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珉:区块链之道

有道而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而无道,止于术也!在经历了几年对于数的追求之后,再一次遇到格莱珉感悟什么才是区块链之道。

最初皆是格莱珉是因为会学业余爱好者的缘故。2011年大学毕业那一年,大家都在准备考研,我也未能落数,但是是选择了自己的本专业应用化学,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兴趣社会学。虽然最终没能考上,但这个学习的过程还是带给了自己多的乐趣也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这些是当时安慰自己,考研失利的一个理由。但是我没想到当时是纯粹出于兴趣的自然一种选择,能够在我日后的工作中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不错的运气。

由于我所在的学校并没有社会学这个课程,所以我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搜集资料,那么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就结识了不少师兄师姐。当时我选择的目标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是在社会学研究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虽然我知道要考上这所学校是非常困难的,我本身所拥有的条件基础非常的不利。最终的也未能如愿。但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一些,非常有趣,非常热心的学姐学长,其中一位就是后来保持了多年缘分的陈咏斌师兄也是我非常我的一位师兄。每次看师兄的朋友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去游走世界,真的是一个行者,而且精通多种语言。是一个真正追寻自己内心去生活的人。那么同样作为社会学的专业研究人员那么师兄也合格了,一名杰园,并且认为语言等各方面的优势成为尤努斯的助理来去安排一些国际交流活动。我一直在关注,而且从我毕业之后关注到14年,格莱珉在中国开始有落地的项目,当时就非常想去预约过好几次,但是因为时间的原因,一直没能如愿。直到今年加入区块链行业一年左右的时候,尤努斯教授再次来到中国,我也非常幸运的在北京见到了尤努斯教授,现场听了他的演讲还是非常的手18岁的老爷子依然充满激情的游走在世界的各个国家。而且由于工作的灵活度相对比较高一些所做的事情呢,又和高岩命运有了直接的关系,这一次的近距离考察接触是带给了我认知上的一个大的升级以及心灵的震撼。

这一切缘分的起源最开始源和社会学的偶然结缘。所以时候你只需要遵循自己的内心,生活所带来的美好的馈赠都是副产品。

在最近的一个月中,我和格莱珉的团队进行了5到6次的接触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交流。

格莱珉作为一个公益机构

这是很多从新闻报道上去了解格莱珉的,因为格莱珉所帮助的群体都是最底层的群体。格莱珉最早的故事要源于尤努斯教授,从美国留学回来之后到孟加拉,他在和乞丐们交流,他说如果我借给你一美元,你在其他的时候做一些小生意可不可以等你赚到了钱,你到时候再把这些钱还给我,那么这样逐渐的乞丐能够做更多的生意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也逐渐就不再进行乞讨了,他们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有尊严的生活着,就这尤努斯教授做了你想几十个乞丐的金融实验。他们都能够按照契约来还款。所以穷人并不是没有信用,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们的社会对穷人充满了偏见,金融机构更是如此。

史上逐步发展出一套体系面向底层妇女五人小组不需要担保,不需要抵押,但是每周必须来开会,遵循社区的16条公约。目前已经在全球40多个国家,有非常成功的项目落地运作。因为格莱珉和尤努斯教授的卓越贡献,格莱珉银行和尤努斯教授共同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那么很多人对于格莱珉的理解停留在这个层面,也就是他的表现层面。

格莱珉作为一个银行

上面说到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是尤努斯教授和格莱珉银行。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是第一大银行。他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商业银行,只是他所服务的客户群体,和我们日常所任职的金融界是完全不一样,也是我们大部分城市生活人所不熟悉的一些底层群体。

首先作为一个银行,那么银行要盈利。这就涉及到几个问题。

钱从哪里来?

在孟加拉,高兰敏每周小组开会的时候是鼓励会员来存钱的,比如你借了两万块钱,分59还款,那么每周四还400块钱的本金还20块钱的利息。那么这个时候呢,会再鼓励你存30块钱。那么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其实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人不断的来存钱,但是他可能借钱的已经不太多了,可能是存了5万块钱,但最终借了2万块钱,那么这个时候他相当于是净资产了,有很多人会问,那么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借钱呢?乖哟,很多研究格莱珉的学者,这个里面涉及到一个心理账户的问题就是这些人对于这2万块钱的借款和5万块钱的存款,他所放的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账户,对于两万块钱的借款,这两万块钱是用来从此创业从事一些投资等相对想高一些的事情的,对于这5万块钱,它是用来做生活保障,比如孩子上学,家里要盖房子,然后嫁人,生病应急使用的。也就是说虽然在金融的意义上,他的数值是等价的,但是所对应的使用场景和心理预期上,它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这些存款,格莱珉的社会得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利息的,比如说8到10%。

钱到哪里去?

格莱珉所收到的这些存款呢?还是用来继续扩展业务区域,帮助更多的底层妇女,改善他们的生活。也就是说,实际上是穷人在帮助穷人。

如何赚钱?

作为银行这些资金贷出去之后,他还是要收取一定的利息的。而且这个利息相比我们日常所认知商业银行的贷款不算低,有15%到20%。

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作为金融机构,风控永远是第一要义的。首先给倒一个历史数据的统计结论,格莱珉的还款率在很多地方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稍微低点的99.7%,最低的也没有低过97的。所以他的整个资产管理还是非常良好的。那么这样一家金融机构,面向最底层的,不需要抵押,不需要担保,他如何能够做到这么高的还款率呢?他是通过什么风控系统来实现的呢?

我们在参观的时候了解过格莱珉整个的工作流程。首先没有商业银行里面一大堆的票据。每个妇女有一个借款还款存储的账本儿,每次,嗯,有新的记录更新,对应服务的中心经理就在后面签一个字。而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在五人小组的会议上,所以这是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不需要复杂的票据设计。格莱珉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人来开会,但还不上款,他可能是遇到困难了,我们要继续帮到他会评估一下,可以再借给他一笔钱,帮助他走出困境。如果是他不来开会了,那么这个时候可能是有问题,或者是遇到困难了,那么对于金融管理,这是一个明确的风险,然后要去了解他有什么问题困难,然后再去帮助到他。

而传统金融机构怎么去做呢?一家企业借了多家银行的贷款,哪家银行最先发现这家企业可能要违约了,哪家银行就先去把钱要回来不管企业的死活,也不管其他金融机构怎么样,总而言之,这个坏账不要砸在我手里。

他也有一套电子化的记账工具叫Gbanker,我们也看过这个系统,这个系统的设计粗糙的。他只是把中心经理每天的流水记录,用电子化的方式再录入一遍,存在网上连接到孟加拉的各中心系统。

对比传统金融机构的这一套风控体系,我们在思考,为什么这么粗糙简陋的一个风控的系统工具能够做到这么高的还款率呢?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讲,他看到这个风险信号的时候,其实是已经晚了,风险已经处于失控状态了。我对于格莱珉来讲,由于是每周还款这样还款的压力相对较小,而且如果出现风险信号,能够及时的识别这个风险信号就是是否来参与小组会议,所以这种看起来效率很低的线下见面会的沟通,其实也是整个风控体系的一部分。赞一个对于穷苦群体以及很多其他群体,它本身的财务管理能力相对是比较弱的,你让他约定一个时间还上一大笔钱,中间这些钱不做他用,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个目标本身都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他能够处理一个比较小的财务管理目标,这对于合成一个大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超出了这些人的能力范围。格莱珉的管理方式相当于把这些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这些目标,做过程化的管理,所以它能够非常精准的来识别这些风险的出现。

格莱珉作为一个社群

在和很多朋友交流区块链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有了这样的基础设施,原来化的公司管理最后一个无法取消的部门财务部也即将因为每个人都是财务部,采用分布式的记账基础之后,公开透明,扁平化,高效率的交易组织内部就能够得到实现这样的基础之上,未来要实现的也不是某一个大的区块链公司,成就的未来是一个区块链技术的公司,区块链会成就的分布式的社群。

这一点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粗行了,比如比特币,他不是某一家公司在运营,它是一个很多互相链接的社群,以太坊也不是某一家公司在运营,他也是一个分布式的这群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协作的整体。

罗辑思维的罗胖在002号这次发布会的时候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区块链未来会不会改变人类的协作方式?他没有给出一个直接的回答,但我认为很可能会。我们现在都是基于一个公司的结构进行协作,进行分配。但是运营一个公司这里面的复杂度和一些基础成本技术的进步显然并不是最优的。而且当公司的边界扩大,又会产生很多问题。

比如你无法在一天同时工作,服务三家公司,你也无法一天同时到三次。这种组织的灵活度是非常弱的。一方面来说,对于组织的迭代更新,成长是一个束缚。很多组织就因为代谢无法正常进行,逐渐走向衰亡死了。而且组织与组织的协作成本的高傲组织与组织之间建立信任的成本也非常的高。

那么葛兰敏的时间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发呢?首先格莱珉不直接面向个人借款,必须是以小组为单位放贷。也就是说你要想拿到借款必须加入一个五人小组那比如说你现在有一个人,那么你要找到另外的四个人和你一起成立一个五人小组。那么成立这五人小组的条件和刘成是什么呢?首先必须接受一个连续五天的培训,有格莱珉的中心经理去给大家进行培训。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机子,这里面有一条规定是开会必须准时到,如果因为其中一个人迟到了五分钟,那么今天的会议就取消,什么时候大家能够按时来开会,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在开始进行正式的培训。即便在城市里面正常的商务活动能够按时出席的也并不太多。何况在缺乏时间观念的农村底层群体呢。所以很多小组在一开始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往往要经过十天半个月才能形成一个组织化的集体观念。你说为什么不等等,过几分钟走人就来了,如果说你等了之后啊,他觉得没事儿,没事儿,那如果说因为五分钟,大家约定的没有到,王经理的做法是必须转身就离开,那么其他已经到了四个人会对最晚到的这个人,形成舆论的压力,因为你的迟到导致了大家都浪费了一次时间。所以这些人在最简单的时间观念上会形成共识,他们会有集体感。另外呢,但凡有点儿本事的人,也不愿意浪费这么多时间去参加这么长时间的培训,就为了获取两万块钱,所以呢这个群体里面一些能人自动的聚焦在最无助的,而且边缘群体身上。这样的一套筛选机制,能够把从传统金融我去帮助的一些人过滤掉。

那么如果这个小组超过了五个人之后怎么办呢?简单来讲就在城里,另外一个新的小组为什么是五个人,不是六个人,也不是四个人或者更多人呢?尤努斯教授的解释是,这次经过多年实践的,就是这个样子的。我在这里尝试给出另外一个理论的解释,其实五人小组不是五个人,是六个人,那么第六个人是谁呢?第六个人是格莱珉的中心经理,那么这个中心经理会链接很多个五人小组。形成一个六边形的结构,而六边形的结构在自然界中是具有最稳定的结构。五人小组之内是一个强链接关系,五人小组这件是弱连接关系,每次开会,当地的中心经理会服务于当地的多个五人小组,比如8到10个小组。那么从作为一个金融机构的效率来讲,格莱珉的一个员工平均可以服务两百个客户,一个数据大概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八倍左右,传统金融机构平均一个员工可以服务40个客户。

格莱珉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组织

上面讲到每个中心经理所服务的小组,这是一个运作的团体的核心。每个五人小组会有自己的组长,坐次按照12345是固定的,所以每次开会谁没有来,大家是一清二楚的。格莱珉的中心经理服务与这多个小组,他就相当于是自多个小组的群主,另外呢,这个中心经理是每年都要更换的,他们会到不同的区域来服务不同的客户群体,也就是中心经理的可替代性是非常强的,那么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就形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运营,不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多年的客户关系,这样的过程其实容易形成腐败,整个格莱珉的体系内部是零腐败的。这种机制设计也会避免某一个人成为某一个区域的中心,他有太强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对于小组内部的组长,每年也会更换一次。

对于以国家或者省为单位的格莱珉,他们也都是相对独立运营的,比如云南省的格莱珉和河南省的格莱珉他们的资金管理,他们的运营都是相对独立的。比如中国的格莱珉和孟加拉的格莱珉和美国的改名也都是相对独立的。

格莱珉作为一个区块链系统

格莱珉的所有的交易记录都是公开透明可查的天最新的贷款还款存款记录都会有账本儿,记录会来会有专人录入到借他们的账本儿,不是锁在保险柜里面都可以翻阅的,在整个的借款还款交易记录是在五人小组的会议上来进行的,前一段时间的,我们也配合格莱珉做了一次直播,那么很多人不相信格莱珉的这个换款率这么高,那么其实如果把它的整一套行为系统的数据你完整的过一遍,是可以得到一个可以验证的结论的,只是目前操作起来成本比较高。

这一套账本记录体系和区块链的分布式机场还透明,是非常相似的。那只是没用机器方法来实现出来。

区块链之术

城市的精英坐在办公楼里去研究逻辑和算法的美妙。 尝试用区块链去构造一个新的机器,但依然无法解决人性的贪婪。人性之恶得到极大的放大。

区块链之道

孟加拉的农村里有老师教授在和乞丐们一套新的信用方式的建立。从乞丐开始做实验,历经40多年的发展,极大的帮助底层群体去改善他们的生活,改善他们的精神面貌。人性之善,得到充分的发扬。

一切生意的本质都是对人性的把握。

你可能感兴趣的:(格莱珉:区块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