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读人

朱子有一个重要训示: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说的是我们在读书之中,一定要心到,眼到,口到。大家这里会很希奇:我不是我自己吗?眼到口到心一定会到啊,为什么还要分开呢?

读书与读人_第1张图片

其实这正是我们大脑的本能,我们的身体里,这几个控制中心,象阿米巴原理一样,可以联合在一直办公,也可以独立自我运行,再说细节一点,我们的记忆分为几类:眼到耳到,这叫着瞬间记忆或者说是感觉记忆,只有2-7秒的时间。而口到,口中把看到的信息读出来,这是前额叶短时工作记忆的方式,它象是我们电脑里的内存,最多可以存放两三天,而我们能够全神贯注的读书,把每一个字都用心记忆,才是心到。这里我们会形成肌肉记忆,甚至可以永久保存。

读书与读人_第2张图片

我们做一个小的试验,就可以区分以上的三者:我们读书的时候,身边放一个手机录音,我们读书一会儿就会走神,但是当我们醒转回来,你可以听一下录音,我们刚才走神的时候,录音机里的读的字并不太错,也就是说,我们走神的意识,可以与读书的意识分开来,各干各的活,相互可以合作,但是分开也可各自为政,相互并不影响多少。

读书与读人_第3张图片
大脑之内的阿米巴工作原理

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用心去读,用大家的眼与口随口而读,完全并不相同啊。那么,我们在生活之中,与一个人的交流,不也是象在读一本书吗?所不同的是,书一直在那里,它不会隐藏什么,你翻到第几页就可以通读第几页的东西,而人,你可以读懂他的内心吗?他对你表达多少,他对你隐藏多少,他的喜悦与哀愁的情绪,他内心潜意识的隐忧,你能够了解多少?那比一本书要难读十倍啊。

读书与读人_第4张图片
读他人之心,自己也要有心在

读人与读书一样,一样的书在我们面前,能不能读,读懂多少,在于我们不在于书,我们用不同的心去读书效果全不同,一样的人在我们面前,能不能读懂在我们,不在那人。在生活之中,去读懂得他人,用眼读,随口而读,用心,放空自己的心,全然地去了解一个他人,也是全然的不相同啊。我们能够理解,自己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会走神,会心不在焉,读也是读了,字也没有读错,如心不在焉去读,就完全无法去理解一个内容。根本不知道对方是在讲一些什么,那么,我们在生活之中,与他人交流,不也是如此吗?我们自己有无走神,有无用心来读懂他人,还是根本心不在焉,我们自己可能完全没有感觉。

读书与读人_第5张图片
读人法,要读他人钻石一样的多个面才行

没有用心去读他人,只是随口应承,我们说我们明白了他人,说他人的是与不是。这有意义吗?与我们翻开一本书,却不知道书里的意思,完全一个道理。都是开口讲白话,说的多,扯的远。孔子说,不患人之不知已,患已之不知人。

读书与读人_第6张图片

知,是用心去知。否则,我们是识而不知。见而不闻。听而不懂。感也不觉,哪里有什么智慧与情感啊。又在哪里去奢谈与他人有什么关系。这一个世界,关系就是生产力,一个不用心去读他人,不能够理解他人,与他人都无关无系的人,在这一个世界里哪怕是再聪明,对他人与对这一个世界来说,是大过年打一兔子,有他不多,没有他不少,可以可无。那才是人生的悲剧啊,一个人聪明的越来越多,他的眼到的多,口到的多,而心到的极少。聪明、可怜而又渺小的人类啊,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连1%都不到,我们又在哪里奢谈自己已经了解了他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与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