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不要给自己画个牢笼

年纪轻轻不要给自己画个牢笼_第1张图片

有了算法,经常会有人说,都是算法推荐,那算法只给你推送你喜欢的内容咋办,不就形成信息茧房了嘛。 这个话题展开来说,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大家只关心自己的小世界,看不到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公共事件。第二是算法越来越聪明,那你喜欢什么,就一直给你投喂这些东西好了。最终的结果,造成了「信息茧房」和偏食。
在实际情况中,其实算法很难实现「信息茧房」。 公共事件之所以成为公共事业,是因为其公共性,这决定了其天然具有穿透性,所有算法都会对此类事件赋予极高的权重,否则这将违反算法准确性的初衷。 另外,关于态度倾向。 因为每个人可能感兴趣的文章非常多,用专业话就是数据非常稀疏,所以对算法来说,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都是对某一个话题的正相关,这种相关性本身大于情绪。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无论你讨厌人工智能还是喜欢人工智能,在数据意义上的表现,都是对 AI 这个话题高度相关的。 对于算法来说,正常情况下,所有 AI 的重要内容,都会被优先推荐给你。 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看,「信息茧房」或许有其意义,但从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极端情况。 另外,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的极大丰富,任何选择都会对信息本身进行过滤和筛选。 你的微博、朋友圈也是「信息茧房」—— 因为你看到的都是朋友们关心的。 事实上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是,从思维层面不要给自己就地画个牢笼,那样你就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就像原地画了个圈,你以为走遍了世界,其实从思想角度,只是一个拉磨的驴子。 这一点我从一些读者留言就能看出来。 当一篇文章试图阐释自己的观点时,靠谱的作者都会把讨论范围、名词界定、上下文论据和最终要表达的东西,以某种文字形式和写作手法呈现出来。 但断章取义或者只看标题的读者,上来就会先入为主,曲解表达者的原意。 这样你看的越多,可能脑子越乱。 比如我前一篇文章,写 996 和能力问题,有读者就说: 明明是环境问题,非说是个人能力,这不是洗地么? 其实我在文章里界定的很清楚了: 996 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能力不足,或者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 不仅是企业的能力不足,个人的能力也不足 当一个公司的研发效率、组织结构、员工能力无法支撑起有效率的研发和产品工作的时候,996 这种畸形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还有写台湾游记那篇,很多读者说我夸台贬大陆,还有人说你是个游客你了解啥,你去台湾各个地方都看看采访了各种人再来写文章吧。 我就是写篇游记和主观感受,我犯得着去当个记者么? 我又不是写纪实文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去听听梁文道老师的「八分」,他在自己的音频节目中引用了我的文章。 使用产品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比如今天早晨有个读者反馈说,池老师你们极客时间有个漏洞,通过搜索找到的专栏文章,可以直接阅读不付费。 注册用户都行,App 和 Web 搜索都有这个 bug。 其实这不是 bug,就是极客时间的任意读功能,做这个就是为了一些用户,可能只需要看其中某篇文章来得方便,如果看一篇或几篇就能解决你的问题,那您就别付费了,当做注册用户的福利 这个功能在底部有明显的阅读限额提示,但是,用户已经认为这是个 bug 的时候,他就会完全忽视掉这些提示。 对这种现象,有一个读者的评论很犀利,我拿过来用一下:
他们苦苦寻找的答案往往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到。 结果不是找到了答案,而是找到了一个可以吐槽的地方,往往还沾沾自喜。 顺带的,他们往往喜欢干货,喜欢文章里的粗体字和下划线,喜欢抓重点。 结果以为自己看懂了,甚至觉得自己阅读速度快,然后在这个怪圈里耗费了自己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过几年回头发现啥也没干成还找不到原因,搞不好还觉得自己特别勤奋。 想起曾经的自己,真够蠢的,幸好还是从坑里爬出来了。 Later is better than never. 继续前进……
用词很犀利,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要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啊。 周末杂文,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纪轻轻不要给自己画个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