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该如何存在,又为何留下来

昨晚(已不知哪天的昨晚了,忙忙叨叨拖到现在才完成)下班,疲惫的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好朋友突然说要送点文件和物品给我,他说明天一大早就要回老家,若有合适的机会,兴许就留在家里发展。

得知消息,我整个人是懵逼的状态。

他说在北京这么多年,拿着固定的薪水,做着同样的工作,已感觉不到更高的上升空间,也没有闯出什么所谓的名堂。蜗居在出租房里,过着低品质的生活,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也不知意义何在。不若回到老家,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住大点的房子、买辆不错的车,工作之余开车出去玩一玩,挺好的。

之前在《回乡小忆》中,写过前段时间回家,在返京的火车上遇到的成都小伙子和菏泽老大爷的对话。

“在成都月薪3000可以活的很逍遥自在,在北京,可能刚够支付一个月的房租!”

“北京1000万,刚够买套房子容身,成都1000万,那都是小富豪,如果有个三四十万,都可以回家盖套小别墅!”

“还是喜欢呆在菏泽,若不是给儿子看孩子,他不会去北京生活。”

想来,我这位朋友和成都的小伙子,以及我菏泽老家的老大爷,想法大抵相同。

今年年初,我来北京的第一位朋友,就回到了他们家乡市区发展,如今又一位抱着这样的想法,坐上了回家的火车,视察机会,另有其他朋友,也向我透露过这种讯号。

为什么会这样?那天和朋友分别,坐在回去的公交车上,心情很是低落,毕竟在北京这个诺大的城市,我的朋友并不多,显得弥足珍贵。于是,思考了很多。

不由得想起初来北京之时,15年的初冬,我一个人拖着大堆的行李从青岛来到北京,没有熟人接站,出站的那一刻,一眼望去全是埋没于雾霾中的高大的建筑物和错综复杂的立交桥。

这就是帝都吗?一个小女孩立于庞然大物之下,找不到方向,找不到路,身边汽车呼啸而过,身上又没什么钱,内心的无措和惶惶不安可想而知,应该没个初来北京的人,都曾有过这种感觉。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的时间,投简历、面试、投简历、面试。城市真的好大,面试时地铁公交总要坐好久好久,我穿梭在雾霾笼罩的高大的钢筋混凝土之间,即便如此,最终也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

那时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个月竟没见过几次太阳,衬托的心情之晦暗,更不用说。冰冷的天气,到哪里都像是在漂泊游荡,也许这就叫“北漂”。

那时候,梦想尚未磨灭,激情尚留余温,然而为了生存,一些东西不得不先放到一边。草草找了个吃饭睡觉工作都在一起的公司。寒冬腊月,零下十几度,常常五点多起床出门去企业拜访,半夜七八点回来,继续整理资料。

那时候北京的公交地铁坐了个遍,怀柔、密云、昌平、延庆、房山······北京所有的区全都跑个遍。印象中最远的一次,我们凌晨5点多起床出发,中午11点多才到目的地,等公交车时,冻的鼻子都没了知觉。然薪水之微薄,不说也罢。幸而是提供食宿,节衣缩食也省下点积蓄,全部用来偿还大学时候的贷款。

那时候对北京的感觉,依旧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些故事,结识了三两好友,攒工资买了梦寐以求的相机,抽时间培养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因着公司的地域优势(宣武门地带,紧邻长安街和紫禁城),偶尔晚上得空,我喜欢沿长安街骑着小黄车,吹着小凉风,看灯会辉煌,繁花似锦;偶尔也会和朋友到后海,坐在水边,听对面酒吧传来的歌;偶尔去南锣鼓巷逛逛小店,吃点小吃;偶尔去知名或不知名的景点,比如故宫,比如颐和园、圆明园,比如宣武艺园、北海公园等,赏赏风景,拍拍照片······

那时,才开始慢慢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北京,一个活着的,感受得到呼吸的北京。那是16年的秋和冬,因着这一切,秋天没有悲凉,只有唯美和浪漫,冬天没有灰暗和严寒,只有温暖和幸福。

转眼又是一个秋,我搬离了公司宿舍,远住在东四环外的一个阁楼,每天往返公司,路上奔波三个多小时,朋友们离开的离开,更是难以相聚,复又回到,如初来北京时的孤凉之感,真真切切又体会到“北漂”这两个字的心酸。此种心情,再加之朋友说想要回家的一番话,一时之间竟感到迷惑,为什么留在北京?意义何在?

大概是不知该去哪儿,只好留下?

大概还抱有某种希望,留下,才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大概这城太大,还有需要神秘之处,需要探索?

或许是找不到离开的理由!

所以,为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该如何存在,又为何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