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明朝自朱元璋始,国祚276年,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承接了前朝的经济与文化,文学上四大名著之三都出自明朝,思想上则对程朱理学进一步升华,由此出现了明朝最重要的心学思想。

心学其实是儒学的一个门派,其理论基础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至北宋程颢开理学之风,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二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再加上心本论与知行合一,这便构成了王守仁心学的基本框架。凡读心学,总避不开这三个命题,从此处入手,也更容易对心学有更深刻的体会。

·心本论

王守仁十七岁时,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最后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在这样的经历之后,王守仁从格物致知渐渐转向了诚意正心,与其格物,不如格心。不过弱冠的王守仁并不能由此就提出一个缜密的理论,但却立下了他开创新的理论的基础,千百年流传下的儒学理论,却是从王守仁开始追求自观,确定心的重要性。

后来王守仁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王守仁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听言动,即事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守仁《传习录》

这便是王守仁对于心的认识,也是心学的入门基础。心外无物其实是以心作为实践的推动,心是纯善无恶的;意念、意欲、意识则是现象,是有善有恶的。心也是良知,是深层的自我,又表现为判断意念善恶的能力,心就是判断的来源,所以有了心即理,这种向内的追求进而形成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
——王守仁《传习录》

·知行合一

因为心即理,则便有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简单的将致知与力行相结合,而是将两者的关系互相拆分,认为力行必有致知,即心外无物;致知也为力行,就更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知行合一原本就建立在明朝中期社会道德败坏的基础上,针对当时的知而不行,王守仁进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就是希望改变知而不行的社会现状。

在提出知行合一前,王守仁就一直在践行这样的方法。面对权宦刘瑾,贤臣被贬,唯有王守仁挺身而出,因为心中有良知,便义无反顾的践行。虽然被贬龙场几经追杀,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渐渐开始了自己立德、立言、立功的道路,他审视内心,审视社会与朝政,对《大学》的思想有了新的领悟,同时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从此,阳明心学就有了一群追随者。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事,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传习录》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直接建立在社会现实与个人经历的积累中,打破常规,首次将人性放在了首位,主张求理于吾心,它打破了朱熹和陆九渊主张的先知后行,知行合一是将心,也就是个人放在了更重的位置,它不将人类的智慧寄托在身外的“理”上,而主张从人性中开发出来心是纯善无恶的,只要以这样的。为圣贤者,必是立德立言立功,而王守仁未及不惑之年就走上了成为圣贤的道路。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

·致良知

致良知三字看似简单,却是阳明心学的无上心印,他自己形容,致良知就是“吾圣门‘正法眼藏’”,即彻见真理、含藏万德之究竟法门所在。致良知一语源于《大学》“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万事万物。

致为体认、扩充、践行之意,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良知之于心学,就如同道之于老庄,空之于佛释,都具有化生万物而又超越万物,演化时空而又超越时空的根本特征。

致良知可谓是心学的最终形态,是知行合一、心外无理、立诚、格其非心思想的最终境界,与佛教只会的结合也更加圆融。心学之所以为心学无非此三字,良知不仅是内在的,更是普遍的。

自圣人以至凡人,自一人之心已达四海之远,自千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
——王守仁《书朱守谐卷》

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致良知乃至心学,最终还是修己,心学的价值就是给出了一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人人皆可为圣人,需以格物致知之法,完成知行合一,心即意念所在,以内在修为提高外在言行,这便是心学的实践。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