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在给孩子做学习规划,而英语的学习一直是我特别关心和头疼的一门学科,也是我投入精力和经济最多的学科。
直到今天看到这样三个案例
图片上这位英语神童是安徽省的,在安徽商报有个整版报道。这个孩子,他六岁时零基础,九岁就能通读大学英语教材,而且是边说边译,记者也不相信,专门找了一本儿大学英语教材,现场随机指定一篇文章,结果完全难不住他。这个同学并不是来自于安徽省合肥市这样的一个比较有良好教育资源的大城市,这名同学叫陈圣杰,他来自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镇白塔畈中心小学。
这是一所典型的镇上的小学,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出了一个英语小神童,真的很令人震惊。记者做了相关的揭秘,发现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一个小神童,他的爸爸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啊。
他爸爸是当地初中的一个普通英语老师,这三年就做了一件事儿,每天雷打不动的要求这个孩子完成不低于一个小时的英文阅读。所有的素材,都是他爸爸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寻找,而且每天监督陪伴。经过三年的时间,所谓的英语神童就达成了。
第二个例子,是中国英语教育最高的顶级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一位教授叫曹文,出了一本轰动的书,叫做《英语儿子教我学》。她的儿子肖博文八岁的时候英文还是零基础,到12岁已经累计创作完20万字的英文小说了。这可是非常高的一个难度,因为在听说读写中,写的要求是最高的。
曹文教授在这本书里,总结了育儿的经验,就是一开始的时候,用三个月的时间领着她的儿子读英文绘本,她亲自辅导,亲自读。在孩子有了良好的英文阅读习惯以后,她就放手给孩子不停的买书,然后孩子自己读。结果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的孩子学英语,特别的快乐,不像别的孩子那么痛苦。为什么?因为她的孩子,不知不觉,不背单词,不去刻意的学语法,也不背课文。所以叫做没有正常意义上的英语学习,但却修成了正果。然后,她自己反思,她在北外,教本科生四年,用传统的精读,泛读这些方法,结果这些学生毕业的时候,能写一个4000字的论文,他就很开心了。
最后在书中,曹文教授给了我们一个,特别让我们惊异的一个结论。这是她亲自培育她孩子得出来。她说,孩子的英语不是教出来的,我自己从只盯着教材,到彻底相信了海量听读和趣味阅读的力量。
那第三个例子来自上海,一个英文菜鸟妈妈,就是大学毕业之后工作几年,英语基本都忘光了,还给老师了。自从有了宝宝以后呢,又带着孩子开始学英语,只不过他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没有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还是自己带着孩子读英文绘本,16个月启蒙阶段,带着孩子读了600多本英文绘本。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难度,在这样的艰苦的付出之后,有了一个特别棒的回报,大概也就是八岁,只过了三年的时间,她的孩子在上海的专业阅读机构测试的时候,得出了一个,让当地的老师非常吃惊的结论,他的阅读的水平相当于英语母语国家,美国、英国的初二的孩子,八年级的水平,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170个词。我们国家的高考阅读理解要求的速度,只是每分钟50个词,所以对一个八岁的小朋友来说已经是超级快了,那么凭借这样的能力,在九岁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已经把哈利波特十本大概100万字的小说,英文版全部都读完了。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忽然发现,一个普通的孩子被打造成英语神童,真的只需要三年到四年的时间,而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十几年,而且十几年我们学出来都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我发现这三个小神童的案例,他们用的方法特别的透明,就是每天去大量的听和读。
那么为什么每天去大量的听读这种英文原版的这种方法,是如此的高效?
我通过查阅资料及学习,发现因为很简单,它符合了语言学习背后的几个原理。
想想在母语环境下,我们的小孩子长到三岁左右,一般都可以开口说话,和父母做正常的听说交流。那么这件事说明什么,说明语言这件事儿对智商的要求真的很低,低到三岁的孩子就足以应对。也说明语言这个东西,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因为在三岁左右,你让孩子去学物理、化学、生物,他是不可能接受的,但语言它就能掌握听说这项能力。因此,我们用传统的教学科的方式去教语言,本身就会出问题。因为归根结底,语言说白了,没什么神秘的,它就是一种约定成俗的使用习惯,养成使用习惯就能掌握它。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送到美国,英国生活上三年,他回到国内,我们会发现,他的口语,它的听力,甚至他的阅读能力,可能都要碾压我们大部分高中生,这不能说明这个孩子的智商比我们高中生高,也不能说明他比我们天天刷题,背语法,做作业的这些高中生更刻苦。但是他的表现出的语言能力却比他们高很多,这就说明,他在母语环境下能够每天大量的接触到声音,文字,图像的刺激,所以他的语言进步速度就非常快。
所以语言学习背后的第二个原理,就是任何语言的掌握,一定都是先从海量的输入开始,然后才能到简单的输出能力。就像我们的小孩子三岁能开口说话之前,要经历长达三年的语言静默期,这意味着。除了睡觉以外,他只要睁开眼睛,虽然它不会说话,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在学习,他的耳朵,眼睛随时随刻地接受来自母语世界的大量的声音,图像,文字信号的刺激。那么这样的一个海量输入,三年的时间才能换来三岁的时候,少量的开口说话的能力。
而我们的英语教学呢?有人做过一个真实的实验,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本英文教材,到高三的最后一本英文教材,全收集上来,然后把每一本教材的英文的单词涉及到的所有的单词做了一个精确的统计,然后求和,得出了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这就是我们12年来赖以生存的英语学习的根基。这12年的教材,找到一个英国的成年人,让他用正常的语速去阅读,然后做了一下统计,这个英国的成年人,只需要一天的时间,24个小时就全部能读完。
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十几年学英语,赖以学习的这个教材的输入量,只相当于人家一天的阅读量,从来没有说世界上有哪种语言,只需要一天的阅读量,就可以精准的把它掌握。但是我们却以这样的方式在学英语,而语音的输入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学出来的更多的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考试能力不行,写的东西更不行,所有的问题根源在于——输入量的严重不足。
同时,我们赖以学习的基本都是教材,我们称之为教材英语,但是真实的语言是在复杂的生活场景下,这样大量的输入和输出训练出来的。没有谁学一门,非常棒的语言是通过教材学会的,这就是现在英语所有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英语学习有点儿像打篮球,本来想让孩子成为篮球场上的高手,但是把大部分课时都放在了教室里,发一本教材,让他背定义背概念,然后考试的时候用卷子考。这样的方式真的能训练出篮球场上的高手吗?别忘了语言和篮球一样,具有强烈的技能属性。
因此,语言不是学得,而是要习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