为外部世界的生存法则就是,只要能打,能骂,就是赢家。这样孩子就永远不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判断是非;学不到解决争端的智慧和技巧。
其二,家长的强势出头,让孩子陷入对自己能力的迷惑,没有了家长的助威,孩子就会感到势弱、气短,没有自信,人为地妨碍了孩子正常的社会化。
其三,让孩子学到了最坏、最蠢,成本最高的处理争端的方式。他们会以为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是拳头和暴力。长此以往,被损坏的就不仅仅是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磨练的社交能力、生存能力、自立能力;最终还会损坏了孩子的道德根基。
曾经有位留学生,需要我帮助。我发电邮:查了课表,你9:30下课,10点到我的办公室。
他回邮:不行,我10点要睡觉!
你找我帮忙,你又说要睡觉?上午10点,睡什么睡?我又回邮:只有此时有空,爱来不来!结果来了,温顺得像只猫。
显然,他的社会化有缺陷。从小在家里呆太多,与社会接触太少,没有在玩中,被其他孩子拒绝过,没社交技能,更没意识到他已进入社会——美国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
他不知道,要融入社会,必须接受社会的规范和准则。否则即便成绩好上天,也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书虫”。
同情与关爱
请家长做一个测试:给孩子讲《农夫救蛇》的故事,然后问孩子:是农夫值得同情,还是蛇?
如果孩子说是农夫。请孩子思考:农夫应该有“响尾蛇有剧毒”的常识,产生悲剧是因为农夫的无知,还是农夫的同情心?
其实,这里请孩子思考实则在“拷问”家长自己:当你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对道德品质不屑一顾。难道只要孩子爱父母,就是最大的道德吗?
同情是对弱者(包括陌生人)的恻隐,是道德的第一块基石。用《农夫救蛇》的寓言教育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关闭同情的大门。
有的家长问:同情和报恩有没有区别?应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还是知恩图报?
虽然同情心不讲回报,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还是有回报的——孩子的知恩图报。
同情心是主动的,报恩是被动的。
时代变迁为家庭教育提出新课题。同情心是对弱者的关心,但父母体弱却很有钱;孩子生娃,需要父母照看……谁强谁弱?所以,除了“同情心”,我们还需要“关爱”这个道德概念。
与其用“孝道”来教育孩子“知恩图报”,还不如从小培养孩子的关爱之心。因为有关爱之心的人会对所有的人(包括父母)表现出感同身受的关心和关照。
高考扭曲的竞争,不但伤害了孩子关爱他人之心,而且伤害了团队合作精神。什么“要成功,先发疯”“增加一分,干掉千人”,都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之上。
在学校有大量的课题合作研究;走上社会也有大量的合作机会;不改变扭曲的竞争心态,很难有关爱之心和合作精神。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有一个项目,叫MCC,Making Caring Common,可译为:使关爱成为常态。这个项目对培养有关爱精神、有责任感、有正义感的孩子,做了很多研究,为父母归纳出培养孩子“关爱之心”的许多做法。
培养同情心,就会有一个知恩图报的孩子。同情心很高大上,但有强弱关系的局限,父母变成弱者,才能享受孩子的同情心。
培养关爱的情怀,你就会有一个既赋有同情心又知恩图报的孩子。
人格品行
孩子的人格品行,会在与同龄人的玩耍和游戏中得到磨炼。
我儿子从初中起就参加学校网球队。每年有不少比赛。“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这是常识。但他们的网球赛,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没有裁判,没有司线,没有记录等。
他们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一切都由参赛双方的队员“兼职”。有问题、有矛盾、有纠纷,也由参赛的孩子通过协商和协调,加以解决。
儿子打了三年网球,正式的非正式的比赛,少说也有上百场,竟然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给自己当裁判的不公正引发大“纠纷”。
当然,偶尔因个别球出不出界,会有不同看法,但那都是因为各自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不同结果。还没见过“耍赖”的,也没见过激烈的争执,以致比赛进行不下去的情况。
如果双方的看法不一致,一般由离球近的一方,或球在己方半场的人,最后说了算。
双方都当裁判,靠的是双方对规则的遵守。每次比赛前和比赛后,孩子都要在比赛记录本上签下自己的大名。其实,孩子就是在签一个品行公约。
在每一次输输赢赢的争论甚至争吵中,孩子的人格品行、道德品质,一次又一次被拿出来拷问,拿出来洗礼。不敬畏规则,越过道德底线,游戏就玩不下去,运动员也别当了,就会被社会孤立,被社会淘汰。
从小培养道德判断、是非判断、价值判断的能力,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培养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这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能力升华的内化过程。
家长可以就《田忌赛马》的故事,跟孩子讨论诚信、欺诈和谋略三者的区别。
契约精神
碰到需要家长点头的大事,不止一个小留学生对我说:“根本没必要问我妈,我说什么我妈就说什么,关键是我同不同意,不是我妈同不同意。”
家长往往有个通病:“该把孩子当孩子时,不把孩子当孩子;不该把孩子当孩子时,又把孩子当孩子”。
一些美国家长采用家庭教育管理模式——“家庭理事会”来培养孩子从小遵守契约的精神和平等意识。
这个家庭理事会模仿“社会契约论”,让父母和孩子都放弃自己的部分自由和权力,把这部分话语权,转换为家庭理事会的公约。然后,父母和孩子共同遵守这个规则。
简单地说,就是孩子的生养教育问题和家庭事务的话语权,交给家庭理事会。
用契约的方法来搞家庭教育,来培养契约精神,来培养平等意识,非常好玩,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
比如,家庭理事会让孩子获得与家长平等的话语权,增强孩子的平等意识。
孩子有了发言权,有了行使职权的机会(特别是在担任“主席”时),孩子更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批判性思维。
当然,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孩子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没有该是孩子时,不像孩子;不该像孩子时,又是孩子的情况)……
这是带有现代社会契约精神的家庭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孩子的社会化更成熟,有可能成为与明天的世界对话的CEO。
“劳其筋骨”的体魄
“体魄”强健,除了“体”还有“魄”—— 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对心理素质、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等的“育化”。
儿子为参加高中足球队,经历了炼狱般的“淘汰竞争”——与200多人在烈日下上演物竞天择:每一轮拼搏都包括两圈环校跑(长跑),三组400米中跑,四组100米折返短跑……
第二轮开始不久,就有孩子晕倒、抽筋、呕吐。妻子和我惊怵得背身长叹。这才叫“惨不忍睹”!最后进行了多少轮?九死一生的孩子也是一笔糊涂账。
后来,儿子参加了球队,进球第二多。谁知,第二年还得再过“淘汰竞争”的油锅,才能进球队。
儿子心想,去年进球8个之多,球队还能少了自己?没认真准备。结果,这个进球第二多的队员,跑着跑着倒在地上……就被残酷地淘汰了。
只有永远从零出发,才会不恋过去,不惧未来……
儿子只好改打网球。但同样有“淘汰竞争”。
每个周二、周四凌晨5:30,到离学校半小时车程的网球俱乐部打球。从我们家到俱乐部约40分钟。4点钟就得起床。学校8点上课,正是上班时间,家长不能送孩子去学校。
俄州法律规定:16岁的孩子可开车。孩子们就得自行协调:谁坐谁的车回学校。要命的是,若今天A淘汰了B,但A偏偏必须坐B的车回校……
当时,儿子还不能开车,注定两难:打赢了,对车主恩将仇报;打输了,就折磨自己。
某次淘汰赛后,有数学考试,不知是球没打好,或打败车主内疚,或受到欺辱……总之,数学只考了87分。
孩子需要在抗挫的挣扎中,自控情感、砥砺理智、磨练意志。
三周后,打完球,回校考对数方程。英语log是“对数”,也指“原木”。儿子在试卷上画了只爱咬原木的河狸,手中拿着木头说:“Logs are fun!” 直译“木头”真有趣味;意译:“对数”小菜一碟。
考试100分,老师又给试卷上的画加 0.2分。我很欣赏这个100.2分:
1. 老师加分很艺术,因0.5分以下不算分,老师通过这个不算分的分,肯定了孩子清晰的数理逻辑和丰富的形象思维;
2. 考完试还有心思画画,表现孩子游刃有余的自信心;
3. 这个超满分,有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现在儿子在法庭辩论时的自信、自控、自觉、自尊,恐怕与他经历的许许多多“劳其筋骨”的故事有关!
思考能力
谁是美国神童心目中理想的老师?
“一般的老师只教我们东西,天赋班的老师教我们去想东西”——把孩子培养成会思考的思想者。
据说,麻省理工的新研究发现:决定未来孩子思维格局的是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而不是阅读。
从对话去培养孩子的哲学思维,孩子会变得勤思好问、思维敏捷、思考通透。美国的实验发现,参加过这种思辨能力训练的孩子,数学成绩、阅读和写作水平,都大大提高。
美国近几十年来,在教育理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突破,就是philosophy for children, 译成中文是“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不是传授哲学知识,而是引导和启发儿童与生俱来的思考潜力,使孩子更具有推理、判断与创新的思维能力,更具有批判精神、更通情达理。
美国有本儿童书《嗨!小蚂蚁》,说的是一小男孩,想踩死一只小蚂蚁……。从这个故事可以引出很严肃的哲学问题——“尊重”。
在小男孩眼里,蚂蚁这么小,不值得尊重;但小蚂蚁坚信:蚂蚁虽小,也应该得到尊重。
三四岁的孩子,可能没有这么深刻的思考。但美国的“儿童哲学”教育者,用这个故事为孩子设计了生动的讨论课。
讲完故事,第一步是提出一些简单而有趣的问题;第二步是把问题逐渐抽象化;第三步是走向抽象的哲学思考;第四步,问题涉及到权利和力量:在学校,比你强壮的孩子应该欺负你吗?
家长的操作也是四个步骤。有条件的家庭,最好是邀请孩子的同伴,来参加这种哲学讨论会。当然,自家的讨论更灵活,吃饭、坐车、睡前,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就一个小故事、小新闻开展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对话
儿童哲学的重大价值,就是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我们再来谈“科学思辨”。
人们面前有个陷阱:以为只有学理科的孩子,才需要科学思辨能力。事实上,没有科学思辨能力的孩子,才会被教傻。因此,无论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要想孩子有智慧,就要培养科学思辨能力!
从小就开始教孩子观察事物,并去思考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经历思考问题的全过程。引导孩子去追求事实真相,通过科学分析,得到科学的结论。
科学思维让孩子拥有持续获得知识的能力。因为知识会被淘汰。比如,钻木取火的原理虽没过时,但其技能和知识落伍了。
然而,科学思维能力永远不会过时。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学思维作为一种“能力”会贯穿孩子的一生。孩子可以持续地获取新知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旧知识的颠覆者。
18岁前,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10大核心素质的“风水宝地”。在孩子的人生剧本中,家长有着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问一答、一举一动……
前述文章与本文共同提及的这10种素质,让名校仅仅是人生的“加油站”;比上名校更重要的是,与孩子一道设计人生的剧本,去跟明天、跟世界对话。
注:本文内容源自系列课程《从幼儿园到藤校法学博士那些事儿》和《素质教育在美国》系列丛书。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