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六讲

第一讲    导论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运作方式的科学;内省是心理学资料的重要来源;通过观察他人来推测其心理状态具有出错的风险;心理学实验使更加精确地观察成为可能。

研究欲望、情绪、知觉、思维、决策,以及诸如此类实际存在着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发生在时间而非空间上。内省和观察他人是心理学资料的重要来源。心理学实验:设置一定的条件,安排事件在控制下进行,而不是被动等待事件自己发生。

第二讲  几点重要结论

心理分析要求将心理活动分解为单独的成分,但心理活动的各个成分不可能单独存在;追求目的、选择方法、学习经验是心理行为的一般特征;心理行为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但又具备连续性;心理行为可从意动、认知、情感三个主要视角进行考察。

心理分析要求将心理活动分解为单独的成分,但心理活动的各个成分不可能单独存在。心理行为的一些基本特征:石头与狗的例子——石头缺乏目的性以及由此导致焦躁不安等情绪(即一定的目的性、适应性、对方式方法做出调整的能力以及从经验中进行学习的能力,石头、猫、狗,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都体现出类似差异)。可变性与连续性——心理行为总是处在不停变化中;意动连续性(意向:如习惯早起洗漱,因不愉快经历而讨厌某人)。研究心理学的三个主要视角——意动或意志(指向某个能带来满足感的最终结果,行为具有意图性)、认知(一切心理活动都来自某种认知并受其引导,即使如苍蝇)、情感(体现某种情绪的影响,猜测苍蝇对自由自在飞行有模糊的愉快感)。

知觉、知觉对象、感觉对象(如颜色、声音、冷热、碰触、疼痛、气味等);知觉=感觉+经验(光滑可通过视觉判断);表象活动、表象(实际的感觉经验未发生,仅通过大脑意识;如组合想象出不可能存在事物、通过阅读文字想象构建场景);思考或思维(肯定、否定以及推理行为等;思维可以脱离知觉或想象发挥作用;如“国王刚开始一次长途旅行”);概念(区别于知觉和表象的思维对象,如电、勇敢、议会制政体等)、概念形成(在思维中对概念进行理解归纳的过程)。日常生活中“感觉”、“情感”、“痛苦”等词汇使用充满混乱,“痛苦”应使用“不愉快”更准确。情绪(非纯粹情感性的,更具复杂性)、心境(持续更长)、感情(围绕事物形成的情绪系统)、气质(稳定的易感性差异)。

第三、四讲   婴儿期、语言

婴儿期的人类只拥有简单的先天能力,但却是各种发展可能性的集合体;婴儿会逐渐获得各种各样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在与机体需求及后天因素的联系中产生了意义;孩子的发展依赖于健康的环境和教养。

婴儿最初只是对声音进行模仿,感觉经验和归纳分析能力的发展使其逐渐开始掌握词汇的意义;从最初的以词代句到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婴儿的语法发展渐趋完善;文字是与口语不同的另一套符号系统,儿童对阅读和书写的学习可以与语言的习得相类比。

言语的发展:第一声哭喊--不舒服哭闹(引起关注照料的成功经验强化这一原始冲动)--哭声分化(饥饿、疼痛、失望、发脾气等表现出不同特征)&这一时期大多为元音,偶尔辅音,逐渐获得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可对成人语言粗略模仿;可发出“mama"等重要意义的声音,可以理解(狭隘)他人言语;口语信号从环境中凸显出来是语言发展的第一步。口语信号与一系列感觉联系起来,进入了新阶段:”mama"、“baba”等与事物联系起来----知觉语言阶段,并意识到借助声音能够简单有效表达愿望;婴儿会把单词跟自己的感受特征联系起来,并用于表达对某事物的暂时性态度(类似感叹词);已能够察觉情境潜在的一致性,抓住了事物共同特征(如用down表达多重意义);借助词汇、纠错、姿势和情境等逐渐促进婴儿对事物进行区分归类;词汇量增长也意味着分析和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增长。随着儿童经验的增长,词汇对某个特定知觉集合的依赖逐渐下降乃至消失。经验使其意识到某种信号更好传达自己的意思,从而放弃其他无效的表达方式。婴儿语言发展三阶段:阶段1--以词代句,很少分析,不明确的综合;阶段2--句子仍不完整,但分析上有进步,同时表现出整体把握能力;阶段3--完整句子。

阅读与书写:须形成全新的、由复杂动作组成的习惯,要进行手部肌肉训练。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在思维与书写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第五讲    目的

反射运动和本能行为都代表了有机体以某种特定方式做出行动的倾向,具备一种先天的目的;在本能的发展过程中,运动控制能力是其获得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习惯是一种按照惯常的方式进行行动的意向,建立运动习惯对于我们掌握新技能至关重要。

目的对心理行为的支配作用:新奇的环境会促使心理活动变得活跃,而日常惯例则相反---适应能力的两种发展趋势:形成习惯,确立意图或有意思的目的调动更高意识水平(如呼吸、后天习惯行为、熟悉的环境,新场景和尚未形成习惯的情况)。反射与随机运动:反射行为(呼吸、心跳、吸吮、吞咽、哭闹、眨眼等)具有先天目的性,部分反射可与意识有不同程度关系(改变呼吸节奏、忍住打喷嚏等);随机运动产生意外接触,带来新的运动经验。本能行为:与反射的差异在于本能所涉及的刺激和行为反应更复杂,可塑性更强;情绪或类似反应的出现或许是一种特征(如鸟筑巢行为)。一些主要的人类本能:恐惧、愤怒、好奇、两性之爱和父母柔情、社交或合群本能(自我表现或自我肯定,及自我退缩倾向)、模仿、部分建造和获得。运动控制能力的发展:婴儿偶然动作带来舒适和愉悦经验+重复+借助知觉、表象+竞争意识激励----获得精确的运动控制能力。习惯:每个心理和神经过程会对之后的心理和神经过程产生持续影响,经常重复的动作会越来越接近自动化或反射行为(如阅读时眼睛的运动,钢琴家演奏时手指运动);习惯不仅成为熟练的动作,还意味着获得注意其它事情的自由;包括运动习惯、意志习惯、思维习惯---形成个性。

第六讲    目的(续)

模仿是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方式,可能是无意识的、冲动性的或有意识的;冲动行为具有直接性和即时性,随意行为则受意志和欲望的控制;注意是一种为了更好地知觉和理解事物而做出的准备状态;目的行为的完成需要人们具有坚持性和创造性。

模仿:对动作及动作结果的复制,冲动性模仿---有意识模仿,模仿的意图性逐渐增强以及冲动性逐渐降低;“戏剧性模仿”是一种基于想象的构建,也是艺术创作的雏形。冲动行为:知觉和对于某个行动的想法都会导致冲动行为,特征----直接性、即时性,突然和缺乏联系;因动物根本不具有任何意志,不能称为随意的或非随意的,但可用于指代理性生物的冲动行为。意志与欲望:行为的源泉应当是良好的意志习惯(如原则规范潜移默化发挥作用);行为的组织性存在显著差异;欲望+可行性/可能性 产生意欲(区别于单纯料想),出现特征性的意志感;欲望有时自然发展为行动,有时发展为考量(权衡);行为的组织化(有序化)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注意:为了实现某些目标,需要集中注意;注意过程也是欲望逐渐实现的过程,欲望实现要求你处于知觉的准备状态;(注意依赖于先天意向、即时的知觉改变、兴趣培育、情感等)。坚持性与创造性:创造性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在既有基础上谈创造;坚持性即意动的持续性。

第七讲   情感

每种感觉都有其固定的情感基调:愉快或不愉快、健康状况、持续时间和重复频率、经历、行为目的和结果等都会影响情感基调。

愉快与不愉快:在强度适宜时,某些类型的感觉经验有其固定的感情基调;异常的健康状况、过长的持续时间和频繁重复(重复可降低感受性亦可促成依赖性)、关联记忆、其与行为目的之间的关系等都会改变感觉经验的情感基调;在没有感觉参与的情况下,情绪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如运动引起的愉快感受),问题越困难成功快感越大;轻松简单(过分简单、长时间重复会无趣)、新颖性与多样性、成功顺利使人有愉快感受。其他类型的简单感受:中性情感(如平静与兴奋、紧张与放松)。

第八讲   情感(续)

原始情绪一般由知觉刺激引起并导致不经思索的行动,而更加高级的情绪会促使个体做出一系列有目的的行动;心境引起的生理反应没有情绪那么强烈,但持续时间要长久的多;同情是指我们可以感同身受到另一个人的情绪,它不同于日常用语中含有“怜悯”意思的同情;感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倾向,强烈的感情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情绪:调整躯体表现来控制情绪;原始情绪(由知觉刺激引起)、更加高级的情绪(源于对危险或伤害的思考判断);特别强烈的情感会对行为造成影响(如气得张口结舌、伤心地萎靡不振)。心境:心境在一定程度上是情绪引起的后效(健康状况、所处的物理环境等因素);我们倾向于看到符合心境的事物,使得心境具有稳定性。同情:观察或推测到他人正处在某种情绪状态中会使我们产生与之相似的情绪感受(“情绪传染”);在想象和思维的帮助下,人们能够对不在眼前的人产生同情(可能出现偏差,是否了解一个人的个性);现实生活中,爱、同情、怜悯常常同时发生。感情:是一种复杂的、系统的情感倾向,具体的情绪体验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改变,围绕某些特定事物(物品、父母、朋友、藏品、团体、组织、国家、抽象事物,真理)。关于自我的感情(自尊、自爱、骄傲)。

第九讲   认知

知觉活动主要涉及瞬间的知觉以及对知觉内容的反应;表象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产生于脑海中的知觉;概念活动不涉及当下和过去的具体的感觉经验,是成人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类情形中的心理行为:打网球--依赖于视知觉以及对此的瞬间解读判断;仔细回忆某个经历---通过表象实现;决定是参加考试还是申请工作职位----概念活动或思维。知觉、表象、概念(思维)三者在日常心理过程中其实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

第十讲   知觉

知觉是一个对感觉进行再次加工的过程,主要受到以往类似经验的影响;知觉过程会受期待等心理状态的影响而出错,造成错觉;对感觉的分辨能力可以通过目的性和练习而得到提高。

知觉本质上是再次认知的过程,主要受到以往类似经验的复杂性和熟悉性的影响,我们很少察觉到过往经历在知觉过程中发挥作用;“心身意向”可自动执行相应的行为,而只需很低程度的意识参与;知觉经验所赖以形成的感觉基础并不是很可靠----错觉;不同感觉有类型和程度差异,生物体行为趋势 --趋利避害,目的性----观察(对物体有目的的注意);观察能力训练---增进目的性、了解潜在意义、正确运用感觉器官、摒弃先见,诚实地培养对真理的热爱、保持开放心态。

第十一讲   表象

表象是各种感觉在脑海中的重演;有些人擅长视觉表象,其他人则可能偏好听觉或运动表象;在成长的过程中,思维中的具体表象逐渐被语言所取代。

成年人的表象在广度、类型以及生动程度上都有差别;对个人而言,表象的特征会随其当时需要和健康情况变化;首个表象可能发生在我们的期望没有获得满足时,最后逐渐被语言取代(语言渐渐失去它早期附带的大部分表象)。

第十二讲   概念

将普遍性从其所属的一群特定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认知过程被称为概念;经过逐渐的发展,儿童的智力活动会从知觉阶段迈入概念阶段;思维不仅依赖于知觉经验,它也会反作用于后者。

概念意味着什么:判断---疑问或假设---概念;概念性知觉---通过命名,使知觉中潜藏的普遍性要素变得一目了然;所有思维活动都会涉及概念,甚至单独的概念也带有普遍性;一般从实际用处或应采取的现实态度两个角度定义概念。概念发展:儿童首先形成的概念是关于单个的人和物体的,并明显倾向于注意事物间相似性而非差异性;儿童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对物体性质的新发现---通过更深刻的分析得到的结果;概念知识的发展非常依赖于实际经验;思维不仅依赖于知觉经验,并反作用于后者;思维(概念性认识)给知觉客体赋予意义,并使我们能够注意原本会忽视的细节;知觉词汇;知识教会寻找什么、如何寻找以及去哪里寻找。

第十三讲   浮想联翩

在缺乏目的性时,我们的思维会受到联想原则的控制;当前目标、原始经历的发生频率、接近性、有趣程度等特征会导致接近联想;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会导致相似联想或对比联想。

在训练有素的头脑中,思路不再被单纯的联想原则所左右 ,我们可以自己决定思维的方向。

第十四讲   记忆

记忆是不完整的,时间、兴趣、需求、频繁回忆是影响记忆的因素;回忆的过程遵循联想的原则,但并非所有的联想都是回忆;练习并不能提高天生的记忆力,但借助合适的记忆方法,记忆的效果可以得到提升。

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往事重现,而是在脑海里重新搜集的结果;“整体方法”(整体记忆)有助于在头脑中构建一个稳定度完整的主题思想。合适的记忆方法----理解记忆内容、按逻辑关系组织、找到与已知内容的关系、重复(记笔记)、调动听觉触觉、集中注意力等。

第十五讲   思维与想象

智力性的思维和想象具备目标性和相关性;判断并不需要经过事先论证就可直接做出,推理则必须借助思维才能解决;复杂的思考需要借助想象,想象也同样具备目的性。

目的与相关性:如还原事件原委和经过的能力(能否围绕主题展开适应的叙述);思维或表象活动会表现出与中心问题的相关性。判断与推理:判断---肯定或否定性的陈述;推理:(什么、哪里、谁)如何---为什么;两种能力:看到问题所在,以及能够对问题原因做出多少种合理猜测。借助想象进行思考:思考意味着概念性的判断、推理、疑问以及假设;而想象则是将表象以新的形式组合起来;当试图回答如何以及为什么等问题时,想象经常能起到很大帮助。借助思考进行想象:阅读描述性的诗歌、历史、游记或者小说。

第十六讲    自我与个性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存在很大程度的可变性;儿童通过模仿来理解他人并最终理解自我,又通过反抗来进行自我肯定;骄傲自满和缺乏自信都会对学习和个性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个性是指一个人进行思考、感受和行动的特定方式,但个性并非不可改变。

独立的自我意识自我与身体:身体与个体感觉、情感以及动作关系密切。人与物体:将自身经验投射到物体上很常见;认识层次:静物--动物--人。模仿与自我:模仿人类行为---体验他人经验---形成理性的同情。反抗与自我:模仿与反抗的倾向相互交织。自信过度与自信不足:。我与“我的”:自我概念(存在巨大可变性)的边界并不是固定的,随着时间流逝可能发生巨变;同一事物是“我”或“我的”取决于当时关注的范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鼓励关心共同利益,并促进其先天倾向得到充分发展;启迪灵魂,转向光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十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