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么多为啥还不会写?

经常会有些家长问我一个问题,我们家孩子挺爱看书的,吃饭的时候都不放下,看的书也不少,怎么就不会写作文呢?这可能也是很多家长心中存在的疑惑。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让我们练习一年长跑,然后让我们去打乒乓球就一定能打好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的古人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简单归纳成一句话。这其中阐述了一个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但是,读书真的突破万卷,下笔就如有神助了吗?事实上,这完全就是两个过程。阅读是理解的过程,是要透过文字突破时空的限制和作者对话,理解作者要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和情感。而写作是表达自己的过程,是你突破时空的限制和世界包括你自己进行对话。作为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我们不能期待仅仅通过阅读实现写作的突破。

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写作相对于阅读要更难一些。当下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完全不缺乏阅读的渠道,阅读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相反,而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机会却少而又少了。过去,我们还经常给同学和朋友写信,现在都语音视频通话;过去,逢年过节或者旅行到某个地方我们还给朋友邮寄一张明信片,现在都是短信微信拜年。让一个很少游泳的人游出潇洒的姿势和飞快的速度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情。

当然,阅读和写作是有联系的。如何读?读什么?对于写作也是有影响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书就是要读作者如何想心思的。余华为什么要把一个在自己身上残忍地施以五刑的人安排在一个春意盎然的小镇上?水生嫂为什么要说“怎么了,你?”这些文字的背后都存在着耐人寻味的理由,这些文字背后的味道需要读书的人去思考和玩味。否则,我们读了很多书,只是在大脑中留下一些人物和事件,而这些人物和事件过不了多久就被遗忘了。我们的大脑只是做了别人的跑马场,马儿在上边溜了一圈就跑走了。这样的阅读就很难为写作提供太多的帮助了。

大家都想知道阅读和写作的秘诀是什么?其实,我觉得就是一个字,勤。唯有多读、多思考、多写,方能形成能力。阅读与写作没有捷径,捷径就是勤奋。当然如果有适当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每个人都要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得,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老师都要求写周记,至少是每周一篇。有时候,甚至每天一篇。后来,我自己做老师的时候,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可以在学生的周记中将优质的句子画下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写评语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还会将优秀的文字公开和大家分享。

有一个十万小时法则,大致是说,当一个人持续坚持做一件事达到十万个小时以后,他就可以在这个方面有所建树。我想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是走向卓越唯一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了这么多为啥还不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