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学会对照审美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陶渊明的诗犹如太阳的白光,看似平淡,其实在三棱镜下却是七色彩虹。苏轼也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一个三棱镜——对照审美阅读法,去探究《归园田居》中那些看似平淡实则昳丽,一看就懂,其实全然不知的地方。
环节一:完成全貌之读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诗歌,带着一个问题。你觉得全诗主要围绕哪个字来写的?你能用这个字把全诗主要内容串一下吗?(5分钟)(学生会有各种答案,不管是说“归”字,还是“自然”等,都要求其串内容,完成全貌之读。)
(学生可能给的答案:1.“归”字。全诗围绕“归”字写了归去的原因——归处的景色——归后的境况。2.“自然”,全诗围绕自然谈到了自然之性——自然之事——自然之景——自然之思。)
师:是的,我们读书,很多时候都可以学习这种“一字串联法”来读,使自己的思考和读法能深刻下去。
环节二:对照审美阅读——以“归”的串联为例。
老师:如果我们围绕“归”来学习的话,那么问题来了:谁归?为什么归?归何处?此处风景如何、心境如何?这些问题就冒出来了。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来解决呢?
我先来示范一个例子。
(一)谁归?
师: 我归。归之前,我是谁?
师:隐喻的我对照事实的我,才构成归之前“文学的我”
事实的我——性本爱丘山
隐喻的我——羁鸟、池鱼
找出了这种对照,文章的真蕴就有了进入深刻体会的门道。
进一步追问学生,那么,这种对照下,“归之前”的“我”是怎样的“我”,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诗中归之前文学的我吗?
抽两三个学生。
(学生可能回答:1.我天性热爱自然,对官场充满厌倦,特别想回归自然的田园。2.受到俗世牵绊,失去自由,但内心对自由充满了向往。)
(二)其实,对照在文章中有很多可能,不光是有事实与隐喻的对照,还会有事实与情感的对照,事实与美学的对照,事实与事实的对照等等各种,你在这首诗里发现了何种或何几种对照?能用这种方法来阅读这首诗吗?
要求:一、说出哪几句对照。这几句是关于“归”的哪方面(谁归?归何处?处处有何景致、心境?)二、是怎样对照的。三、这样的对照,对照出了什么(或给人什么阅读感受)。
解读示例:
1、谁归?——“我归”
(1)事实的我——性本爱丘山
隐喻的我——羁鸟、池鱼
性本爱丘山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相对照,事实的我性本爱丘山,隐喻的我是受到官场羁绊和束缚的鸟与鱼。对照出了我对官场的厌恶,自己身处官场的不自在,心灵的不自由。
(2)事实的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事实的我——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这两句通过事实上我的心性与以往我的实际行为相对照,得出了我以前是违背我的心愿的,我是违背自己的气质的,表现了我对曾经入仕的深深的悔恨。这也看得出来归去前的我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最终我战胜了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我走向了归顺本心的路途,心中的大我终于战胜了小我,精神战胜了物质。
(3)事实的我——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美学的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两句的对照看出诗人崇尚一种自然美学。诗人放弃了古代读书人最佳的去处,反而对自然进行歌颂。这是一种独立于世的独立人格。田园才是士大夫心灵安顿的地方。有一个生命的场,叫做田园。
2、归何处
(1)事实的归处——守拙归园田
隐喻的归处——旧林、故渊
这两句通过事实与隐喻的对照,强调了想归的原田,应该有两个特征:一是没有束缚,一切都是原始的自然,二是应该跟故乡、乡情有关。所以陶渊明想回到的是一个原始自然生长的,自我生命原始萌发的故乡(关于故乡,可以有一些美学的阐述。)是人获得精神皈依,返璞归真最佳的途径。
(2)事实的归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事实的归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通过事实与事实的对照,诗人的方宅、草屋都是自己勤劳劳作的结果。这里可以看出诗人选择回归田园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脱离官场的结果是生活的苦辛。著名诗人、学者叶嘉莹女士说得好:在古今诗人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3)事实的归处——开荒南野际
情感的归处——复得返自然
通过事实与情感的对照,看出诗人虽然劳作辛苦,但诗人并不觉得后悔与伤心,反而充满了喜悦、潇洒与自适。
(4)事实的归处——守拙归园田
美学的归处——自然
通过这组照应,守拙归园田就是返自然。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世界规律存在的链条,人是起点,自然是终点。人不能离开终点,一旦离开就丧失了道,就不能安顿浮躁的心灵,就离开了心灵的故乡,变成一个漂泊的心灵游子,没有了根。而要返回自然就必须守拙,只有守拙才能忘记机心,心灵纯粹,保持本真,不畏不惧,不惧不忧。
3、归处景致与心境(对应、照应、比较、对照)
(1)事实的景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事实的景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这是事实的景致,四句融为一体,互相借景。草屋在方宅之上,方宅周围是柳树和桃李,柳树和桃李又遮掩着草屋。桃红、李白、柳绿相互掩映,充满了春的气息生命的气息。而自己的草屋却是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之中,却是感受到自然对人的伟大的馈赠与庇佑对主人的饱含深情。诗人进一步感知到了自然的好处,田园的好处。愉悦与自在也跃然纸上。
(2)事实之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事实之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组句子,通过近处与远处的对照。近处是那般美好,那般明艳。远处是淡淡的人村,袅袅的炊烟。景物是那样淡,像水墨画一样,但不失味道。叠词的运用,充满了音韵之美。远近各有各的意境,而这一切统一在诗人内心的安宁、静谧中,这种凝神远望,只有心灵极度平静与自由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美学体验。
(3)事实之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事实之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组句子。前面的都是视觉,后面是听觉。用狗吠和鸡鸣衬托出那种非常幽静的环境,自由的状态。用动来衬静。这就是大自然的声音,田园独有的声音,这就是田园的魅力,它招引我们回归。古人说“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这就是陶渊明将画面与音响所构成的最美好的田园。《桃花源记》中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鸡鸣狗吠,表现的是与世无争、安闲自在、怡然自乐的田园生活。这正是作者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这正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抱朴守真的思想的形象化。
(3)事实之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情感之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将事实的居住之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对照。虽然居所并不大,但户庭无尘杂。用《陋室铭》中的话就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虚室有余闲,并不是有空余的房间,而是庄子说的“虚室生白”。当物质无尽挤占了精神,我们不但不会觉得富有,相反会觉得空虚。内心空明纯净的时候,就会有种非常纯净的感情生发出来。虚室能生发最多的快乐与智慧。
(4)事实之景:写景八句。
美学之景:复得返自然。
所有的田园之景,都充分体现了自然,那种自由、自在、安宁的生命状态。诗人描绘的田园一派生机,良可喜人,宁静安谧、淳朴自然。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切虽然看似天然形成,其实是经过人对自然的改造,这种改造是切合自然规律的、诗意盎然的和谐。林语堂先生曾把陶渊明说成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实现了人与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
结语:今天这堂课要结束了,我们来谈谈我们的收获。(两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