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明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近日阅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有所感,以文字记录之,加以导图辅助回忆。

钱穆先生在此书中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非常值得研究。我们要以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待这些制度。不能以现在的眼光独断定义为封建专制腐朽落后。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另外,他这样解释中国为什么少有如西方经典政治学专著,他是这样解释的:我国自古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国人的想法可以直接实现于政治领悟,不需要再另外著书立说。可以从实际的政治制度中体会他们的思维,而不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纸上谈兵。

我认为还有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探究西方经典的著作,高产期时候,正值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人们拥有大量的纸张笔墨。加上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经济发展,启蒙运动应运而生,追求理性、自由,那些思想家有个好的学术环境。对比之下,国人的专制集权程度日益加深,对思想上的束缚加重。稍有不慎,入狱受罚,性命堪忧,大量的学者也只能将精力用于考证和文学,难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思想之不自由,宁毋死尔)


以史为鉴,明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汉代

(唐)

一个制度并不会永世长存,他有其自身优势,将顺应时势得以保存,但不会是全部,因为时代在变化,如果期盼他全盘保留,只能是以失败告终。所以我们不能期盼一个制度可以确保永世太平。

充满瑰丽色彩的大唐,是很多学者都想研究的领域。钱穆先生在本书并没有对其做太多偏私,而是和其他朝代篇幅差不多。虽然是介绍了唐代的政府组织、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但又有他自己的见解。


以史为鉴,明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_第2张图片
唐代

概括一下唐朝的各种制度。政府组织方面,如果说汉代是领袖制,唐朝就是委员制。因为它将相权一分为三,听起来好像如孟德斯鸠那套三权分立理论,不过这里的分工和孟之分工极大不同。并没有明确划分行政立法司法权力,但有了分工,一般可以提高办事的效率。不仅如此,还将尚书,掌握各项行政权的部分下分六部,更加细化,办事水平也随之提高。还出现了文字版的有权威性的规章制度《唐六典》。作者将其与《周礼》相比,周礼特点是理想化,难以全部落实。而后者则是真正落实的制度,再保存于纸上,也是一种进步。唐朝正是有了这些高效率的行政制度,所以让这个国家权力稳定。然而也有很多的不足,例如节度使制度、藩镇格局造成后来的动乱。

考试方面,科举制度,打破了过去的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拔官员的标准,依靠个人的才华,得以做官,实现抱负。大规模的落实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虽然这看起来很公平,但制度总有缺陷,对于人才没有太多的限制,以至于后来的僧多肉少,政府不得不扩大规模,造成冗杂的现象。此外,将优秀的人才大部分招揽于中央,地方人才流失严重,也是一大问题。

经济方面,进步的地方主要是租庸调、帐籍制度以及两税制度。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看此书第二部分。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下层的百姓,减轻他们的负担。我们知道,早在唐太宗的时候,主要轻徭薄赋。允许富人继续富裕,不允许出现人民贫穷,这就是经济制度的主要目的。可见上层爱民之心真诚真切。至于兵役制度,最大的进步之处就是全兵皆农。一方面军人可以保家卫国,还能自力生产。

历史的作用,借鉴上代优秀的制度,吸取灭亡之教训,为现在的制度服务,不走过去的错误道路,以完善自身制度。我们要努力寻求政治中本源精神,要推翻旧制度,迁就现实,而不是相反。

(宋)

宋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朝代。一方面人们说宋朝的政治制度很有问题,积贫积弱,冗官冗杂冗费,内忧外患严重,北边有西夏和辽虎视眈眈。另一方面宋朝的经济和文化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充满各式情调的宋词以及清明上河图就是应证。本书主要是从政治制度来分析宋朝,即解释了宋朝为何会出现后来的三冗现象。


以史为鉴,明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_第3张图片
宋代

读历史,如果单纯只看这一个朝代,会出现大问题。因为制度的形成都是吸取上一代的教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而成。如果孤立的看待,就会产生许多的疑惑,而结合上一朝代的各种情况,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宋朝政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人治国,重文轻武。还有这样一个原则:不杀士人。这也是文化繁荣的原因之一。著名的苏东坡,一贬再贬,但皇帝始终未下令要他的命,这也是中华文化之大幸。可是太注重文人,即是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术业有专攻,本该是国防武将做出的决策,让文人长官下命令,岂不是纸上谈兵?另外,选举人才,也是注重文化,而轻视实践,而且宋代科举制度管理比唐朝严厉很多,仅仅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也难以得到真正的人才。制度设计固然重要,人才将制度的落实则更为重要。这也是需要反思的。如果没有和上一个朝代进行对比,就难以知道自己的制度是否妥当。

作者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念:宋朝是因为养兵而亡国,这也充满了许多的无可奈何。从现实方面看,当时的国防需要有利的地形以及物质基础。依靠险峻的地势作为国防边界再好不过,然而都被辽和西夏所占据。至于物质方面,马匹饲养,也不是平原所能满足,铁矿资源,也来源于东北,故养兵只能是起防御性作用。而且在兵役制度上又出了问题,招兵以后难以复员,造成人员冗杂,恶性循环。为何宋朝的经济又如此发达呢?因为当时的首都位于开封,江南一代,本是富庶区域,又有技术的改进,促进贸易,自然发达。所以宋朝,一方面,在政治上让人觉得软弱无能,但他的文化和经济让人们骄傲自豪。

(明)

以史为鉴,明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_第4张图片
明代

明代的政治制度相比于过去历代有很大的转变。首先是自古以来一直相互制衡此起彼伏的相权皇权之争一定程度上消失了。为何说是一定程度呢?因为表面上看起来,相权消失,皇权独大。可在实际中总会有其他权力来制约皇权。明代胡惟庸一案以后,朱元璋下定决心,废丞相,清除相权,将权力全部收归于自身。但是这样一来,个人负担也加重了。哪怕是铁打的汉子面对这么多的事务也只能感叹力不从心。于是又创设出新的机构帮忙负担其重任,就有了内阁制度。内阁本是起辅助皇帝的作用,一旦皇帝放松自己的权力,内阁就掌握重权,首辅张居正,成为一代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始终名不正言不顺,死后被抄家,下场凄凉。

其次是太监掌权,因为没有了相权的制衡,皇帝一个人把握这么多的权力,如果他个人没有把握全局的本领,只能依赖于身边的亲近之人,这样太监们就有机可乘,加上生理上本身就有缺陷,心理也有阴影,对权力的渴望更加强烈。这是明朝失去了相权制衡的几个严重后果。

至于地方行政,出现很严重的胥吏问题。也是制度的演变产生一系列的弊端,就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问题也日益严重。当时有流品一说,官吏官吏,虽放一起,但他们的地位相距甚远。胥吏很难有机会升到大官,可是他们却把握这地方行政的实权。那些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成为大官的人,在上层做宏观决策,而下层的胥吏实施。胥吏他们空有理想抱负难以升官,只能随波逐流,以黑吃黑,鱼肉百姓了。所以有时候上层官员是清流,下层则是同流合污。如今还有这样的说法,高官十年工资不及县太爷一年灰色收入。只因流品问题,将人分为几个等级,难以实现个人理想。

明代的考试制度,也有新发明。从前的程序没有这么复杂,如今考取秀才以后,还要进行乡试选拔成为举人,再通过几次考试进入翰林院才能有成为大官的机会。因而有了《儒林外史》那些记载,范进中举。很多人终身只是一个穷酸秀才,抑郁终身。而一旦成为举人,就离升官发财不远了,这也是范进欣喜若狂的原因。此外八股文,很多人说这一制度毁人才,可是也是无奈之举,考试制度不断发展,终将走向定式。这也是现在教育需要一改再改的原因。

经济方面,很著名的就是张居正发明的一条鞭法,想法很好,减轻各项冗杂的税费,然而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以落实。包括统计人口的黄册和丈量土地的鱼鳞册,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兵役制度,作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需要把握历史的说法,从历史材料中去分析成败得失。明朝的兵役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吸取了宋代的冗兵制度,让卫所兵们有田可产,自给自足,不打仗时候发展生产,减轻国家养兵的负担,如此明朝享受了几百年的太平安稳。然而一旦生活过于安逸,人们就容易松懈。当了明末,受外敌来袭,很多军备武器难以抵御他们的先进装备,加上各地气候不同,南方人难以适应北方的寒冷天气,当然这只是某些原因,但提醒我们,即使是太平盛世,也要注重国防建设,居安思危!

(清)

作者似乎对清朝的政治十分不满,他先向我们介绍制度和法术的区别。他认为清代的各项政治措施并不能称之为制度,而是一种法术。因为他处处体现这私权力,过去虽然也是皇帝掌握最高权力,但制度设计上是公开化的,并不是一家独大。皇权也受到各种限制,制度的设计不是为了满足某一族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天下百姓。但分析清朝,因为是满族统治中国,所以带有种族特权,他们的政治,钱穆先生称之为是部族政权,为了满族的利益,对天下苍生十分不利。


以史为鉴,明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_第5张图片
清代

所以我们在历史学习中讲到军机处,也说他是皇权专制达到了最巅峰。当一效果达到了最高状态,意味着他要走下坡路,越是专制,证明底下的人越是反对。如果民心所向,是不需要花费大力气来强调这些。后来各项政策,让百姓十分不满,以至于各种反抗运动此起彼伏。太平天国运动则是典型。

感觉清代这章节作者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因素在里面,也许本身就是事实,也许是真有情感偏向。

(总论)

最后一部分为总论,是作者对前五个章节的点评。如果说前几章节很多历史学家都可以写出来,毕竟是史实,都摆在那儿,那么最后一部分就是作者的精华部分,是他的思维的聚焦点。史实易得,观点难求。作者很有自己的思想,这就是作为一个学者的风范。如果没有独立的思想,人云亦云,就不能称之为大成者。历史学家有所成就,就是他个人的史观不同吧,能够将相同的素材得出新的结论,即使是在编排这些实事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方法,比如司马迁的《史记》,比如司马光《资治通鉴》。


以史为鉴,明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_第6张图片
总论

作者在最后一节阐明自己的观念,通过他的观察,发现中央集权不断的加强,但是中国的制度基本是好的,因为他不是某个阶级的利益,而是通过科举选拔,任用读书人作为政府运营者,但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加,地方势力在减弱,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不可步历史之后尘。其次,制度不断在繁密化,人才受到的束缚也加重,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考虑当前的制度是否过于繁密,有没有精简之处,人才是否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读历史,不是单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明得失,助当下之改革。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史为鉴,明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