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琐事——扛过去是风平浪静,扛不过去会折腾一生

家庭琐事——扛过去是风平浪静,扛不过去会折腾一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把孩子哄睡下,拿起手机看了一眼,一个微信语音通话请求,是大姑发来的。大姑怎么想起给我发信息了,她有啥事呢?我该怎么回复她呢?现在回复还是明天再回复呢?内心翻江倒海。

下班回家陪孩子,我会将手机静音,听不到任何消息提示。看到大姑给我发的信息,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

记得上一次见大姑,她责备我没有主动跟弟媳妇走动。我辩解道:一个星期只休息一天,全天都在家看孩子,孩子还小,去哪儿也不方便。大姑劈头盖脸来一句:我就不相信你一顿饭的时间都抽不出来。我沉默了。

再上次,大姑因为一件事,说我嘴笨,不会跟别人套近乎。还有一次,姑姑责备我不孝顺,不知道经常回家看看父母。

每次见到大姑,她都对我各种不满意。我不知道这次她突然主动跟我联系,要说些啥?我不敢回复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2.生了孩子,让我感受最压抑的是,一没时间,二没空间。在经过各种挣扎之后,我走上身心灵成长的道路。

一有空我会写写,那是一个可以让心灵安放的地方。我也想开荔枝微课,把很多很好的育儿学问分享出去,但苦于时间太少了。

一天中午吃过饭,我在办公室录了一期关于亲子教育的微课,分享到了朋友圈,抽空就点进去看看听课人数有没有增加,人数果然没有增加。随即,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很好用的小学生学习app,写了简单的介绍,注明:如果谁需要,可以私信我,我会发给你哦。一直到晚上,也没有人来咨询我。

老公看见我每天一有空就在手机上鼓捣,总会问我,你写那个东西能挣多少钱?你讲一节课能挣多少钱?我无言以对。

3.我们家是典型的城市打工家庭,我和宝爸上班,婆婆看着儿子。孩子自然跟奶奶最亲。奶奶年纪大了,时不时的头疼、牙疼、关节疼。我和宝爸想带她去大医院看看,她死活不去,直说不是啥大毛病,犯不上折腾。自己去药店买点药,回家天天吃,只要每顿有药吃,她心里就会很踏实。

奶奶是个药罐子,孙子变城了药瓶子。感冒、咳嗽、上火,只要孩子有一点异样,就会被喂药。

婆婆最怕孩子哭,只要一哭,孩子的所有要求都会赶紧答应。我提醒过婆婆,这样做对孩子不好,会让孩子没有边界,不知道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可以做。但婆婆和我的育儿观差别太大了,她很排斥我对她“指手画脚”。我也不再去试图说服她了。无论她怎么做,我都只是一个陪伴着,安静地看着。我的导师告诉我,当家庭里育儿观念不一致的时候,要记住,亲密关系大于亲子关系。所以,我和婆婆从来没红过脸,一次都没有。

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总会让人感到不愉快,可这一件件的小事又何尝不是在锻炼人的心性。强大的内心都是这么一点点磨炼出来的,也是在一次次的委屈和失望中变得坚不可摧。

4.有一个新的观点,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也就是提升维度。当你的意识维度提升了,你会觉得身边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三维世界)都不会成为问题,而是可以直接超越的。虽然我不清楚自己的意识维度够不够高,但我能看明白很多事情,并坦然去接受。

我觉得大姑就像一个爱撒娇的大女孩儿。虽然六十多岁的年纪,却总爱批判这样不好那样不对。看见什么都不顺心。她的批判不会带来任何她想要的结果,反而会让别人对她畏而远之,可这偏偏又是她最不愿意让别人对待她的方式。大姑完全意识不到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是她自己造成的。

老公是一个本分可靠顾家的男人。但他却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付出了一定要得到回报,有钱了才能买糖吃。宝爸关注最多的是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睡,他没听说过人竟然有心灵这么个东西。

婆婆是典型的溺爱孩子的家长。只要在孩子面前,就不能让他哭。去了学校,走上社会,你爱咋哭咋哭,我看不到。其实这种只看眼前事的思想,也是为了让大人的心情舒服一些,而对于孩子是很不利的。

季羡林老先生说过一句话:人这一辈子,能混明白的不足5%。

有多少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索取和控制。总觉得自己得到的远远不够。“越敞开越丰盛,越分享越成长”,这句话在他们看来是完全是一句假大空的话。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心历路程都不同,处事模式和生活感悟当然也会不同。我的心灵导师告诉我,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他坚定不移的想法,不要对他有任何评判,别试图想改变他人,更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每个生命从生到死都是一次独特的体验,谁也不愿被动干涉。

让一切都按照它本来的方式发生吧,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如果你赞同我,我会微微一笑,如果你不赞同我,我也欣然接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琐事——扛过去是风平浪静,扛不过去会折腾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