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社会》:你是在“下流”吗?【阅读笔记】

《下流社会》:你是在“下流”吗?【阅读笔记】_第1张图片
07文汇版

Day1-《下流社会》-当归

【心得笔记】看完前言+第一章

( 日本的)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加入“下流社会”,其最大的特征不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仔细想想,这和2018年几乎流行了一整年的“丧”似乎有某种相类似性。人会给自己的生活设定一个度,六分即可、八分即满诸如此类。人在不知不觉中,似乎就陷入了本书所说的“下流社会”。但是用这个概念在观照中国自身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中国社会情况的复杂性。我们的社会流行“丧”,更多的可能是90后群体的自嘲和对社会压力的自我纾解。

在看书的过程中,不停地回想看过的村上春树,他的创作,他所描写的人物,所经历的时代,包括本书提到的对于日本来说几个重要的时间点(比如育婴潮、战后工业发展),都在村上的书中都有所体现。社会阶层的变化,会引起人的精神思想的变化。无论是人在努力地生活,还是感到迷茫、空虚,都是那个时代中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

中流阶层的“下流化”,会导致象征中流身份的商品发生滞销,也即是说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转变,使得原先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失效,而不得不探索和适应新的模式。这也会要求企业发展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也可能会催生新的行业和技术变革。中国当下社会的知识获取方式——新媒体、网课等——似乎也可能说是某个群体的需求以及创造者所共同催生,当然这能不能形成某个阶层还要另说。

阶层分化和固化问题在当下中国学术界,不是可以随便谈论的话题,具体谈论的话需要非常小心,否则一个不小心,你写出来的东西,说出来的话,可能发不出来,甚或给自身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概念(or术语)梳理】

“下流社会”:下流阶层的出现源于社会的阶层分化。收入的两极分化,导致学习机会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平等,结果,社会阶层之间的互换流动性越来越差,社会阶层分化形成固化的倾向。p2

下流阶层=中流阶层中的下层

 “团块世代”:一般作为第一次育婴潮世代的同义语而使用,狭义上指1947-1949年每年新生儿高达270万的三年所出生的人。广义上指1945-1952前后出生的人群。

“团块次代”:是日本进入中流社会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大约是1971-1974年),因此自团块次代以后的世代都没有亲眼目睹过悬殊的社会贫富差异。p5

 “新人类世代”:是一个在人口学意义上无法定义的世代,即使是在一般意义上,也不存在一个内涵清晰的定义。三浦展将1960-1968年出生的人群定义为“新人类世代”。

“1955年体制”:更多国民参与进行平均分配;追求的是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是全社会所有人群的“中流化”。p6

  小小吐槽,作者用了非常多的数据分析,很详尽,但是很多看不懂。第一次看这么“社会学”的研究书籍,也第一次看的这么认真,算是新尝试。


Day2-《下流社会》第二三章-当归

尽管进入富裕家庭当专职家庭妇女的名声不太好,但是当专职家庭主妇依然有极大的吸引力。作者写到“名古屋富家媛”,这些出身较好,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仍然是专注于家庭的,她们的生活优越,也会为了维持自身阶层,提高修养,愿意在资格考试、英语学习等方面进行消费。

家庭经济较强时,女性专于家庭,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还有一种情况是,在男性收入降低,难以维持原本的生活条件时,女性不得不走出家庭,踏入职场。女性人人都想嫁个金龟婿,一辈子享福,但是,社会现实往往不是那么美好的。

女性自身也要有出众的地方,除了颜值要高、身材好,还要家境良好,修养较好,才能在一场场“相亲”战里脱颖而出。如果不愿意嫁个收入较差的人,那就只好选择独身,当个丧丧的“甩干女”。很多时候不是人不够努力,可能你先天条件劣于她人,可能运气差了一点,可能你付出的努力与现实是不相吻合的。

富婆型女性算是有钱的精英女性,有着高收入的工作,丈夫一般也是高收入人群。这类女性大多数有着极强的上进心,自我开发,自我实现意识也较强,生活经历也很丰富。这类女性很注重生活的质量,追求时尚和享受。但毕竟大多数女性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得到如此的生活,所以如何在一个不能改变的外在现实社会之中如何自我安放,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才是比较重要吧。

厉害的女人的确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既能在装潢现代奢侈的办公室里忙碌,也能做烹饪会化妆会英语……

“便装女型”女性有一技之长,并且会想凭借自己的爱好获得更加舒适的生活,然而在实现最终目标之前,可能会遭遇许多挫折。她们的目标是拥有自己的店铺和工作室。中国也有许多这样的女性,她们往往没有念完高中或者没有上大学,最初走上社会,就只是栖身于一间面包店或者服装店或餐厅,一般从事服务类型的工作,而且她们会频繁换工作,比如一个表妹,从酒店服务员,到餐厅服务员,到服装店员,最后拥有自己的一间小服装店,然后嫁人生娃,继续维持店铺生意。这种人生轨迹,说不上大成功,但是她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哪怕微末的价值,让自己的生活过的越来越舒适,也是无可指摘的。

作者通过详细解说的五种类型女性(除以上两种,还有专职家庭主妇型、酷女型和普通白领女性型),来说明女性之间的差别在不断扩大。追寻背后的影响之一是女性父母亲所属的阶层所造成的差别在不断扩大。由此可以推导出,女性之间的差别是阶层差别的反映之一。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这都是一个残酷至极的竞争社会啊。

我们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可以为地球环境和社会的幸福而付出自身的努力。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成为“LOHAS族”的一员啊。

  第三章

这一章开始,作者就用大量的数据分析,说明团块次代的阶层正在“下流化”的问题。看的懵懵懂懂,学识有限,看的不知所云。

人对社会发展的期望落空,会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如果试图用消费来缓解不安和焦虑,也是有问题的。虽然消费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倡导理性消费的社会中,盲目消费会引起许多麻烦。

我们都能理解,在一个看不到未来和希望,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无法创造收益的社会,我们容易感到焦虑,会让自我生命走向虚无。这种生命感受和阶层的转变,也即作者所说的“下流化”是相关的。我们如何缓解压力,不那么焦虑,这是当下许多年轻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今天的最后,希望自己不惧未来吧。无论处在阶层的那一段,努力向上努力发光就好。


12.07 【 Day3】-《下流社会》心得笔记-当归

“欲求调查”是一种听起来很奇怪,但是又能很好反映阶层意识的调查。通过“欲求调查”发现,(女性)阶层意识越高的人群其生活满意度也越高。

 “如今的女性可以说变得懒惰和要求越来越高了。从前的女性会期待结婚后,夫妇二人共同奋斗去打造一个富裕的小家庭,可现在的女性不再这样想了,她们期望从结婚一开始就能过上无忧无虑的富裕生活。”p94

【我的看法】对这个说法竟不知如何反驳。然而我现在看到的,无论男女性,都是有懒惰性的,或者说人都是有惰性的,只不过生存或生活所逼,不得不勤奋劳动,以获取生活所需。以前的女性专注于家庭,一大家子的事情,杂七杂八的家务活,就能把一个黄花闺女变成黄脸婆;现在呢,女性这个群体,并不懒惰吧,要求越来越高倒是真的。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啊,已婚女性既要照顾家庭,生养孩子,又要忙碌事业,常常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能兼顾所有。估计这也是很多女性越来越不想结婚的原因吧。虽然,她们可能也会疑惑,不结婚真的好吗?

去搜了一下,日本最低结婚要求50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的30万,这还是在2005年,如果放在今天,可能会翻几倍了。那些“裸婚”的人,的确很有勇气。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很多人估计都结不了婚,都得单身一辈子了。【难怪室友说,她不想结婚不想生娃,以后养活自己就不错了emmm】

作者写本书时的日本,对于生娃这件事,跟现在中国也是蛮像的。夫妇二人为了保证家庭的总收入不低于一个度,不得不有所节制地少生娃,甚至不生娃。为了保证生活质量,甚或为了仅是生活,很多夫妻不敢贸然就要孩子,即使开放二胎,也是不敢贸然生二胎。养大一个孩子很不容易,从呱呱落地开始,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单是教育这笔费用,可能就能拖垮一个普通家庭,尤其是父母想要让孩子获得更好教育,就必须付出更多了。

 看到第三天,这两天作者的几乎所有的论证视角都放在女性群体,其实不大明白,为何要从女性群体出发去讨论阶层意识的问题?是这个群体有某种特殊性,能够更好地论述这个问题吗?然而很多问题或者说作者的观点,作为女性读者的本人在阅读时,也是心颤颤的。一边恐惧年龄的增长,带来的“下流化”,会使人生陷入死寂;一边计算还有多少年华可以挥霍;一边告诫自己要继续往上走,往前走。

  “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似乎是一句安慰“下流”人的话。他们更加有个性,但是有个性不代表就是“下流”。曾经有人跟我说过“幸福三位一体”,或者说“幸福三合一”,也就是自己喜欢的事,自己擅长的事,以及这件事能让你挣钱生活得更好。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愿望吧,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这份工作能让你赚很多钱,能获得更多的生活享受。但是事实也可能不尽如人意,可能你喜欢的事,并不能给你带来金钱收入甚至还可能带来其他损失,这种错位感,让人感觉挫败,慢慢的可能就出现“下流”阶层意识。

一个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人,被归于下层,但是这又有什么错?这是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不管阶层意识和幸福感会如何下降,他们对此选择负责便好。

  最后以作者引用《龙樱》的一句话结束:

“你们以为没有必要非得争第一(Number One),只要证明自己是惟一的(Only One)就行了吗?别开玩笑了。所谓的Only One 就是那个领域的Number one 。”《龙樱》

无论在哪里,力争Number One 都是有必要的!


12.8 DAY4-《下流社会》-当归

阶层越往“下”,越是在亚文化的兴趣方面有“自我主张”。就像以前流行的非主流么?烫头扎耳洞、奇装异服等等,也都是某些人群。

“嘉年华会”式的现代社会——很类似酒神精神的“狂欢化”,一个全民娱乐至死的时代,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商品、语言、观念、法规、国际关系,等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实时性加强,全民参与,造就一种“嘉年华会”的盛况。

书中提到,上流阶层的一大特征是:不论男女,选择家具及家庭装饰以及理财和投资的人相对其他阶层较多。上流阶层接触的信息面更广,也更有经济能力去做自己想要的事,有更好的经济条件享受物质上的舒适,精神上的富足。

这一章有个小标题为“恋爱难的时代”,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沟通能力越强的男女,恋爱婚姻越是容易,也越能享受生活;反之,沟通能力越差的男女,就越不容易结婚,越喜欢一个人独处,越没有工作消费的欲望。男女都会因为沟通能力而被划分为“上流”或“下流”,同个阶层的男女结合更加容易。

以沟通能力来区分“上下流”到底适不适合?导致婚姻或不婚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人很会沟通,很会说话,但不见得就能遇到想要结婚的人。社恐症的人,都不善于沟通,不善于交际,害怕交际,喜欢一个人独处,这倒是真的。中国或者说东方文化社会,都倾向于门当户对的婚姻,觉得这样才能长久。门当户对,接触的事物相差不大,容易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有相同的生活目标,的确容易走向婚姻。攀龙或附凤的婚姻,在外人看来,都会羡慕条件较差的一方。这类结合往往成为人们口中八卦的对象,甚至他们会被凝视着,被“期待着”何时关系破灭何了,让吃瓜群众八卦一阵。


《下流社会》:你是在“下流”吗?【阅读笔记】_第2张图片
看不懂的一张图

12.9 DAY5-《下流社会》-当归

第八章  阶层分化导致了居住地的固定化?

从居住地看阶层分化,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视角。不过现实的确倾向于如此,富人聚居在一个地区,穷人有穷人居住的地方,从落后、逼仄、脏乱的贫民窟逃离,进入富人居住的区域,也许是一个穷人最大的梦想和追求吧。

文中所列举的东京“山手圈”,就是富人居住区,一些上流人士居住在这里,比如军人、学者、作家、医生律师等等。再接着是山手圈的扩张,形成了中流阶层的居住区,呈现大众化的倾向。大概每个区域的人,言行举止也是不同的,兴趣爱好,人生追求亦是相异的。

其实不仅是东京有如此的居住分区,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阶层居住区的分化。城市的发展是影响住宅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商业区工业区的区划分布。如北上广深几大一线城市,不管事实合不合理,区划就很明显。富人总会是聚居在某个区域,比如深圳的福田区,几大高级的住宅小区,都在那里,临香蜜湖而建,房价极高。住在那里的人,是公司老板、公司高管、政要、明星……之前听说那里有个小区,住了好多位华为高管。而相对福田区,就是处在边郊的福永区,这里大小型工厂林立,居民住宅也是嵌在厂房之间,房子较中心区域低矮,建筑和装饰都比较简单甚至破旧。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的开发,哪怕是较为边界的区域,也可能会开发有高档的住宅区,供那些住不起富人区的中产人士购买居住。

对于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而言,大概只能蜗居在狭窄的城中村,这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新型的“贫民窟”吧。住在这里的人,不见得就对生活失去热情,不见得就对未来失去希望,也不见得就不愿意走出家门去看这个世界。他们中,有更多的人是,希望通过几年的奋斗,来换取比较富足的后半生的生活,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过一个比较有意义的人生。所以,除了工作之外,他们也会愿意花钱学习英语学习投资学习计算机等等技能,以便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机会。

有时候想想,阶层分化可能导致居住地的固化,但是,社会应该呈现一种整体向上的态势,人的生活呈现一种改善的趋势,暂居“下层”的人有更多进入“上层”的可能和机会(或者能有更多接触和享受同样基础设施和福利待遇的机会),才比较符合人生活的预期吧。

在最后的如何防止“阶层固化”中,作者根据东京的调查情况,提出了五点建议,其中四点都是跟教育有关系。由此可见,教育是改变社会阶层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下流”阶层的人,通过受教育,改变自身的社会身份。

后记:作者的社会调查都是基于人们切实生活——如饮食、教育、婚姻、居住、兴趣爱好等等,从这些调查中,来分析社会阶层的变化,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有时候看不懂只好跳过,有时候细细分析,真的能见微知著。人被划分为各种等级(或群体),往往不是根据单一的因素,而是多重因素的相合。

本书所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在日本国内,在全世界范围内,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吧。本人不从事社会学研究,仅就自己阅读的第一感觉所写的笔记,如有不妥,敬请原谅和指出。

2018/12/09 于STU  当归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流社会》:你是在“下流”吗?【阅读笔记】)