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研究

前几天,放暑假,回到村里,发现发生了很多变化,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感想,就我所见到和听到的一些事情以及百姓的生活状态,写下这一篇文章,来表我的见解。

这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以及新思想的传播,老百姓的观念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是好事,然而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

过去认为,“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说便捷的交通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在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今天,这一途径已没有过去那样作用巨大,但仍然需要重视。此即我的第一条建议。

一、修桥修路,完善基础设施。

这些年来,基本上每个村都在搞文化村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招来了人流量,提高了村庄的知名度,有助于经济发展,但是,问题也是明显存在的,各个村庄互相模仿,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这种发展方式是不能长久的,势必会丧失活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就引出了我的第二条建议。

二、建设文化村庄要注意保留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抄袭模仿,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的村庄本就千篇一律,其发展模式固定,都很类似,哪里有自己的特色呢?我想说的是: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点是普遍存在的,各个村庄可以从自己的历史中挖掘知名的人物或事情,合理利用,形成自己的特色。

从村里人以及自己家里人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当低,甚至没有一个本科学历的教师,当时我就震惊了。村里有条件的家长挤破脑袋的要把孩子往城里送,掏钱送礼拉关系,不惜一切代价,而一些没有条件的家长,仍秉持着陈旧的观念,认为教育没用,认几个字就够了,让孩子上完初中去打工,甚至中途辍学,不受教育怎么行呢?没有良好的教育,在思想上都是落后的,乡村振兴还从何谈起啊。

三、发展教育,转变人民思想。

具体措施包括:以良好的政策引进高水平的教师,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接受教育的觉悟;开展对口支援,提高教育公平程度。

人只有接受了新思想,掌握了新知识,才能创造财富,建设家乡。

我还看到了一个现象,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挣了钱反哺农村,我认为在今天这个资本、人员流动日益加速的时代,实在不应再走这条老路了。

A市有很多产业集团,而B市没有,B市的劳力要去A市打工,然而A市和B市只有一桥之隔,竟形成了明显的经济水平差异,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人家A市有产业,而B市没有,不难看出,A市经济发展明显会更好,A市的人不用走远路就能把钱挣到,这就引出了我的第四条建议。

四、壮大一二三产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以国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应长久坚持。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方式,在目前的形势下,可以发展“土地流转”、兴办农村企业等。

五、其他建议。

景点建起来了,寺庙修起来了,人流量增多了,经济自然就发展起来了。这是大部分人的看法,你这么想的,别人也是这么想的,这就又回到了开头的千篇一律这一弊病,永远不能重复走别人的路,要走出自己的特色。

最后一点建议也是至关重要的建议。

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

经济能不能发展,发展的如何,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是如何看待的,百姓参与其中,百姓从中获得利益,才是真的发展,否则,一切都是胡扯。经济发展不是拉大贫富差距,而是让人人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的发展。

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研究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若风的南墙
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研究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若风的南墙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